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158)

作者: 明凰 阅读记录

“是啊,连续三天免朝,这不太像皇上的作风啊。”

“之前免朝半个月,是被长公主下了毒,这次又是怎么回事?”

“不会又是长公主……”

群臣一凛,不约而同地看向裴丞相。

裴丞相神色凝重,沉默良久,才道:“裴祁阳回家之后什么都没说,本相前天问过他一次,昨日又问过一次,他只说皇上需要静养,接下来半个月只怕都无法早朝。”

顾御史不安:“可我们没听说皇上又召太医,怎么又突然需要静养?”

顾家如今的命运全系在皇帝身上。

晏九黎掌握了顾家把柄,若皇上不敌长公主,顾家只怕凶多吉少。

所以顾御史比任何人都担心皇上安危。

礼部尚书皱眉:“丞相大人,我怎么听说长公主去刑部审问过赵二公子之后,就直接去了崇明殿面圣,之后皇上就宣布免朝,这件事跟长公主应该脱不了关系吧?”

此言一出,众人不由看向刑部尚书。

“长公主三日前确实在刑部。”刑部尚书点头,“至于离开刑部之后去了哪里,我不太清楚。”

裴丞相沉默,眉眼深沉。

此事跟长公主确实脱不了关系,裴祁阳回家之后也不是什么都没说。

他说了几句最要紧的。

第一句是,长公主可能打算反了。

第二句,皇上不是长公主的对手。

这两句话让裴丞相在书房呆了整整一夜,辗转思索,进退两难。

裴家应该早做准备,是要为了皇后母子的地位继续效忠皇上,帮着皇帝对付长公主,还是先静观其变,了解长公主的最终目的?

毕竟长公主是个女子。

就算她真的生了反心,更多的也是来自对当今皇帝的不满,以及为她自己所受的委屈讨一个公道。

但反了之后,必须另择一位王爷上位。

她属意的王爷是哪位?

其实直到现在,裴祁阳都没敢真正挑明,是长公主自己对那个位子有想法。

毕竟一介女儿身肖想皇位,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可裴祁阳心里就是清楚,以长公主的脾气,她应该不会扶持其他人去做。

所以他不敢在父亲面前挑明。

只说静观其变,或者试探一下父亲的态度。

事关江山社稷,一旦选择错误,面临的就是家族的覆灭。

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一炬。

而裴丞相不知到底有没有看透长公主的想法,此时在朝堂上,面对着心思各异的各派大臣,他没办法实话实说,也没办法完全隐瞒。

他的女儿还在宫里。

如果真帮着长公主对付皇上,他以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皇后嫡长子还怎么活?

可如果帮着皇上对付长公主,那么皇帝最后能不能保住帝位且不好说,长公主对付裴家却是绰绰有余。

其他官员尚且可以置身事外。

丞相府却不行。

百官之首,是文臣的主心骨,握着朝堂最大的权力,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长公主但凡生了对付裴家的心思,他根本不是对手。

不是因为长公主本事有多强,不是因为丞相府有多弱,而是因为她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甚至不计生死。

裴丞相无声叹了口气,感到深深的担忧。

第143章 谁是鱼,谁是网?

裴丞相犹豫的是裴家立场所带来的后果,而贤王则已经看到了晏九黎的野心。

所以对于皇上突然免朝一事,他心里有了想法,悄悄命人去查清楚事情真相。

当他得知崇明殿外增加了防守,且正是晏九黎那日面圣之后才做出的部署,心里已然明白,晏九黎这是跟皇帝彻底撕破了脸。

翌日继续休朝,他派人邀请武王和凌王到贤王府议事,并备下精致的茶水点心,俨然做出长谈的准备。

武王和凌王没说什么,沉默地应了下来。

走进书房,屏退左右。

贤王寒暄之后,开门见山:“皇上被囚禁在崇明殿,是晏九黎所为,她已经完全无视祖制规矩,势要跟皇上鱼死网破了。”

武王淡淡一笑:“谁是鱼,谁是网?”

贤王微默,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凌王:“晏九黎野心勃勃,不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六弟应该早些下令,把兵力调进皇城,以防万一。”

凌王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调兵一事并非儿戏,没有皇帝旨意,擅自调兵可视为谋反。”

虽皇帝跟晏九黎撕破脸,但以晏九黎眼下的势力,就算对付皇上不难,但若觊觎那个高处的位子,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金吾卫,她没有其他兵权。

满朝文武没有她的势力人脉,她连笼络人心都做不到,反而把人都得罪了个精光。

金吾卫都是京中勋贵子弟出身,就算一时畏惧于她的雷霆手段,这些勋贵子弟家中也绝不会允许他们跟着长公主造反。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考虑那么多?就算没有圣旨又如何?清君侧本就是我们这些亲王的职责所在,何况晏九黎已经明目张胆地幽禁皇上,行大逆不道之事。”贤王皱眉,语气急切,“晏九黎压根无所顾忌,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大皇兄不必着急。”武王淡淡开口,“七妹暂时并未表现出多少野心,她是个女子,做事冲动不顾后果,可能只是怨恨皇帝对她的态度,所以才处处跟皇上作对,但是七妹平日里不拉拢朝臣——”

“不拉拢朝臣?四弟这句话从何说起?”贤王打断他的话,不以为然地反驳,“萧清河不是她拉拢的人吗?”

上一篇:通房宠婢 下一篇:夫君他别有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