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郎的娇小 姐(种田)(94)
昨天晚上骤然下起了大雨, 被惊醒的秦蓁在柳岚怀里辗转难眠, 最后柳岚哄了好半天才睡去。
秦蓁不由得想起前几年,也是这样的一个雨夜,她起身枯坐了好久, 最后伴着令人烦躁的雨声将将入眠。
今日已经转晴,柳岚清早便收拾东西到山里采雪耳去了。怕突来的大雨,秦蓁还问他要不要带上蓑衣和斗笠。
柳岚笑着跟她解释:“附近有一处避雨的山洞, 再带上你给我准备的干粮, 足够躲到雨停。”
况且在山里行走,斗笠和蓑衣反而有碍行动, 不如冒雨早些下山, 总归都是会淋湿的。
秦蓁点点头,有躲雨的地方就好, 即便是炎热的夏天,被淋得一身湿也不会舒坦。
被雨水滋润的菜地愈发葱郁,而长得繁的豇豆足够家家户户吃腻味, 秦蓁也送无可送,只好摘下焯水晒干,留作冬日的存粮。
柳岚要上山捡山货,平时还得去田间地头忙活,她既然在家得闲, 总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干。
去年过冬的粮食都是柳岚准备的,怪不得当时看着瘦了不少,眼下好不容易长了点肉,可不能再瘦回去了。
……
当瓷瓶里的小桃红换成百日红,吹过的轻风终于带上了一丝凉意。
得益于之前定下的规矩,秦蓁的第二幅绣作早早完工,甚至目前的这幅都已绣好绣面的三成。
因此秦蓁才有余力同大伯娘她们一起挖野菜、打草,在秋日里储粮过冬。
给柳朗星启蒙的事宜暂且停歇,只能趁着空闲时候多多温习。
相比于其他人,秦蓁算得上轻松。
她去挖野菜的第一天便被柳岚叮嘱尽力而为,毕竟这些活累人,挖了多少另说,若是手上因劳作起水泡而耽搁了绣活,那才是得不偿失。
秦蓁一想确实如此。她以绣活为生,往年没有特意存粮也安然度过了寒冬,毕竟手里有银钱,一切都好说。
今年两个人都提前做打算了,没道理会过得更差。有柳岚负责这些事,秦蓁尽可安心。
——
秋风渐染,稻田渐黄。
在隐约的瓜果香里,稻草的清香格外突出。
继收麦之后,农家又迎来了稻谷的收获。
秦蓁依旧负责大家的茶水饭食,得空时还带着柳朗星拾稻。
不同于收麦,割好的水稻会在田间的空地上经历“打谷”,稻谷和稻草由此分离,前者运到晒谷场去晾晒,后者则暂时堆成稻草垛,等稻谷收完再运回家。
稻田里时时有人,又是沾亲带故的同族,因此不用担心草垛会被人偷走。
稻草除了做牲畜冬日的口粮,平日里还能编草席、垫床铺,也是农家要看好的家当。
甚至有些不愿割茅草的懒汉,会趁着这时去偷旁人的稻草盖在房顶上,用来冬日御寒。
新房子地界大,柳岚和大伯家一商量,干脆将稻草都放在那边的屋檐底下晾晒,把门锁上,既不用占晒谷场的地方,也不怕被人偷走。
秦蓁好似某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连收稻都能看出稀奇来,她悄悄问柳岚:“稻秆上的稻谷可以打下来,那我捡的那些怎么办啊?”
柳岚忍不住笑,回道:“像碾麦子那样碾下来。”
“哦,这样。”解了困惑,秦蓁继续到大伯家准备午饭。
她手艺一般,只能几样菜色轮着倒腾,不过秋时成熟的果子多,好歹能换点花样。
昨天买的寒瓜已经在新家的水井里镇着,小院的葡萄架上也有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再加上李青竹送的梨子和石榴,足够吃到稻子收完。
不知是葡萄藤争气还是柳岚和她照料得好,今年结的葡萄确实更多些。
最晚出嫁的姑娘也已经到夫家有一个月了,等农忙过了,秦蓁准备践行诺言,按当初说的那样去各个姑娘家里拜访。
也和柳岚说好了,到时两人驾着驴车四处走走,就当是“游历”一场。
随着稻田里露出的稻茬越多,收稻一事也渐渐步入尾声。和晒麦子那时一样,两个年轻汉子守晚上,其余人照看白天,一家人一起忙活,把稻谷收进粮仓才安心。
这头刚歇一两天,那头柳春苗就要出嫁了。
同样是两人一起参加宴席,柳岚不用像在李家那般拘谨,毕竟来的宾客大多是他们柳家人,随意碰上一个汉子都能说上两句。
大伯娘被请到灶房帮忙去了,谭月则带着秦蓁到处转悠。自己人办的宴席,不至于没位置坐,万一真坐不上桌,也少不了一口饭吃。
礼金是柳岚去写的,随了两份,秦蓁本想自己再另写一份,但她已经嫁给柳岚,这样做怕是不妥,反正柳春苗看到了也应当能猜出来。
额外的那二两银子提前给过了,这几天都住在大伯家,两家离得近,得闲了去串串门并不稀奇。
这丫头有时咋咋呼呼的,怕她收到当天乐不可支,秦蓁只好先把人按捺住。
果不其然,柳春苗那天的笑就没落下,一个劲对她说好话。不过机灵劲倒是没少,知道自己偷偷藏起来,否则春苗的娘亲看向她时不会那般自然。
——
不知不觉中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乞巧节。
两人定情求亲的场景好似就在昨日,秦蓁现在依旧记得柳岚收到自己的香囊和玉佩时极度欢喜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