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反派大佬是我囊中物(1882)
还有皇子皇女们呢。
都是一样的公主,有着一样的父皇,凭什么萧娆的份例就比她们多呢?
几位公主,尤其是曾经在萧娆面前丢过大脸的四公主,心里是相当的不满了,萧娆的生母,不过是没有封号的妃而已,根脚还是宫女。
她的母亲——惠妃。
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大皇子。
那是大千岁啊!
父皇宠爱谁,她一个公主管不着,但宫里这些下贱的侍人,凭什么把萧娆放到她前头?按年纪、按排行、按地位,明明是她最高啊!
四公主很生气,尤其是尚宫局把地方进供的六筐青门绿玉房(西瓜),搬了整整一筐到永章宫时,她终于忍不住,把尚宫局的管事叫过来了。
她问人家尚宫局管事多要份例、多要冰、多要瓜果。
尚宫局的管事都懵了,“殿下,您的份例,奴婢们是一点都不敢少的,都按时按量给您送过来了,不过,那个,若是真的不够,奴婢也会想尽办法的多孝敬您,可您,您是想要多少啊?”
想尽办法。
这个四个字,就很微妙了。
宫里的份例就那么多,四公主这里多了,自然就会有人少,管事的意思很明显,四公主想要,她就会去克扣那些小答应、小美人之流。
她会做。
但,日后如果被李皇后查出来,或者有人去告状,她不会帮着顶缸,肯定要招出惠妃和四公主的。
四公主也是宫里长大的,这种潜台词,她一听就明白了,又羞又气之间,她勃然大怒道:“贱婢,你好大的胆子?你说本宫的份例是够的,那怎么比萧子归的差那么多?”
“必然是你们克扣了。”
尚宫局管事一脸无辜,“殿下,六公主那里,不拘是冰例,还是旁的,她拿的也都是公主份例内的,多的那些俱是赏赐。”
“太后娘娘赏的、万岁爷赏的、皇后娘娘赏的、还有太子妃赠送……”
因为平昌帝的偏心,萧娆是宫里的‘团宠’,太后、李皇后、或是太子得着什么新鲜瓜果和玩意儿,都会下意识的送给她一些。
这是惯例。
太子也是这样的,只是他娶了小李氏之后,这些事儿,就会被当成是小李氏和公主的姑嫂‘交流’。
这是嫡出嫂子,对得宠小姑子的‘示好’。也是太子特意吩咐过的,帮妻子扬名声,表示表示小李氏是个贤妇,她很友爱弟妹。
毕竟,当初平昌帝和李皇后想要的太子妃人选,不是小李氏。
尚宫局管事的心知肚明,所以毫不亏心的对四公主道:“殿下若是不信,奴婢那里记了帐的,每每谁人赏赐什么?哪宫得了份例,奴婢们都有底账……”
“够了!”四公主气的脸都红了。
这种说明,跟指着她的鼻子说她‘即不得宠,逼事又多’有什么区别?她直接红了眼眶,大骂了管事几句,痛斥让她跪安,然后,捂着被子哭了半宿。
后来,这事儿让惠妃知道了,她呢,也是个慈母,不忍心教训女儿,只能派人拿着厚赏去找尚宫局管事,给人家赔礼道歉,算是替女儿擦了屁股,又好言好语的哄了女儿,把自己、大皇子和大皇子妃份例里的供品果子拿过不少给女儿……
这件事,本该就这样算了的。
只是,四公主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某次跟太子妃独处时,便撒娇似的抱怨了一句,“二嫂真是好偏心,你和太子哥哥份例里的稀罕玩意儿,居然全给了子归,我和姐姐妹妹们,半点都不得!”
“二嫂过分,且得赔我们,要不然,我是不依的!”
她这个话说的,没有别的意思,真就是单纯的不甘,外加撒娇,小李氏一把抱过来,笑笑闹闹的哄两句,再送个钗子绢花什么的,也就完事了。
小姑子和嫂子闹着玩呢?能有什么?
谁知,小李氏在家里当‘团宠’小闺女当惯了,一时居然没听懂,直愣愣来了一句,“什么稀罕玩意儿?我没把份例给过子归啊!”
第1635章 前置任务,我失忆了(23)
小李氏是受宠的小闺女,她在南国公府的地位,跟萧娆在宫里是差不多的,从刚出生开始,就是‘小宝贝儿’了。
她又不是萧娆,带着成年人的记忆和阅历,始终保持着冷静,她就是最普通的小屁孩子,生活环境那么好,自然会教得她‘天真无邪’,‘直率爽朗’了。
人家真是,有啥说啥,一点都没多想啊。
毕竟,太子把这事吩咐给尚宫局的时候,忘了跟小李氏说一声了,他也是以己度人,觉得这种收买人心,对小姑子表示友好的‘贤嫂’行为,不需要别人告诉,小李氏自己就应该懂。
东宫账本里面的走账,多少好东西都搬进永章宫了,管理中馈的小李氏能不知道?
她没问,自然就是心照不宣了啊!
太子还觉得他和爱妻很默契,等着小李氏跟他撒娇道谢呢。
结果……
小李氏进宫后,光顾着跟太子甜蜜了,根本就没细看账本,东宫一应杂物,都还是太子的奶嬷嬷和小李氏自带的几个厉害姑姑管着。
“我不知道啊!”
小李氏一脸茫然。
四公主:……
四公主:????
“嫂子,嫂子你没骗我?你没给过子归份例?那尚宫局是怎么回事?她们贪污了??”
“天啊,她们居然敢贪东宫的份例给小六儿?还如此欺骗我?把我当猴子耍啊!!”四公主勃然大怒。
她是真心实意的信了小李氏的话,以为尚宫局贪的那些东西,毕竟,都是宫里土生土长的公主,谁能想到太子妃那样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