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郎的娇小 姐(种田)(90)
只可惜今年的桃子都被人定下,匀不出多余的给秦蓁,李青竹向她保证,明年肯定送过来。
桌上还没动筷,边闲聊边等着秦蓁一起吃饭。
秦蓁悄悄看了一眼,笑着道:“熬了一锅朱梅茶饮,大伯、伯娘尝尝味道怎么样。”
于红英接过尝了一口,“可真好喝,冰凉冰凉的,人都舒坦了。”
柳望山也跟着点头。
谭月没给柳朗星倒太多,小孩子喝多了容易闹肚子,到时不好麻烦秦蓁照顾,毕竟没当娘,有些事不方便动手。
“还是蓁蓁会过日子,以前哪有心思捣鼓这些?”
“是,能喝碗糖水就算不错了,没想到在家里还有茶饮喝。”于红英又尝了尝,还是放下碗去盛饭。
饭后,秦蓁跟着柳岚去午睡。农忙时柳岚都是在大伯家吃住,即便是成亲后屋子也照旧留着。
……
有四头牲畜帮着拉磨,碾麦的进程快了不少,晒谷场上摊开的麦粒颗颗饱满,不用称都能知道收成差不了。
因柳岚要守夜,秦蓁考虑后还是决定和他一起在大伯家住下,毕竟家在东边,一来一回难折腾,不如就近好照顾人。
小舅家也是刚忙完,树上的桃子已经熟透,便赶紧给各路亲戚送点,再不吃就糟蹋了。
脆甜的鲜桃被切开摆在碗里,于红英和谭月一开始还惊讶了一会,现在吃着倒也习惯。
她们寻常农家没这么讲究,洗洗就吃是常事,大概只有像秦蓁她娘那样的人家,才会连吃个果子都切成块吧。
柳岚和柳文轩在屋里睡,两人守了一晚上,只好白天补眠。
昨天眼见着远处飘来一大片云,还以为会下雨,好在只是虚惊一场,风一吹便朝别处去了。
农人毕竟是靠天吃饭,得时时注意着天气的变化,和土地打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有时看一眼就能判断出近来的阴晴。
第45章 粽子
等麦子安然收进屋里, 一家人才松了口气。
近来的头等大事终于落定,忙活完的人也好安心过端午,否则过节都没个停歇。
今年有柳岚陪着去景宁寺, 秦蓁不必再像以往那般小心翼翼, 来回路上还有闲心观赏周边的景致。
像不远处的山林里藏了一小片白色的花, 路过时都能闻到浓烈的栀子香。
柳岚说等结了果子, 还能摘点去药铺里卖。
“栀子结的果长什么样子?”她还没见过呢。
柳岚一时不好形容, 只说到时摘点留在家里。之前晒好的那些多数拿去卖了,他不爱泡茶水,因此没留。
高大的古树上依旧挂满了求姻缘的红布, 秦蓁同柳岚对视一眼,带着比以往更多的平安符下山回家。
初四那天,秦蓁和柳岚回周家吃了顿饭。自成亲之后就得在夫家过端午了, 出嫁的女子只能提前一天回娘家。
去镇上的途中碰到了载着人的孙良, 想着明天多半见不上面,秦蓁便提前送了一条五彩绳给他。
几年乘车攒下的交情, 不至于因以后不常坐车而断掉, 况且建房子时采买肉菜的车钱省了不少,秦蓁很是感谢。
……
房屋周围渐渐繁茂的杂草又被锄了一遭, 屋里屋外都已经撒好了雄黄,柳岚到门口挂上由艾草和菖蒲捆扎成一把的草药,仔细想着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阿岚, 待会出门记得把寒瓜带上。”
“好。”
昨日带了不少水果和其他东西回来,两人吃不了太多,就给大伯家和其他人送了一些。
不过寒瓜只有两个,留一个放家里,另一个在井里镇凉了, 正好和大伯家分着吃。
柳岚将寒瓜提上来装进篮子里,再盖上一块布遮掩,确定妥当后锁好门窗,和秦蓁一起出门。
两人进门时没有在院子里见到人,只有屋檐下放着的两片棕树叶子。
“应该在后院。”
家里养的鸡鸭多,猪和牛一天也得吃不少,于红英和谭月一早上单忙活打草、喂食都要费不少时辰。农忙那几天还是三个汉子抽空去割了两箩筐,否则单靠她们两个人可忙不过来。
到后院的时候于红英已经拎着篓子准备往回走了,谭月将剁好的鸡草倒进圈里,拍落沾在筐子内壁的碎屑后顺手提起装蛋的篮子。
“来了?蓁蓁,待会要不要跟你嫂子去摘箬叶?”
于红英自己忙上忙下,连孙子都不一定照顾得上,更别说带着秦蓁到处跑了,可又不能把人晾在那,只能问问她愿不愿意做点轻松的活。
“好啊,去哪里摘?”
谭月回她:“西边的林子里,那边的叶子最宽,去过没有?”
秦蓁摇头,慢下几步和谭月并行。
前面的于红英见两人搭伴,就跟柳岚说着话:“你大伯他们俩在山上砍柴呢,家里没你动手的地,过几天该下雨了,你也赶紧去砍些柴备着。”
柳岚一直有留意柴房里的余量,每次上山都会带一两把小柴回来,从不让秦蓁担心柴火不够用。
既然伯娘这样说了,他也不多解释,转身拿着柴刀就出门。
下雨天过后柴火难干,确实应该趁着天好多备点。
形似竹叶的箬叶在林间长了一片,最高的堪堪到秦蓁头顶,很方便采摘。
“原来这就是箬叶。”她还以为只是路边寻常的草木而已。
秦家不做粽子,每每到过节都是买几个合口味的尝尝,糯米不容易克化,家里就三个人,没必要买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