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有空间(63)

作者: 榴莲夹心饼 阅读记录

王妃看着落荒而逃的小儿子对着王爷神秘一笑,悄声道:“不用给安儿身边安排人了,小心安儿翻脸。”

镇北王爷心里委屈,他就是什么都不做儿子也没给过他好脸色,再说,要给长生身边安排人的主意不是王妃你出的嘛。

王妃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安抚的拍了拍王爷的手,果然下一刻镇北王爷笑的像朵花似得,看的一旁的侧妃不由打了个寒颤,都过去多少年了,这王爷怎么还是被王妃拿捏得死死的,果然当初她投靠王妃是明智的选择。

洛瑾安并没有回自己的蓍草院,而是沿着回廊去了后花园,他坐在花藤下抬头望着明月,不由思量不知那个小丫头现在在干嘛。

今日他在宴会中提起徐念是故意的,因为他知道母妃有意选出两位通房放在他房中,若是以前他是无所谓的,就当多了两个摆设罢了,而如今不知为何心里却异常抗拒。

按照母妃的好奇心,一定会去探查,这样也好,起码那丫头又多了一个靠山,想来她会十分开心的。

而洛瑾安做的不止这些,墨白从灵山县回来不仅带回了几个食盒,还有几袋子的地瓜,而徐念的信中写到,这个叫地瓜的东西不仅可以做菜还能作为一种粮食,据说可以亩产十石有余。

这个产量若不是出自徐念之口,洛瑾安是万万不会相信的,要知道盛朝的良田亩产也不过两石有余,大部分都达不到两石。

而一旦这种粮食被种出来,镇北军将不再惧怕朝廷克扣军饷,北疆和漠北的互市也会少些摩擦,这样大的功劳洛瑾安可得给那个丫头守好了。

所以第二日洛瑾安就找到了镇北王爷,当看到洛瑾安出现在书房的时候,洛楚彦先是跑到外面看了看天上,又走回来揉了揉眼睛,自言自语道:“不会昨夜喝多了出现幻觉了吧。”

洛瑾安自顾自的坐了下来,自斟了一杯茶后悠然自得的品了起来,洛楚彦看着毫不客气坐在那的人,终于确信自己没有出现幻觉。

“这茶可还喝的惯,我记得你最喜欢蒙顶黄芽,可惜这里没有,你先将就将就。”

洛瑾安当然知道这里没有,应该说整个王府最好的东西都在他的蓍草院。

洛瑾安也没有闲聊的意思,直奔主题道:“我最近得了一种粮种,据说可以亩产十石有余。”

同时站在身后的墨文将手中的托盘放在了书桌之上,镇北王爷看着那一个个表皮还带着土的硬疙瘩,心中惊疑不定。

“这果真有这么高的产量?可是有了确切的文书数据?”

洛瑾安摇了摇头,接着道:“正因为要验证这些数据是否真实,所以才需要把发现粮种的人调来王城。”

“你的意思是让此人入王府的庄园处?”

洛瑾安摇了摇头,虽说王府的庄园处最高管职可做到三品,但说白了那些人依然都是专属王府的奴才,他要做的可是助徐家平步青云。

“我听下面的人说万胜县的县令犯了事,被你亲手砍了,我觉得这个县令之位就很合适。”

洛楚彦眼皮一跳,这个臭小子还真会挑地方,那个位置多少人盯着呢。

“你清楚那个位置的重要性,整个镇北军就靠这里吃饭呢,你怎么保证那个人可以胜任。”

洛瑾安肃容道:“儿臣愿以郡王之位担保。”

镇北王爷“噌”一下站了起来,斥道:“胡闹”,突然又激动问道:“你刚刚自称什么?”

洛瑾安却没有回答,施施然离开了书房。

洛楚彦回头向管家又确认了一遍,“你刚刚是不是听到长生自称儿臣了?”

管家颤声道:“奴才的确听到郡王这么说的,恭喜王爷守得云开见月明。”

“哈哈……今日高兴,所有人统统有赏,对了,快马加鞭给灵山县发去授官函。”

还不等洛瑾安走到蓍草院,王爷大赏全府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而王爷的一举一动自然牵制着整个王府的心神,但各院主子只探听到是因为郡王,具体是因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世子妃郭怡身边的秦嬷嬷听到消息嘴角弯了弯,又恢复表情言道:“恕老奴多言,王爷、王妃有些太过偏颇了。”

“既然自知是多言,就把嘴巴给我闭紧了。”

秦嬷嬷一惊,看到世子妃如淬冰的眼神忙跪下磕头请罪。

“嬷嬷也是老人儿了,有些规矩不需要我再说一遍吧,当初母亲把你安排在我身边为了什么我心知肚明,嬷嬷可千万别给我处置你的机会。”

秦嬷嬷浑身颤栗的连道不敢,郭怡看着退出去的秦嬷嬷冷笑不止,想挑拨她犯错给继妹腾地,可真是算盘珠子都蹦到她的脸上了。

第57章 徐耀祖升任县令

镇北王府发生的事情远在灵山县的徐念还一无所知。

因为醉酒的原因她连守岁都没守,第二日自然也就起得晚了,而徐家人几乎都晚起了,原因竟然是打了通宵的骨牌造成的,若不是王氏年龄大了坚持不住,恐怕婆媳几人也得玩个通宵。

幸好徐家是住在庄子上,没有村人过来拜年,也就是那几户佃户会过来在院外给主家磕个头。

早晨的饭厅里静的落针可闻,只有偶尔碗箸的碰撞声,最后还是徐老爹轻咳一声开口道:“昨日是除夕就算了,以后不可如此不知节制。”

徐家人都喏喏的应了下来,就连王氏也理亏的没有反驳,而造出骨牌的徐念更是点头如捣蒜。

盛朝的官员元旦有一周的休沐日,徐耀祖也想在这期间好好陪陪家人,自从来到北疆进了县衙,他见父母儿女的日子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但却不想年初三这天县令大人亲自登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