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消灭渣男(1227)

作者: 楼非池 阅读记录

“娘娘,您若是担心这猫儿再叼来不干净的东西,不如将它送走吧。”王嬷嬷说,“总是吓着您也不好。”

黎落何尝不想把这玩意儿给丢出去,但是一想到这是肃王府的猫,又是她擅作主张千里迢迢将它从京师带来这里,若是将它随意丢弃在青州,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别的不说,往后姬玄夜问起,她该如何作答?

“算了,再留它几日,等咱们回宫,将它一并带回京师再处理。”

等回到京师,她就立刻马上把这玩意儿丢回肃王府,再也不见。

主仆俩说了会儿话,眼看时辰不早,王嬷嬷伺候黎落更衣歇息。

当晚在床帐外守夜的侍女是孟春,到了子时前后,黎落往孟春身上投了一张催眠卡。

隔了半盏茶功夫,黎落将床帐挑起一角,确定催眠卡起效,跪在外边的孟春已经睡着了,她这才蹑手蹑脚起身,换了黑色的衣裙,瞬移离开。

按照定位卡上显示姬玄夜所在的位置,黎落瞬移到二十里开外的一处官宅。

这个时间四处都已熄灯,官宅里亮着的灯火成了沉沉夜色中的一叶孤舟,黎落选了官宅数百米外的一棵大树,在树上坐下,借着浓密的树叶隐藏身形,然后往宅子里投了张录像卡。

通过录像卡传送回来的画面,黎落发现这个时间点宅子里的人不少。

姬玄夜依然是一身玄衣,应当是白日里有公干,他在箭袖外加了护腕,这会儿正坐在书房内,同几位文臣商议事情。

黎落此行本来只是想看看姬玄夜,没想听墙脚,但是从其中一位文臣口中听到虞父的名字,她立刻打起精神。

“冯刘二人贪污受贿的证据已经搜到了,只等明日上门抄家捉人,铁证如山,他们逃不掉,只是虞太守……”

“嗯?”姬玄夜问,“虞太守如何?”

“臣派出去的人将虞宅搜了好几遍,都未能搜出账本,前几日那虞家走水,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眼下怕是更难找到证据了。”

那文臣说着,抬头觑了姬玄夜一眼,低声道:“王爷,臣怀疑虞太守怕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近日虞家动作连连,又是开府粮赈济难民又是搬家,还有人夜里看见虞府往外搬大箱物件送往各处……若真是这样,想再抓住虞太守贪赃枉法的证据,就难了。”

姬玄夜眉头深深皱起,好半晌他才说:“明日先将冯刘二人处置了罢,虞太守那边,我择日亲自去一趟,就算找不到他贪腐的证据,也总能查出蛛丝马迹,他既做过这些事,便不愁定不了他的罪。”

“是。”

官宅外的黎落听了这番对话,好一阵后怕。

还好她动作及时,销毁了大部分罪证,不然等姬玄夜的人查上门,虞家这回怕不是要栽个彻底。

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先前的猜测没错,姬玄夜这趟下青州,确实是冲着处理水患善后难民和惩治当地贪官来的。

看着官宅内的文臣们商议完毕,陆续离开,而姬玄夜也打算熄灯歇息,黎落从树杈上爬起来,正打算启动瞬移卡回虞家,然而起身那一刻,头顶的树杈上冷不丁垂下来一截软乎乎的东西,在她脸颊一扫而过。

黎落脑神经跟被拽了一下似的,前几天早上醒来,扭头发现枕头上躺着一条死蛇的惊恐尽数回笼,她身形一个踉跄,脚下一滑,直接从树杈上栽了下去。

黎落在地上摔了个龇牙咧嘴四仰八叉,回过神才发现树上那截软乎乎的东西不是旁物,正是趴在树杈上的狸奴垂下来的尾巴。

这玩意儿居然从二十多里外的太守府跑来这里找姬玄夜!

果然认主。

黎落低骂了一声,刚揉着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冷不丁一柄透着寒光的剑自身后架上她的脖颈,姬玄夜森冷的声音传来:“你是何人?”

第1087章 宠妃(25)

黎落头皮一麻。

她僵着身体不敢回头,一边庆幸自己出门时够谨慎,戴了面纱,只要她不出声不回头,姬玄夜应该认不出她是谁。

一边又暗暗吃惊,她知道姬玄夜正常状态下警觉性很高,所以特意选了离官宅数百米的一棵树作为落脚点。

没想到隔了这么长一段距离,她只是从树上摔下去这么点动静,都能把姬玄夜引来,并且眨眼间就到她身后。

这武力值得有多高啊。

就在黎落腹诽不已时,抵在脖子上的剑锋微微一偏,脖颈上立刻传来轻微的刺痛,姬玄夜再次质问:“说话,你是何人!”

那架势,大有她再不应声,他就要削了她脑袋的意思。

黎落咬咬牙,悄悄蓄出一张瞬移卡,然后在姬玄夜的注视下缓缓转身,右手作势要摘下面纱。

趁着姬玄夜注意力全在她右手动作上,她左手突然一扬,做了个要突袭的假动作,姬玄夜侧身一避,得了这个间隙,黎落瞬移消失在他面前。

回到太守府,黎落换下衣裙时衣料摩擦到脖子,本来被她忽略的刺痛感顿时清晰起来。

她从系统仓库掏出手机,用屏幕当镜子一照,果然见脖子上被姬玄夜的剑锋擦出一道一寸长的小口子,深倒是不深,但渗出血来。

黎落“嘶”了一声,给自己投了张愈疗卡,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只留下一道很浅的淡粉色印子。

揉了揉脖子,黎落躺下睡了。

隔日早上,黎落睡到日上三竿,被正房传来的虞父骂街声吵醒。

她坐起来听了一会儿,“啧啧”了两声,跟相里安吐槽:“虞太守好歹是个读过书的人,怎么翻来覆去就那两句骂人的词,一点新意都没有,这种水平在我老家那小区,战斗力连八岁小孩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