关灯
护眼
字体:

山货郎的娇小 姐(种田)(27)

作者: 鹏炖一锅 阅读记录

软木上并排插着七根针,穿线的孔洞依次变小,没有规定前后顺序,最先穿过第七根的人为“得巧”。

秦蓁还未见过这种玩法,神情间有些跃跃欲试。

又是一声锣响,秦蓁率先从最小的针孔开始穿线,因是随意插的针,只间距一样,针孔方向并不一致,大家不得不将软木拿到眼前,仔细观察着。

这项比试事态频出,不是意外将针蹭歪便是线被方向不一的针缠住。

到最后,秦蓁这圈竟是被看起来最耐不住性子的李青竹得巧。

紧张的气氛开始消散,原本安静的四周变得热闹。

“吓死了,我都不知道针是什么时候歪的,我还说那线怎么扯都扯不过来。”

“我刚开始就把线扯得很长,可惜比青竹慢了一步。”

“秦姐姐,怎么样,好不好玩?”

“好玩,”秦蓁吐出口气,“不过不太习惯身后的动静。”

秦蓁常常一人在家,姑娘们过来时也不会随意走动,乍一听到脚步声,她总忍不住回头望。

柳云兰和李青竹过去村长那边拿奖品,第一轮是七尺布料,第二轮则是七斤糙米。

因后段时间是尚未订亲成婚的年轻人求姻缘的时机,带着奖品碍事,李青竹干脆让自家娘亲帮着收好她和柳云兰的奖品带回去。

已经订亲或互表心意的一对对终于有光明正大独处的机会,雀跃的小心思根本遮掩不住,姑娘们一一告别,秦蓁也准备朝柳岚那边而去。

汉子见她转身,立马快步迎上。

“这是哪家的书生郎啊?”

柳岚被她打趣了也不说话,只是带着她往远处走。

第15章 提亲

月亮好似一颗硕大的夜明珠,散发出微凉的光辉洒落在被夜幕笼罩的大地上,路边的草丛里荧光点点,被风吹起又落下。

两人的影子在夜色下交叠,好似一对亲密的佳侣。

一路走过,难免会遇到本村的人,相识的好友露出戏谑的笑,不知情的旁人则惊讶不已。

秦蓁回想起别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一时觉得有趣。她笑道:“好似我们结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能是我过于平庸,让人觉得配不上你。”柳岚状似随意道。

“外人评价的般配是表象,两人之间是否般配应该看内在,你觉得呢?”

柳岚闻言,在外侧握紧的拳头终于松开,他突然想起李兴上次说的话,犹豫片刻后开口道:“有人说我是为了攀高枝才求娶你,你会在意吗?”

“原来大家这么高看我?”秦蓁轻笑,“我们孤身一人,都是靠自己的手艺挣银子,哪里有什么高枝可攀?”

若是她爹娘还在世,现在应该算小富之家,勉强能称为高枝。

至于柳岚,虽然他的家境看上去确实贫穷,可从他送的几朵雪耳来判断,此人积蓄应当不少,总归没有外人以为的少。

秦蓁年幼时见娘亲喝过雪耳羹,听爹爹念了两句,说怎么轻飘飘的一小朵就要花上五两银子。

那朵雪耳品质一般,色泽淡黄且外形并不圆润,而柳岚送的五朵雪耳同样品质欠佳,但按当年的价值来算足有三十两,更何况现在。

柳岚松了口气,吊在心上的石头也安然落地。

秦蓁却反过来问他:“你家里的长辈不会觉得我娇生惯养吗?地里的活我都不会干。”

“确实会有这方面的顾虑,”柳岚坦言道,“但若是你现下不用劳作,往后却受苦,我又怎么舍得开这个口?”

“大伯和伯娘会为我忧虑,却不会为我做决定。放宽心,我都会准备妥当。”

秦蓁见他神情坚毅,不由得放下忧愁,选择信任对方。

这个“岚”字可真没取错,他既像山那般沉稳,又带着风的和煦,在他身边好似不会有愁绪。

柳岚带着秦蓁往莹辉聚集的地方走去,只见她露出惊奇的目光。

“流萤?”

秦蓁从未在夜晚外出过,流萤一词她只在书卷中读到,没想到这次能见到萤火满天的景色。

柳岚借此机会拿出备好的木盒,揭开盖子露出两根簪子。

男女定情时,富家子弟多送钗、环、簪、佩等物,而民间则以发簪为重。

未等柳岚开口,秦蓁也拿出一个香囊和放在木盒中的玉佩。

她向李青竹等人询问过,一般向男子表心意,香囊和手帕便足够了,但秦蓁自觉不够珍视,便又去挑选了一枚玉佩。

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禁露出笑容。

“我去徐木匠那边学了几天,手不灵巧,只雕出个花样。后来还是去银楼里买下了这根。”

秦蓁接过,仔细欣赏着两根簪子。

木簪簪身滑润,看得出制作的人有细心打磨,而簪头隐隐约约能看出是一朵桃花,旁边有一小块凸起,应当是准备雕一朵花苞。

银簪做工精细,桃花的花瓣和花蕊都栩栩如生,绽放的花宛若即刻便会随风而去,花苞则仍在枝头含羞带怯。

“都好看,我很欢喜。”

在月光下,秦蓁的喜爱之情清晰可见,并无半点鄙夷。

柳岚的视线忍不住朝心上人看去,躲闪的间隙里才顾得上看两眼香囊和玉佩。

玉佩是常见的平安扣,柳岚不懂玉,但有秦姑娘这份心意便足矣。最令柳岚在意的是香囊上绣着连绵的山峦,上方还有几片柳叶。

——

乞巧节过后,小年轻们纠葛的关系果然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一边翻出某家姑娘的往事,一边又惊叹几个小伙子居然大打出手。

不过,在寻柳村最吸引人的还是秦蓁和柳岚这一对。

上一篇: 金屋玉笼 下一篇: 难抵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