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种田:农门长姐有空间(3)
因为老爷子的能干徐家条件在大河村说得上是数一数二,因此才能供的起大儿子徐耀祖也就是徐念的爹求学。
但即使徐家这样的条件也只能送一个儿子求学,因此二子徐富贵、三子徐有粮只能在家务农,小儿子徐为安被王氏送到了族兄那里做工匠学徒。
现在徐家三子都已娶妻生子,只有十五岁的小儿子徐为安是光棍一条。
徐耀祖和妻田巧儿生有一子一女,分别是十二岁的徐念和九岁的徐继。
徐富贵和妻郑春枝生有两子一女,分别是九岁的双胞胎徐康和徐健还有七岁的徐玲。
徐有粮和妻王招娣生有一子,也就是徐念醒来那日看到的小团子,五岁的徐材。
还不等徐念继续捋清脑中的信息,就看到弟弟徐继过来喊她吃饭。
而跟在徐念身后的徐继却叹了口气,自从他大姐摔下山坡醒来后,就这么呆呆愣愣的,村里人都说大姐这是摔傻了。
他爹去府城赶考前还嘱咐他照顾好娘和姐姐,他没有办到。
没心没肺的徐念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小子正愁绪满肠,她急需填饱自己的肚子。
谁能想到在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一天只有两顿稀饭和几个清炒绿叶菜,连个肉沫子都看不到。
徐念真是不敢想普通人家吃的是啥。
走进堂屋饭桌已经坐满了人,徐念在自己的位置坐下等着奶奶王氏分食。
王氏分给当家人徐仁的粥是最稠的,接着是两个儿子。
因为徐念生病所以她是第一个孙辈中被分到的,所以碗中的粥还算浓稠。
接着就是孙辈中的男娃再是女娃,最后才是家里的女人们。
即使是婆媳中金字塔顶端的王氏,最后给自己碗里填的也不过是水多米少的一碗粥!
第3章 战事起
徐念幽幽叹口气,将自己的碗推到王氏面前,把王氏的粥端起说道:“我没胃口,奶奶把我那碗吃了吧,省得浪费。”
王氏心里甜滋滋的,大孙女自从醒了后对她格外亲近,接着又瞪了两个儿子一眼,还没她大孙女懂事孝顺。
这人哪就怕对比,原本不觉得有什么,徐念这两天的做法就显得很是孝顺。
徐富贵和徐有粮呼噜呼噜吃的香甜,全然没有感受到来自自家老娘的怨念。
“为安明天就回来了吧,记得让他去镇上迎一迎他大哥。”
徐老爹放下筷子说道。
王氏答应了一声。
“也不知耀祖这次考的怎么样?若能考中举人就好了,咱们家以后的日子也就不愁了。”
随着王氏声音落下,堂屋静的落针可闻。
徐老爹两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布庄,现在和两个儿子一起侍弄田地。
虽然家里还有一些积蓄,但徐家孩子多各种花销王氏都是算了又算的。
更何况如果徐耀祖这次真的能考中的话,徐老爹还打算让孙辈也去求学读书。
徐老爹曾见过世面,知道他们这样的泥腿子只有科考才能改变命运。
第二日,徐念见到了归家的小叔,和她二叔、三叔老实汉子形象不同,一看就是个滑头的少年。
徐念别别扭扭的随着萝卜头们叫了声小叔,徐为安忙着去迎徐耀祖归家,也就没有发现徐念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第一日徐为安没有接到徐耀祖。
第二日也是一样。
第三日……
直到徐家人都要坐不住的时候,徐为安终于带着风尘仆仆的徐耀祖归了家。
这也是徐念第一次见到这具身体的父亲,和她想象中的不同,徐耀祖长的很是高大壮硕,若不是身着儒巾襕衫绝对看不出他是一个读书人。
还不等徐家众人安下心,徐耀祖却带回了一个噩耗。
“你说什么?要打过来了?”
徐老爹震惊的问道。
徐耀祖将在府城得到的消息和家人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大家都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徐老爹带着徐耀祖就去了村长家。
而剩下的徐家人都被这一噩耗惊住了,人人都面露不安。
徐念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信息发达的现代也通过网络看到过现代战争的残酷。
更何况是人命低贱的古代。
徐念将刚刚徐耀祖说的内容整合了一下,也简单了解了这个世界。
此方天地共有五国并立,徐念所处的盛朝土地更为辽阔也最为繁盛,其次是与盛朝北邻的漠北。
漠北土地虽辽阔,但并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种植农作物,所以他们以养殖为生。
也因为粮食的短缺,漠北和盛朝一直保持着贸易互通,几十年来还算相安无事。
其他三国分别是与盛朝东邻的璃月国和与盛朝南邻的炎阳国和云岚国。
这次攻打盛朝的正是炎阳和云岚两国。
炎阳国擅长制造兵器,但土地面积狭小矿物质缺乏,近几年一直和盛朝有摩擦。
而盛朝当今君主主张仁政,自登基以来一直崇文抑武。
也就造成了如今盛朝的军队早就没了几十年前的威武之师。
据徐耀祖所说,炎阳和云岚两国的军队已经拿下了两城,马上就要逼近阳城,而阳城之后正是大河村所属的青云城。
现在青云城外已经有逃难过来的难民了。
徐念越想心里越惆怅,她都接受自己的身份打算好好生活了,倒霉催的又开始起战事了。
抬头望天,徐念默默伸出中指。
“上辈子,我是掘了你老天爷的祖坟了吧…”
徐念将这几天的憋屈劲一个劲都骂了出来,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只是抬头看着她的小团子害怕的后退了两步,转身找他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