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窃情(338)

作者: 木鬼衣 阅读记录

不知翻找几页,沈从之停手。“找到了。”

苏青瑶回神,又凑过去看照片。

原来徐志怀要的是一张合照,在某家工厂的大门口拍的,四人并排站立,都穿着方便活动的宽松西服。与圣诞晚宴的坐位一致,沈从之与周率典居中,张文景在沈从之身旁,徐志怀在周率典旁边,站在最右。他个头高,腰板子挺得很直,又背着手,绷着脸,派头十足,跟谁欠了他二五八万死活不还一样。

“我们都说难得拍照,笑一笑,但他不肯,非说笑起来不正经。”沈从之指着他,微笑道。“结果你看,不笑,不笑看起来不也是个憨批。”

苏青瑶被逗乐,含笑问:“你们去工厂做什么?”

“大三出去实习,”沈从之说。“在虹口那边。我记得刚好碰上虹口游泳池开业,霜月闲的没事干,就托承云的关系,喊我们去那里游泳。”

“虹口游泳池?我好像也去过,”苏青瑶低头看照片,在淡漠的树影里寻出些许关于虹口的记忆。“继母带我和弟弟去过几次。”

“我们读大三,那苏小姐应该是——”

“读高小,差九岁嘛。”

沈从之愣了愣。

他当然知道苏青瑶比徐志怀小差不多十岁,但想到徐志怀已经开始实习,准备步入社会,而眼前的女人还在常识课上认识火星、木星和天王星,有种说不出的恍惚。这要是办婚礼,徐霜月当伴郎,她还可以勉强当花童呢。一场婚礼,伴郎娶花童,听起来就十分诡异了。

沈从之抿唇,遏制住乱想,道:“苏小姐,我其实比霜月还要大一岁。”

“啊?我还以为……”

“没想到吧,论岁数,他才是最小的那个。”沈从之说。“我和承云早他一年出生,常法与他同年,但要大他三个月。”

“所以论年龄,志怀才是小弟?”

“当然,要不然我们会那么宠他。”沈从之挤挤眼。

苏青瑶噗嗤笑出声来。

是时,耳畔又响起一阵爽脆的脚步声。

第两百章 蓦然回首 (五)

房门始终开着,小玉径直闯进来。她单手叉腰,问他们在聊什么乐事,笑得这么厉害,都不带她。沈从之说在看相册,问她要不要看,里头有老爸年轻时的样子。小玉切一声,说:“没意思,我才不和你们玩。”然后一甩头走了。

“这孩子,一点礼数没有。”沈从之搞不定女儿,只得叹气。“见笑了。”

“没有的事,小玉还是个孩子呢。”苏青瑶暖融融地笑。“小孩活泼点好,等长大,就没那个精气神了。”

“不小了,过完年就十七岁了。”

沈从之本是随口一说,苏青瑶听了,却有片刻的失神。

她垂眸,也稍稍低下脸,唇角仍是上扬的,但那笑看着总觉得透着一种难言的戚戚然。

沈从之莫名联想到自己适才花童与伴郎的比喻,思绪如同被绊了一跤,踉跄着踉跄着,回想起与她第一回 见面——在大红桌布铺成的圆桌前,她摇摇摆摆地迈着碎步,被徐志怀领到桌前。两人挽着手,但不像夫妻,像大哥带小妹,也像父亲带女儿。

近到跟前,男的穿黑西装,女的着白婚纱,都是新派打扮,却处处洋溢着古中国的乱伦性。张文景先起身,沈从之记得很清楚,他是听到身旁椅子刺耳的摩擦声,才回过神,着急忙慌地去拿酒杯。

“我的大学同学——张文景,沈从之。”

一声板正、庄重的介绍。

将新娘摆到沈从之眼前。

小,这是他的第一感受,恐怕也是其他人的。玫#瑰

全方位的小。

唯一庞大的是婚纱。

为父母而举办的婚礼,一切都是那样的潦草、糊涂。沈从之打从收到请柬到出席婚礼,不过两周,险些买不到合适的贺礼。为他们满打满算,恐怕也就一个多月。这样短的时间,裁缝把缝纫机踩冒烟,都来不及做礼服。徐志怀是从衣柜里拿了一件,而她,就租别人的凑活。

她体格比原主人小,比一般的女学生也小,套在身上,分明是孩子偷穿大人衣裳。为强求合身,不叫人走到半途,衣裳掉下来,背后弄了三个别针。但领口依旧很大,围着脖子,像水桶里竖着一根竹竿。

尽管如此,她还是很茫然地在笑,好像逢年过节,被大人推到跟前展示才艺,胸口挺得鼓鼓的,眼睛直盯着他和张文景,要竭力来一出能赢得喝彩的表演。

然而开口就泄气。

她双手托着小小的瓷杯,嗓子嫩嫩地说:“张先生好,沈先生好。”

“好,好,”沈从之点头喝酒的同时,暗自怀疑了一下,这姑娘确定能喝酒?

目送他们去到下一桌,他落座,那一刻突然非常担心徐霜月。这人自诩绝顶聪明,怎么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竟会处理得这样不明不白!就在那时,张文景凑过来,问他知不知道新娘子的来头。沈从之摇头,他也不知道。周率典去世后,徐志怀就有意躲着他们。这次结婚是实在没办法躲了,才给他们下请柬。

张文景又说:“下面就等着吃百日宴了,现在回去准备起来,明年刚好能送。”

沈从之却喃喃:“这也不一定……”

“什么不一定?”

人家婚宴上,沈从之不好把丧气话说得太明白,便含含糊糊道:“婚姻这个事,谁也说不定。”

“别人不一定,徐志怀是一定。他这种人,结了婚就是一辈子,不可能休妻。”

沈从之对大局的判断总是糊涂,但对人,一贯看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