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210)

作者: 明凰 阅读记录

他如果是个男子,一定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女子这个身份本就是最大的阻碍。

但阻碍不一定无法攻破。

“四皇兄先回去吧。”晏九黎没兴趣跟他继续多谈,平静地下了逐客令,“让大臣们都回去,今天这件事本宫不跟他们计较,但没有下次。”

武王有些意外,沉默片刻:“西陵对齐国有没有野心?”

晏九黎皱眉,已有些不耐:“没有。”

武王再三确认:“七妹可以确定?”

晏九黎转身回房:“爱信不信。”

武王追问:“可你怀着西陵摄政王的孩子。”

晏九黎声音冷淡而无情:“这是我一个人的孩子,跟其他人无关。”

武王目光微沉,一瞬不瞬地盯着她背影,在她即将跨进房门之时,认真说道:“七妹,你在西陵七年,真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晏九黎听而未闻,不愿意再做回应。

武王走了。

带走了包围在长公主府外的所有兵马,也带走了贤王和朝中几位重臣。

当然,那两队人马也完好无损地被放了出去。

纵然贤王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也已经由不得他。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晏九黎安静地靠在床上,安静地翻着书,轩辕墨从一旁轻轻揽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肩膀上。

晏九黎声音清冷:“你的国师府也被包围了一天,你不回去看看?”

轩辕墨声音淡淡:“他们若有胆子,一把火把国师府烧了都行。”

反正国师府也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且他已经不打算回去住,他们爱包围几天就包围几天。

晏九黎翻书的手指微顿:“我希望明日一早,你能从本宫视线里消失。”

轩辕墨低笑:“我以为我们的关系已经有了进展,黎儿怎么说变脸就变脸?”

晏九黎垂眸翻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你离开西陵这么久,不担心西陵小皇帝趁机夺权?”

“他若有这个本事,为夫反而替他高兴。”轩辕墨趴在她肩头,显然不担心这个问题,“他夺了权,处理朝政,为夫就可以一直留在齐国,媳妇孩子热炕头,何乐而不为?”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他的权力大抵是旁人夺不走的。

所以才能如此云淡风轻。

晏九黎目光落在书上,脑子里却不由片刻晃神。

有生之年她若夺得那个位子,能把齐国壮大得跟西陵一样吗?

第190章 西陵使臣来访

翌日一早天还没亮,凌王点兵出发前往边关。

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之后,驻扎在京城的兵力威胁骤减。

凌王的离开仿佛带走了贤王所有的希望,他不敢再明目张胆找晏九黎的茬,也不敢暗中与她为难。

金吾卫中又多了晏九黎亲手提拔的人,他们对长公主的忠心已远远超过对皇上,哪怕还有一小部分态度不明,至少明面上来说,这些人的立场已经改变不了朝中的局势。

御史台有明御史在,很久没人弹劾长公主了。

户部提拔了萧清河做尚书,裴丞相暂时没有跟晏九黎作对,晏九黎也没打算立即换了他。

但朝中各部年轻能干的官员,晏九黎提拔了不少,只是暂时还没有坐上中枢位子,但来日方长。

除此之外,晏九黎还暗中派人收拢了顾云琰旧部,把那支战斗力不太强的十万兵马掌控在手,与此同时,开始光明正大招兵买马,并日夜操练,只为了储备更强大的军队,以备敌国兴兵来战。

顾家旧部真正忠心的是上一任武阳侯。

顾云琰七年前打了败仗,致使兵力损失严重,城池连丢三座,以至于把七公主送去为质才挽回一些损失并得以停战,他在军中的威信早就大打折扣。

所以他麾下的兵马收拢起来并不难。

招兵买马之后,原有的军队全部打乱重组,杜绝了军中抱团的现象发生。

招兵之初,所有军饷按时到位,兵马粮草供应充裕,军中训练一段时间之后,隔三差五举办各种对决,表现良好的会另发奖赏。

本领特别突出的,军中职务提拔绝不吝啬。

晏九黎把这支兵马改为飞鹰军。

凌王离开之后,朝中气氛明显又开始不安起来。

裴丞相尚且镇定,但跟着他一起包围长公主府的几位尚书开始提心吊胆,担心晏九黎秋后算账。

以至于晏九黎出现在各部巡察时,官员们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像是在迎接一个女罗刹。

晏九黎并未秋后算账,反而大方地邀请:“诸位大人得空之时,可以随时去长公主府做客,本宫定设宴隆重招待。”

诸位官员尴尬陪笑。

三位王爷带官员包围长公主府,意图治长公主通敌叛国之罪的计划就此落空,并在往后数十年间,不会再发生第二次。

朝中大权完全掌握在晏九黎手里。

摄政长公主的时代刚刚开始。

腊月初,西面边关传来消息,西陵也开始往边关增兵。

这个消息一出,朝中顿时人心惶惶。

他们不由猜测,西陵和南昭这是商议好的吗?两国同时出兵,这……齐国怎么也不是对手吧?

齐国七年前就败在西陵之手,这些年晏玄景虽然一心器重顾云琰,但其中原因无非是他掌管的那支兵马。

顾云琰打仗的实力,朝中大臣已不再信任。

如此关键时刻,谁能承担起跟西陵对抗的重大责任?

“都慌什么?”晏九黎看着大臣们明显不安的表情,冷冷说道,“西陵跟齐国的仗打不起来,不用担心。”

上一篇:通房宠婢 下一篇:夫君他别有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