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242)
书信密函是真是假,他们不得而知。
但摄政王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淮南王和晋王到底有没有通敌,他们也不知道,就算帮他们喊冤,却连淮南王和晋王的面都见不到,喊冤都没有意义。
轩辕墨以雷霆手段解释完使臣们的死因,又用雷霆手段处置了他们的余党,最后以雷霆手段,对朝中各部官员的职务做了简单的调整。
往返一个月,处理完朝中之事,重新选出几个使臣,并由户部拨钱,礼部和兵部负责筹备送给齐国新帝登基的贺礼。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初六。
齐国新任皇帝登基大典,普天同庆,万民臣服。
关于长公主是天命女帝的传言开始发酵,读书学子对长公主的歌颂已经传到了京城,人人都说长公主登基乃天命所归。
所以登基大典格外顺利。
繁杂的流程走完之后,晏九黎正式成为齐国新任女帝。
坐在大殿上接受群臣叩拜,文武百官高呼着吾皇万岁时,外面忽然响起一个急促的禀报声:“报!西陵摄政王携使臣到!”
满朝文武顿时大吃一惊,反应各异。
西陵摄政王?
文武百官纷纷转头朝殿外看去。
一人匆匆上殿,跪下道:“西陵摄政王携使臣而来,送上贺礼庆祝皇上登基,人已到了皇城外,请皇上定夺!”
大臣们面面相觑。
摄政王携使臣从西陵而来,送上贺礼庆祝皇上登基?
怎么听怎么古怪。
不是说元国师就是西陵摄政王吗?
不是说长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吗?
不是说他一直待在齐国皇城吗?
他什么时候离开齐国回到西陵,且这么快又返回了齐国?
还真是入齐国如入无人之境啊。
去年第一批来的西陵使臣死的死,伤的伤,还有没死没伤的被困在驿馆,如今摄政王又带了一批使臣过来,还送上贺礼?
真是诡异到让人心生不安的决定。
“按照常理来说,西陵淮南王和静襄公主死在齐国,西陵摄政王应该是来兴师问罪才对。”贤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竟然送上贺礼……不知皇上如何解释这件事?”
晏九黎一袭龙袍坐在椅子上,坐姿端庄而威严,嗓音清冷疏离:“朕没觉得有解释的必要。”
“那么——”
“西陵摄政王想做什么,你能管得着?”晏九黎冷冷看着他,“不如你替朕去迎接使臣,然后当面问问他,为何不替他们的臣子讨一个公道,而是来送上贺礼?”
贤王一噎:“臣的意思是,他们的贺礼极有可能不是真的贺礼,而是另有所指。”
晏九黎眉梢微挑,声音淡淡:“既然如此,就等他们进宫之后,看看他们送的到底是贺礼,还是驻扎在边关的兵马威胁。”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顿时安静下来。
这句话说得太直白。
就想一部分心里确实闪过这样的想法,所以表情显得有些不安。
毕竟晏九黎从未亲口承认过,她腹中孩子的父亲是西陵摄政王。
万一传言是假的呢?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西陵使臣在齐国有所死伤,摄政王是应该来讨一个公道的,此次却是送礼——难免让人怀疑这“贺礼”到底是什么?
“让他们进城。”
“是。”
一匹快马穿过长街,一身披风迎风招展,举着文书的男子一路高喊着:“在下西陵上将军,奉摄政王之名,前来祝贺齐国女帝陛下登基,特送上薄礼一份!”
“祝贺齐国女帝陛下登基,西陵送上薄礼一份!”
第219章 厚礼
上将军抵达宫外,高坐在马背上,看向宫门外乌压压的金吾卫,开口道:“吾乃西陵上将军顾锦城,奉摄政王之命而来,请诸位去禀报齐国女皇陛下,西陵送上薄礼一份,恭祝女皇登基,烦请诸位通传!”
金吾卫把他请进皇宫。
顾锦城翻身下马,随着金吾卫一起进宫,直达大殿。
今天登基大殿,宫道上守卫比往常更森严,大殿前广场上百官林立,一条长长的御毯直通殿门下石阶前。
已经成为女皇的晏九黎,穿着一身龙袍站在殿阶上,远远望着走来的顾锦城。
曾经的长公主面首,国师府管家,斯文而沉稳的男子。
今日一袭玄色戎装在身,瞬间不再是内敛低调的管家,而是一身杀伐之气的武将,威压顿生。
百官看着他,有人认出了他的身份,顿时感到诧异。
“这……这不是长公主……不,是陛下以前那个面首吗?”
此言一出,群臣不由面面相觑。
西陵上将军竟心甘情愿成为晏九黎的面首,看来西陵摄政王是晏九黎腹中孩子的父亲,这件事又多了几分可靠性。
若不是摄政王和晏九黎关系过于亲密,他怎么可能允许自己国家的将军来齐国,做长公主的面首?
但如果关系果真亲密,他又怎可能答应让别的男人做长公主的面首?
真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人。
众人沉默地想着,转眼顾锦城已经到了殿阶下。
“女皇陛下。”他恭敬而沉稳地行了个躬身礼,“西陵摄政王已带使臣进了皇城,此番得知陛下登基,特地来送上贺礼一份,请女皇陛下笑纳!”
说着,双手呈上一份贺礼清单。
晏九黎转头看向萧清河,萧清河上前接过清单折子展开,长长的折子看得萧清河瞪大眼。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顾锦城,然后又看向晏九黎,最后目光环顾文武百官,看得众人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