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139)
可最终长公主安然无恙,萧侍郎毫发无损,只有一个身份低贱的面首承担了所有后果。
皇上如此处置方式,着实让人觉得可笑。
更荒诞的是面首被赐死只是表面上的结果,事实却是换了个名字,继续安然无恙地活着。
晏玄景这个皇帝做得悲哀,既奈何不了长公主,又奈何不了国师,连一个小小面首是否真死了,他都无权知道。
注定了他这个皇帝已有名无实。
天气越来越热。
五月十二,皇帝在朝上定下选拔武状元一事,正征询百官意见时,元国师进宫求见。
贤王、武王和凌王齐齐转头看去。
元国师对百官来说极为神秘,他们到现在还是只闻其人,不见其面,今日元国师进宫,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无数双眼睛注视之下,一身黑衣织锦长袍的男子跨进殿门,一步步走上大殿。
颀长劲瘦的身躯,凛峭慑人的气势,周身流露出的威压,以及眉眼萦绕的冷峻光泽,在在让人心悸。
百官无一人说话。
凌王瞳眸微缩,目光落在元墨那张极为普通的脸上,看起来没什么特色的一张脸,却有着如此强烈的,让人不安的气度。
他是什么人?
“皇上。”轩辕墨走到殿前,直视着正前方的皇帝,“关于武状元选拔一事,我有一个建议,不知皇上是否有兴趣听一听。”
此言一出,百官纷纷皱眉。
在皇上面前自称我?
成何体统?
“这位就是给皇上解毒的国师?”贤王盯着轩辕墨,率先开口,打破这阵不正常的安静,“不知国师来自何处?”
轩辕墨偏头,极为漠然地看他一眼:“干卿底事?”
贤王一僵,随即怒道:“放肆!本王乃是齐国贤王,容不得你在这里——”
“贤王?”元国师眯眼,“你有多贤?可曾做过利国利民之事?可曾带兵上过战场?可曾提出过任何一个有利于国家百姓的决策?可曾对你的皇上忠心耿耿,对你的百姓爱如亲子?”
贤王语塞:“本王……”
轩辕墨嗓音冷硬:“既然你说自己是贤王,那皇上选拔武状元一事,不如你给个有用的建议?”
贤王不悦:“元国师,这里是朝堂,不是你的国师府,更不是你的荒郊野山,由不得你在这里卖弄嘴皮子!”
言外之意,你不过一个不知名姓的荒野俗夫,仗着对皇上解毒那点功劳,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轩辕墨不发一语地看着他,眼神幽深难测,冷如千年寒潭。
贤王对上他的目光,脸色微变,垂在身侧的双手攥紧,竟不自觉地弱了气势。
“国师。”晏玄景开口,“你有什么建议?”
轩辕墨收回视线,淡道:“皇上要选拔武状元,应该是为了选拔文武双全、有谋略、有手段、有心计的将才,而不是粗鲁蛮横的武夫。”
“我的建议是,皇上可以召集朝中所有在职的武将,金吾卫将领,没落武将世家子弟,以及主动报名参赛的习武子弟,带他们一起去皇家猎场,来一次酣畅淋漓的‘猎杀’,从中选出最强悍的一个。”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猎杀?
第126章 元国师,你放肆!
满朝文武忍不住哗然:“国师说的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猎杀?”
“听着就觉得残忍,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做出的事情。”
晏玄景眉头皱起:“国师不妨说得更具体一些。”
轩辕墨语气平静,听着格外云淡风轻:“把所有习武之人放进山林里,由着他们自己躲藏、逃跑、厮杀或者抱团,外面安排一些弓箭手严阵以待,有武者出现就射杀。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些武者能消灭对手,从猎场上全身而退,就是最高的将才。”
什么?
百官脸色骤变:“这不可能!”
“这样岂不是把所有习武之人置于死地?”官员中有人愤怒地开口,“简直毫无人性!”
“是啊,习武之人又不是刀枪不入,他们怎么能在弓箭手的箭矢下全身而退?而且血腥味会引来猛兽,这……这也太危险了……”
“皇上,此法万万不妥!请皇上三思!”
凌王目光一直锁在元国师脸上,眼神泛着深思。
他试图从这张脸上找出一点异样的线索。
如此气势强大的男子,当真只是一个研究毒术的国师?
不可能。
这分明是久居高位、常年掌杀伐大权才有的王者气度。
而他提出的猎杀计划,完全不符合人性。
“国师大人为何会提出如此残忍的计划?”凌王冷冷开口,“如果不是在皇家猎场,而是在郊外军营,本王都会觉得国师大人的计划行得通,但猎场里猛兽出没,若有血腥味,会引得那些野兽狂性大发,到时候大概会死伤无数。”
“皇家打猎时,也会担心血腥味引来猛兽?”轩辕墨反问,“想要选拔真正的将才,必须用非常的手段,否则只会选出如顾云琰那般一肚子草包的绣花枕头。”
这句话一出,顿时引起了顾御史的不满。
“国师这话是什么意思?”他面色阴沉,“武阳侯自小习武,早早跟随他的父亲去了战场。父子二人镇守边关,保家卫国,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人,不已经成了你们的罪人吗?”轩辕墨打断他的话,“原来你们齐国人论功劳是这么论的。男人有功才是功,打了败仗也是功,女子有功不是功,功也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