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屠户之女(154)

作者: 岁月长安 阅读记录

最后一页才写了他如何进京,准备怎么给他父亲翻案,怎么遇到的胡秀儿,为何要掳走她。

别的也就罢了,顾清晏早就知道了周非白的身份,也知道他可能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父亲的清白。

但顾清晏怎么也没想到,周非白竟然跟先太子的人搅和在了一块儿。

从很小的时候,顾清晏就觉得“太子”这个位置谁坐谁倒霉,尤其是大夏朝的太子,更加倒霉。

大夏立国至今刚满三朝,前面两个太子都死了,如今这位太子,处境也不太妙。

第一位太子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子隆裕太子,生来就备受宠爱,太祖皇帝便是出征时都要把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

隆裕太子也不负众望,文治武功皆为上乘,人品性情更是令满朝文武称颂,所有人都觉得他只要继位,一定会是个盛世明君。

哪知他突然就疯了,不仅变得荒淫无度,还要当众刺杀亲父,险些一剑把太祖皇帝刺死。

即便如此,爱子心切的太祖皇帝也没放弃他,还四处寻找神医给他治病,哪知他自己想不开,一把火烧了东宫,把自己连同妻儿尽数烧死了。

第二位太子是先皇的嫡长子,一样备受宠爱,才华出众,还好武,善骑射,比隆裕太子更受武将喜爱。

结果跑去了战场,战败回京时病死在了路上,先皇没了儿子,这才不得不过继他舅舅,传承皇位。

第三位太子便是如今的皇后嫡子,刚出生就被先皇封为皇太孙,十分受先皇喜爱,自幼便被先皇带在身边抚养,先皇还曾说过若非为了太孙,他都不会立舅舅为太子。

可想而知,这话让他那小心眼的舅舅听到,心中会作何感想。

反正先皇在位期间,他这位太子舅舅始终被亲儿子压一头,甚至先皇驾崩后,还有人提议越过太子,直接立皇太孙为帝。

即便是亲父子,都受不了这种挑拨,更何况还是天子和下一任天子。

顾清晏在皇后宫中住过两年,很清楚太子和皇上之间的隔阂有多深,皇上也知道这是因先皇之过,也试图缓和过。

但是架不住太子非要跟太后和长公主一派亲近,总在朝堂上跟皇上对着干,顾清晏觉得皇上早晚得废了太子。

这次西北大败,他这个主帅还好端端躺在家里养病呢,太子只是协同兵部调拨粮草,就被罚了闭门思过。

可见皇上对太子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京中早晚必要有一场大动乱。

周非白交代,主动跟他联系,要帮他复仇的是隆裕太子的旧部,顾清晏觉得周非白十有八九是被骗了。

隆裕太子都死了快五十年了,就算他真的有后人在世,也应该在先皇在世时跳出来,从先皇手中抢夺皇位。

而不是跟非先皇之子的当今圣上作对,更不应该在这种时候以这样鬼鬼祟祟的方式冒头。

这种行事做派,可不像是隆裕太子的后代,更像是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光。

顾清晏觉得,这更像是有人误导了周非白,或者是故意把周非白交到他手里,想借他的手翻前朝旧案。

周非白就是他们送上来的投名状!

哼,以为他跟他们一样,为了报仇会不择手段,会不顾一切祸乱朝纲吗?

真是太小看他了!

将周非白写的几张破纸扔到一边,顾清晏吩咐甲午,

“把周非白关到露青园,派人严密把守。”

甲午愣住,露青园位置是偏僻,可它离院墙那么近,院墙外就是后巷,爬到后巷的树上,就能看到院子里的情况。

真想严密看管,何必安排到那种地方?

顾清晏瞪了甲午一眼,跟了他这么久脑子都不会转圈,看管是假,钓鱼是真。

周非白说那些人是隆裕太子手下就是啊,不得抓几个验证一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保不齐有人就盼着他跟隆裕太子的人接触呢,那他就顺藤摸瓜,抓个大的。

甲午讪讪退下,云雁上前倒茶,顾清晏抿了两口茶,问她,

“夫人呢?”

云雁忙回道:“夫人还在书房对账。”

想了想,又说了句,“似乎很是头疼,不小心把算盘珠子捏扁了。”

顾清晏不由笑了起来,吩咐云雁,

“金算盘太不结实了,还是换个紫檀木的来,多准备几把,夫人力气大,脾气也不小。”

云雁心想,您明知道夫人这样,还把府里这么多年的账一股脑丢给她,别说夫人从没管过家,便是她专门学过管家的人,拿到那么多账本也要头疼好一阵呢。

书房内,胡秀儿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要是早知道当个挡箭牌还得管账,她指定不来,一个侯府怎么能有这么多本账?

还有为啥要让下人都叫她夫人啊?

她只是假扮的,用不着装到这种程度吧?

第一百二十四章 简单粗暴

顾清晏找过来时,胡秀儿已经愁的把发髻都抓乱了。

发钗什么的倒是整整齐齐摆在桌上,连耳环都摘了,看的顾清晏好笑不已。

“天色不早了,先回去睡吧,明日再来对账。”

顾清晏走到胡秀儿身旁,温声道。

胡秀儿看他一眼,郁闷道:

“你不是说过年之前要把这些账对完吗?离过年只有半个月了,我连看都看不明白呢,还睡啥啊。”

说完,觉得自己语气不太好,好像在抱怨顾清晏似的,又放缓了声音道:

“我不困,你先去睡吧,我困了就去后面的小床上睡。”

顾清晏愣住,他把这些账本给她,是想让府里众人都知道她在他心中的地位,对她更敬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