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174)
说出来只会增添耻辱。
“贵妃方才说,长公主同意宝瑜和武阳侯的婚事?”皇后转头看向顾贵妃,眼底透着几分探究,“不知她为何突然改变主意?”
顾贵妃避开她的目光,神色淡淡:“可能突然觉得没意思了吧,长公主府那么多俊美漂亮的面首,云琰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武阳侯亦是一表人才。”皇后淡笑,“不过面首者以色侍人,自然要以容色为主。武阳侯再怎么优秀,到底还是阳刚了一些,不如那些面首秀气,也不太会讨人欢心。”
讨人欢心?
顾贵妃面色僵了僵,堂堂武阳侯已经沦落到需要讨人欢心的地步了?
她知道皇后是借机落井下石,讽刺顾家没落,可这句话听着真是往人心里扎。
晏宝瑜脸色也有些难看。
她以前想嫁给顾云琰,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位列侯爵,手里还掌着兵权,在同辈的年轻人之中,他无疑是佼佼者,且容貌出色,身形高大,在朝中得皇上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可如今的顾云琰……
她跟晏九黎同为公主,晏九黎就能光明正大享受面首环绕,对顾云琰想要就要,想弃就弃。
而自己呢?
凤冠霞帔风光嫁给一个被长公主厌弃的男人?
晏宝瑜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不公平,以至于她觉得自己的尊严都受到了侮辱,像是随时被晏九黎踩在脚底,那种憋屈让她无比难受。
“如果这是长公主同意的,本宫会为你们操办大婚。”皇后应了下来,“宫里许久没有喜事了,办一桩喜事热闹热闹,希望能驱除一些晦气。”
晏宝瑜起身谢恩。
顾贵妃不想久留,很快起身告辞。
皇后望着她们俩离去的身影,面上笑意淡了下来,眼神冷沉冷沉:“晏九黎去过一次甘泉宫,之后就放了顾云琰和晏宝瑜,还同意他们俩成婚……真是出乎本宫意料。”
贴身嬷嬷走到近前,低声说道:“贵妃手里应该是有什么长公主需要的秘密,以此来做了交换。”
毕竟晏九黎去过甘泉宫之后,太后就被软禁了起来,之后晏九黎释放顾云琰,隔了两天又放了晏宝瑜,还同意他们成亲。
这个秘密的分量应该不小。
皇后淡道:“去太后宫里问过了吗?”
“仁寿宫外守卫很严,都说没有长公主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出入仁寿宫。”
“真是狠心。”皇后放松身体,缓缓靠在榻上,轻轻叹息,“对自己的母后尚且如此,何况对待他人。”
“奴婢觉得长公主好像是憎恨太后和国舅府。”嬷嬷蹙眉深思,“皇后娘娘不妨想一想,若不是憎恨,不管是皇族公主还是世家贵女,几乎都要倚仗着母族势力撑腰,哪有跟自己母亲撕破脸的?可长公主不但跟太后撕破脸,甚至直接杀了国舅府父子三人,还软禁太后,这是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
裴皇后淡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朝中百官才不敢轻易惹她。”
谁知道她发起疯来,下一个会查抄谁的府邸?
第158章 讨三道旨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
皇上被软禁一天,早朝就停一天。
大臣们虽每天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头上的事,可各部总弥漫着一股让人不安的气息。
晏九黎今日在宫中巡逻金吾卫,去校场看金吾卫操练,明日去刑部坐镇审问犯人,后天又去户部查账——不管合不合理,也不管她到底能不能看得懂,总归所有大臣都小心应付着。
哪怕只是敷衍地应付,至少态度上不敢太过怠慢,更不敢直接跟她叫板。
炎炎夏季过去,六部让晏九黎踏足了一个遍。
无人知道在她的名册上记下了多少可用之人,也无人知道,九月即将到来的秋猎,她会选进多少习武的新人入朝。
晏宝瑜和顾云琰的婚事定在十月,虽长公主同意,但皇后并不打算给晏宝瑜置办太丰厚的嫁妆。
毕竟同意归同意,不代表晏九黎对晏宝瑜有什么姐妹之情,她没兴趣在这个节骨眼上花费心思维护晏宝瑜的公主尊荣,也没兴趣送钱给顾家。
八月中旬,晏九黎踏进了崇明殿。
沉寂了两个多月的地方,打开殿门,就有一股子不太新鲜的气味扑面而来。
方怀安率先转过头来,看见站在阴影处的晏九黎,吓得脸色发白,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长……长长长公主……”
哆哆嗦嗦的声音打破了殿内安静。
躺在床上的晏玄景听到声音,身体一僵,随即缓缓坐起身,转头看着站在不远处暗影里的身影,良久没有说话。
明明是炎炎夏日,此时殿内却像是冷空气骤然来临似的,让人肌肤无法克制地泛起一阵阵颤栗。
凝滞紧绷的气氛维持了许久。
晏玄景从床上起身,一步步走到御案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声音阴沉压抑:“你来干什么?”
晏九黎走到案前,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本宫今日过来,是为了跟皇上讨要三道旨意。”晏九黎说着,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方怀安,“方公公,去拿三份空白圣旨过来。”
“我……我我我,奴才……”方怀安抬头看向晏玄景,“皇……皇皇上?”
“三道旨意?”晏玄景唇角抿紧,双目阴沉沉地盯着晏九黎,“你想干什么?”
晏九黎没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朝方怀安道:“如果你敢抗命,今天的午饭怕是没机会吃了。”
这句话当然不是说单纯的没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