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麻烦了。”陈青榆不想费事,他一言概之:“没事,巡山的都是大老爷们儿,冷点、少睡一会儿都熬得住。”
“守陵巡山是世世代代的事,你们这一代辛苦两三年,后面两三代都能享你们的福。”陶椿换个角度劝,“更何况你们每个月都有半个月在山里行走,一天两天就算了,一连就是十五天睡不好,白天活动量还大,经年累月下来,我担心会影响寿命。”
“陈伍长,按陶陵长说的做吧。陶陵长这么说我就想起来了,我两年前才接我爹,前年他才四十二岁,虚得像是活不长了,在家养了两年,春种秋收他能从头干到尾。这会儿想想,他可能就是巡山的时候累的,再加上睡不好。”石千开口。
凭白多个繁琐的事,陈青榆虽然有些不痛快,但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他松口说:“我找个机会跟李伍长商量一下,不过还要过问一下山陵使吧,我们在山里大建树屋会不会影响皇陵风水?”
“要是有这个顾忌,可以在树上搭,模仿鸟巢筑个木巢,再在上面搭个屋顶遮风避雨。树屋落在树上,还能防野猪和野狼袭击。”陶椿说出她的设想。
“我琢磨琢磨。”陈青榆说。
*
睡睡醒醒熬过一夜,天色一亮,吃过早饭灭掉火堆,一行人去清点昨天的猎物。
昨天一共猎杀十九头野猪,有七头在昨夜不知被什么野物啃食过,陶椿提议把啃食过的野猪扛回去喂狗,剩下的十二头送到山谷,她用来做肉脯。
然而在场的不足二十人,两人抬一头,一趟也只能抬走七头野猪。
虎狼队耗两天跑两趟,一共抬走十四头野猪,给陶椿留七头在山谷里,剩下的七头抬回陵里喂狗,至于被野物啃食严重的就留在野猪岭造福鸟兽虫蚁。
第238章 开辟第二集 市 吃食生意
由于制陶一直没停工,山谷里不缺水缸、粮缸和木炭,陶椿用大水缸做烤炉,底部铺上烧红的炭。她又从烧毁的陶器堆里挑挑拣拣,用形如桌腿的废陶器搭架子,把铺着肉糜的托盘放上去,以碗做垫,一个托盘摞一个托盘,一个陶缸里一次能烤七盘肉。末了用陶泥封顶,顶上再铺火炭。
为避免肉坏了,七头野猪宰杀后,陶椿拉上花管事,二人耗一日的功夫把七头野猪身上的肉都切下来,刨除骨头和内脏,野猪肉全部抹椒盐腌制。腌过后再日日不歇地取肉剁糜,肉糜撒上酱油、番薯粉、盐、花生油和辣椒面搅拌摔打,腌入味后抹在托盘上放入烤炉。
肉剁成糜做肉脯,内脏卤煮做菜,猪蹄猪头卤煮过后再用明火碳烤,除了肉脯,其他都是一日三餐佐饭下肚,山谷里榨油、制陶的陵户过了段油水颇丰的日子。他们满心认为以后的日子如果也能如此,一日三餐不愁吃饭,除了榨油、制陶再无旁的活儿,一直住在山谷也不错。
七头野猪全部消耗干净,半个月过去了,邬常安的圆形双轨槽还没雏形,花管事要烧制暖瓶,吃过烤苕皮后还想在下个集市上再卖一批火炉和陶网,她的人手不够用,为此只肯拨两个帮手给邬管事。而双轨槽用泥颇多,邬常安带着两个帮手挖土就用了八天,接着筛土、拌泥、摔打陶泥又用六天。
“我得回陵一趟。”邬常安跟陶椿说,“用陶泥做坯费时费力,单凭三五个人忙不过来,时间要是拖长了,到最后陶泥估计干得不能用了。最近估计是平安队在陵里,我回去把人叫过来,花个三四天的功夫帮我把泥槽做出来,成型后阴干几天,赶在开集之前入窑烧制。”
陶椿没意见,“你回去跟李伍长商量,陵里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想来他不会落你的面子。”
“这趟回去要给你带什么东西过来?”邬常安主要是问这个事。
陶椿摇头,胡青峰每隔五天就要过来送趟肉和菜,她做肉脯要用到的番薯粉、蜂蜜、辣椒都托他送来了。
“我给你装一兜肉脯,你拿回去给陈雪,让她分给小孩们吃。剩下的等到年底,祭祀分福肉的时候再分给小孩,今年他们没少辛苦,是剥花生的主力军。”陶椿说。
邬常安拿上她给的肉脯,匆匆吃过午饭带上杜星家的狗回陵。
邬常安回陵后先找李渠,得他点头后,二人连夜挨家挨户通知平安队的陵户。
次日一早动身出发,不到正午,一行人已经踏进山谷。一下子来了二十二个帮手,捏制泥槽的进程迅速加快。
对于陶椿来说,她除了要多做二十多个人的饭菜,还要给邬管事当监工,她夜夜听他讲圆形双轨槽,除了他,她最了解捏制泥槽要注意哪些方面。
“这个弧度不对,尾部往外偏了。”陶椿又找出一处问题,“按照这个弧度,烧制出来肯定拼不成一个圆。”
李山挠头,头发上粘上一层泥,但他毫无所觉,他压抑着暴躁叫苦道:“陶陵长,这个太难了,这个泥槽我们兄弟几个已经改三次了!太重了,不好挪啊!挪多了出线,挪少了弧度又不够!还要担心挪来挪去再把陶泥掰裂缝了!要命!我现在恨不得给砸了!”
“理解理解。”陶椿温声安抚,除了当监工,她还要安抚人心,她耐心说:“你们不要发急发躁,就当是重回小时候在玩泥巴,慢慢来,耐下性子。圆形双轨槽要再做成,以后磨番薯就不再用人出力,说不准也不用再剁番薯。到时候人手腾出来,开集的时候人人都能摆摊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