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常顺还没完全清醒,听她说完一大串话,愣了几瞬才反应过来:“刀疤脸回来了?”
“嗯,你快去看看,它想你了。”
“好好说话。”他瞪她一眼。
“你这人不讲理,认人家当爹,人家当真了你又不负责了。”见邬常顺恼了,姜红玉一溜烟跑了,她心情极好,站门口挑着眼说:“你瞧瞧你妹子,你这个当哥哥的还不如你妹子孝顺。”
邬常顺又气又想笑,他指着她让她有本事别跑,他穿上衣鞋大步追出去。
邬常安和陶椿开门出来,见哥嫂搂抱着扭在一起,他调侃问:“抱歉啊,我们出来的不是时候。”
姜红玉脸上一红,她推开丈夫,说:“老三,你牛爹找回来了,你们快去看看。”
没顾上吃饭,一家人先去牛棚,刀疤脸在吃草料,看见牛棚外的几个人,立马小快步走上来。
“看吧,就是想你们了,我可没撒谎。”姜红玉笑着说。
陶椿憋笑,跟着戏谑:“我大哥也是,你回来这么多天了也没想着去看看咱爹,瞧把咱爹担心的,真是不孝。”
邬常顺想笑又笑不出来,他闹个大红脸,只能叹气说:“你俩的嘴真是不饶人……”一个牛爹,一个咱爹,生怕他们兄妹三个忘了认牛做父的事。
远处传来狗吠声,一家人齐齐扭头看过去,是黑狼和黑豹回来了,两个狗好像还叼着什么。等它俩跑到到家门口了,他们才看清两只狗各叼了条狼腿。
两只狗哼哧哼哧地跑回来,炫耀似的,叼着狼腿绕着人又蹦又跳,按住了,狗屁股还在雪地里扭动,尾巴快要摇出残影。
邬常安和邬常顺从头到尾把狗检查一遍,骨头没问题,身上的伤都是小刮伤,伤口也不流血了。他们把狗关进牛棚,拍拍手准备回屋吃饭。
陶椿转一圈看看银装素裹的大山,问:“每年冬天都会有野兽下山?”
“差不多是的,附近山里的野兽都晓得这山下住的有人,如果长时间找不到食,它们就会找下来。”邬常顺说,“不过我们山下人多,大多时候我们吃不了亏。”
第93章 送走兄嫂 顺带做一笔买卖
走进灶房,邬常顺在屋里转两圈,看一个盆里浅浅地放着两根狼肠,其余的再也没有了,他不由问:“二叔他们没送猪肠和羊肠过来?”
“没有,估计是打算自家人吃。”姜红玉揭开锅盖舀两瓢热水递过去,转手拿碗盛粉条汤,说:“早上两个堂兄弟吃羊肠的时候一口就是三四节,吃到最后一口汤都没剩,看样子实在是喜欢吃,回去了肯定是要自己试着炖一锅的。”
“让我白惦记一场。”邬常顺接过碗坐下吃饭,粉条汤还烫,他不急着吃,转头问:“老三,你待会儿做啥?没事做就帮我把狼皮上的碎肉刮一刮,我过两天把狼皮带走,得闲了给小核桃做身狼皮袄。”
“你要去哪儿?”邬常安问。
邬常顺诧异,他盯着他,说:“去我丈母娘家啊?你忘了?还是你提起的。”
“我后悔了,当时该拦住你的。”邬常安没忘,他故意问的,就是希冀他大哥改变主意了。他正色说:“还要去啊?山里的野兽找不到食,你跟我大嫂走在路上可不安全。”
陶椿挟两根酸笋喂嘴里嚼,她看向大哥大嫂,没有说话。
邬常顺跟姜红玉也没说话,夫妻俩沉默地吃了一顿饭,到底是记挂孩子的心思占了上风,还是决定走这一趟。再一个,姜红玉着实是想趁此机会回娘家多住些日子,一旦她怀了老二,又是两三年离不了家,她爹娘一日比一日老,等不了几个两三年。
邬常安悔得想自扇嘴巴,他琢磨着说:“我待会儿去问问两个堂兄,再喊上姐夫和青云哥,我们四个送你们过去,隔日我们再结伴回来。”
邬常顺摆手,“算了,劳师动众的。”
但邬常安主意已定,爹娘离世,他只剩两个同胞手足了,要是亲哥再出事,他余生都不安稳。
“大嫂,你们陵里有没有啥独特的东西?就是我们陵里没有的,但又用得上的。”陶椿问。
在座的三人意会到她的意思,老大夫妻俩俱拧眉思索,末了,姜红玉说:“我们陵里水多,鱼多,冬天有新鲜的鱼,还有就是有个山洞,有新鲜的菜。”
“冬天能撒网捕鱼吗?”陶椿问,“我们陵里拿粉条换。”
姜红玉思索一下,说:“可以。”
陶椿闻言,她让邬常安陪着,夫妻俩先去陵长家一趟。二人到的时候,陵长和年婶子老两口还睡在床上,老两口年纪大了,在风雪天熬了半宿,身子骨受不了,病倒是没病,就是没精神也没胃口,估摸要养三五天才能打起精神。
陶椿先关切一番,为了不打扰陵长和年婶子,她长话短说,也没有隐瞒,主动坦白过两天邬老三要喊几个好兄弟送他大哥大嫂去康陵,既然要走这一趟,要不要多喊三五个人,用粉条去康陵换些鲜鱼和新鲜的青菜。
年婶子跟陵长没想法,目前粮食充足,又有猪羊肉过冬,他们对鲜鱼和新鲜的菜是可有可无。不过这只是他们老两口的想法,也不晓得陵里其他的人有没有别的想法,故而没有阻拦,但也不主张,而是让邬家兄弟俩去陵里挨家挨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