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俏军嫂,我在六零种田养崽崽(169)
村民们现在一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一点精神气都没有。
她男人也是一样,地里的庄稼这样,他身为村长,短短一年,以前乌黑的头发,现在都愁白了一半。
而且,如今这种情况,村民们下地干活都没劲了。
有些人甚至想破罐子破摔,天气这样,今年的收成注定是没有指望了。
又何必去地里累死累活的白费力气呢。
还不如回家躺着得了。
要知道,他们体力活干的越多,肚子饿得就越快,现在村里没多少粮食。
即便是农忙,村民们也只能吃个五分饱。
吃不饱饭哪里有力气干活啊 。
所以,有不少村民,心里的怨念都很深。
但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让地荒着肯定是不行的。
柳茵茵眼瞅着李春芳看着都比去年消瘦了,更别提村里其他的人了。
柳家村靠着卖兔子,不至于会断粮,但一个村子有多少人?
村里面没别的营生,单靠着卖兔子,目前是养不了一个村子的人的。
李春芳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柳家村这样,还算好的,别的村子,情况更糟糕,我娘家那边,水塘都快干枯了,今年......是养不了鱼了。”
她娘家那边,本来就耕地少,靠着养鱼卖鱼才能勉强维持生计,现在这样,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
柳茵茵默了默,到底没说什么话,她的能力有限,帮不了多少人。
而且,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她一家三口早晚得搬去县城住,要不,村里人都知道她家有粮食。
虽说她家对村里有恩,但人要饿红眼了,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顾成又不能随时随地在家,况且,他就一个人,双手难敌四拳,恐怕是招架不住的。
跟李春芳寒暄了几句,柳茵茵就离开了。
本想直接去柳家的,不想,路上碰到了一个熟人,是江知青。
学校就她跟江知青两个老师,但他们一个上午上课,一个下午上课,平日里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
江知青来柳家村,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
一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
江知青看着跟以前天差地别,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人也瘦了,身上一贯穿的白衬衫,也变成了普通的棉衣。
倒不是他没钱,只是,在乡下,有些东西真没必要太讲究了,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的。
“柳同志......”江知青看到柳茵茵,打了声招呼。
柳茵茵微微一笑:“江知青。”
脚下没做停留,继续往前走。
江知青突然叫住了他:“等等,柳同志......”
柳茵茵回头看了他一眼,诧异道:“有什么事吗?”
江知青犹豫片刻,问道:“柳同志,有个事情我想请你帮个忙,你......能不能帮我换到点粮食?”
说来惭愧,他在乡下教书养兔子,也只能赚到一点口粮。
现在食堂只能吃个五分饱,伙食也不太好,顿顿野菜窝窝头,他哪里吃的习惯。
“换粮食?”柳茵茵闻言一惊,“江知青你说笑了,我整天在乡下,哪里有地方可以换粮食。”
江知青一本正经道:“我也是猜的,柳同志,我想着......你肯定有办法的。”
他确实不知道柳茵茵怎么跟人交换粮食,但是,不说顾成,柳茵茵自己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这两年天气异常,她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柳茵茵:“......”
江知青继续说:“柳同志,咱再做一个交易如何,你帮我换粮食,我用其他的物资跟你交换,或是......用钱也行。”
江知青倒是想直接用钱买粮食。
饥荒时候,粮食可比钱重要多了。
柳茵茵思索片刻,问:“江知青,你知道现在外边的粮价涨成什么样子了吗?”
要是有钱......柳茵茵也不是不愿意赚,只是,粮食不能卖得太便宜了。
不然她可没得赚。
而且,要是太便宜了,恐怕江知青也会起疑心。
“知道,年景不好,粮食肯定会涨价。”江知青斟酌道,“柳同志,你要是想愿意帮我换粮食,我......给你算三块钱一斤,也不用细粮,换些玉米面,糙米,或别的粗粮就行。”
第155章 缺奶
他不知道外边的粮食具体涨到多少钱,但应该不到三块钱一斤。
其中的差价,就算是给柳茵茵的报酬。
江知青补充道:“也不用多买,一个月二十来斤粮食就行。”
柳茵茵:“......”
周大娘那边,粗粮现在差不多涨到了两块钱四毛钱一斤,江知青要真给她三块钱,那她一斤粗粮就能赚到六毛钱。
二十斤粗粮......就是十二块钱。
二十斤粗粮,她一趟就能搞定。
一下子就能赚到十二块钱,确实是一笔稳赚的买卖。
柳茵茵咳了一声,说:“江知青,照你这么说,三块钱一斤粮食,一个月二十来斤,算下来,就是六十块钱了?”
六十块钱可不是一笔小钱,县城一般的工人,一个月工资都没有六十块钱。
她不确定江知青是否负担得起。
江知青十分肯定道:“放心吧,我有钱。”
来柳家村的时候,他就带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
加上他家里的人时不时会寄点钱过来。
在柳家村又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所以,大部分的钱,江知青都存下来了。
现在,眼瞧着饥荒越来越严重,再不买点粮食,他怕以后会挨饿。
六十块钱多是多,但他暂时还能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