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走出去也是天子门生。这等好待遇,那从何而来?
当然是因着忠于天子。若是不忠于天子,不能护卫天子。这些人啊,在这一个讲着“孝”道的时代,他们真可以去死。
不然,蒙羞的不止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家族。
为何是家族?
因为能做了天子近卫的,一定有根底。一般二般的人物,没家族,没背景,没机缘,那没可能凑到天子身边。
“奴婢糊涂。”万嬷嬷赶紧回道。
虽然这一个消息,万嬷嬷也不敢相信。可她得着消息的来源,那真的很要紧。
“皇贵妃娘娘,这消息从东宫而来。”万嬷嬷压低了声音,小声的禀道。
“……”万蓁蓁愣神片刻。
“嬷嬷,本宫不能着急。每遇大事,更当静心静气。”万蓁蓁吐口自己的态度。
丹若宫在宫廷内苑,本来就是风口浪尖。谁让万蓁蓁的膝下有两个亲儿子。
她是不能犯错的,不然,真怕累着亲儿子。
万蓁蓁的态度很明显。没朝廷的明旨,甭管真假,她当假的。
“何况,本宫信陛下。陛下一定会平安归来。”万蓁蓁给出自己的态度来。
“丹若宫归旧,嬷嬷,你盯紧些。本宫不想丹若宫出差子。”万蓁蓁吩咐道。
“诺。”万嬷嬷应一声。
“莫再查什么消息了。一动不如一静。嬷嬷,我们都守着丹若宫,且等朝廷召告吧。”万蓁蓁讲道。
“诺。”万嬷嬷再应话。
丹若宫。万蓁蓁这儿能有消息。
宫廷内苑,自然不可能就万蓁蓁这儿有消息。或者说,有人那里更是消息震撼人心。
东宫。
太子李济泰近日是心神不宁。哪怕他做了监国太子呢。
可是太子就是太子,那跟天子是不一样的。
“殿下。”太子妃瞧着太子近日忙碌于政务,她是时不时的给煲汤,那是小心的侍候太子。
“您有心事。”做为枕边人,太子妃能感受到太子的情绪。
“……”太子挥挥手,挥退殿内其余诸人。
独留下太子妃,夫妻二人独处。此时太子落坐于太子妃身畔。
“你知道的,前线的消息。父皇遇刺,孤心难安。”太子实话实说。
“殿下,父皇会无碍的。”太子妃宽慰道。
“孤相信父皇会无恙。可有人不信。”太子讲道。
“……”太子妃的神色一样子变了。
“谁这般胆大?”太子妃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孤的岳丈。”太子讲道。
“父亲……”太子妃太惊讶了。
“这……”太子妃一时间也不知道讲什么。良久后,她叹息一声。又讲道:“殿下,父亲可是对从龙之功动心了。”
“不止岳父大人动心了,东宫之中,有一些人也动心了。孤得着一些消息,父皇的情况不太好。”李济泰讲道。
“父皇大军随侍左右,有人动心,也是妄动。”太子妃讲道。
“大哥也随在大军之中。”太子讲道。
“……”太子妃的唇畔动一动,又是讲不出一言半语。
“有人进言,杨氏一族与大哥在随侍大军左右。他们若起二心,父皇危矣。孤当仁不让,唯担起天下重担,护社稷黎民。”太子李济泰对于下面人的一些胆大妄为,他真的心惊。
那些人怎么敢?
至少太子李济泰听着一些的进言,他对于那些人的胆肥,他真吓住了。
“胆大包天,岂有胜算。”太子妃怒道。
“有可能。”李济泰却是讲道。
听着这话,太子妃被咽着。她不敢相信,她的目光望着太子。一时无语,不知又当讲什么。
“你我夫妻,有些事情不瞒你。”李济泰苦笑一回。
“虽然胜算小,却有机会的。孤,又岂能应答这等忤逆之事。父皇乃君父,孤为太子,贵为国本,当守孝字。”李济泰不会讲,他其时动过心的。
只是左右思量,觉得胜算太小。或者说太子这一个荣誉在身,太子李济泰不愿意去赌,不敢去赌。
万一赌输了,那就是便宜老对头,他的好大哥秦王。
第88章
魏朝, 在如今将成一个过去的代名词。因为大周皇朝胜了,战场上拿不到的胜利,那么在战场外就别肖想更多的利益。
魏朝太后和国舅知道战场上的失败之时, 那会是什么样的态度,没外人知道。
对于大周皇朝的一些人而
言,更是不重要。
不过, 对于秦王李济民而言,魏朝的覆灭,那就挺重要。
踏入离魏朝国都一里地外。秦王骑于战马之上。在他的身后, 护卫随侍左右。
大军更在后面,在召示周朝的胜利。也便是这等时候,秦王见到魏朝京都外,那魏末帝与一众臣子夹道相迎。
这是失败者对于胜利者的拜服。为何如此?
不外乎, 秦王亲自指挥,赢了这一场对于魏朝京都的攻坚战。
说是攻坚战, 其时更像是魏朝的皇族与臣子, 与世家们怕死。
在魏朝上下已经无大军之后,那是垂死挣扎后。
在秦王领着大军来, 那是真破外城后。皇城里的魏朝诸皇族与臣子, 与世家们挣扎不得,更不敢真的得罪了大周皇朝。
于此,才有所谓的归降。
瞧着一身归降的魏末帝, 一介孺子。再瞧着摄政于魏朝的国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