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排球少年同人)[排球少年]才不想做普通朋友!(6)+番外

作者: 一砾金子 阅读记录

国见宽厚的手掌轻轻托在我的大腿上,用力将我向上抬。我这才知道他看似单薄的背比想象的更加有力。于是餍足地靠在他的颈窝,报复性地咬他的肩膀。

“你不要动啊上野...”国见隔着两层布料掐了一把我的大腿,“你比我想象的要重...”

不好意思,我听见了。

我骂他:“我讨厌你。”

国见英的脚步落后一拍,却不说话。

我又说:“其实我经常撒谎。”

国见英的手猛然松力,我连忙抓住他的脖子。他安静了半天,我们已经走过他家,此时离我家还剩不到五分钟的路程。

他终于从鼻腔中挤出三个字:“别这样...”

我疑惑地「嗯」了一声,呼吸打在他的侧脸,我饶有兴趣地看着国见的脸再度一寸寸染上绯红。

“我会当真的。”

当真什么?

嗯?嗯?

我是不是对他说了「我讨厌你」,这虽然只是一句抱怨,但是加上「我经常撒谎」好像就变了个味道。

这是不是等同于我对他说了「我喜欢你」?

且慢,我想象中的告白不该是这样——我狼狈地摔了一身泥,脚腕肿的老高,被国见英背回家时发生。

但我显然没有了退路,我的回答只能是「你可以当真」或是「别自作多情」了。然而对我而言,我能做的选择只剩下一个。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大义凛然地问:“国见呢?你喜欢我吗?”

“嗯...不算讨厌。”他满不在乎的声音让我很不爽,“我也有说谎。”

我环着他脖子的手臂徒然收紧。

“咳,别,你有事瞒着我吧?什么时候你说了真话,我再回答你。”

谈笑间我和国见到了家。院子的大门敞着,姐姐似乎也刚刚到家,正站在门口讶异地盯着我们,怀疑地喊出我的名字:“小步...?”

“是我。”我说,“姐姐,我把脚摔伤了,是这位国见同学把我送回来的,他等下还要帮我去推自行车,不然我们就留他吃顿晚饭吧。”

国见貌似想要拒绝,却被我捂住嘴。

“他答应了。”我说。

国见将我放在玄关,转身准备去推车。姐姐显然不能把我拖进屋里,只好去叫父亲帮忙。我趁四处无人,冲国见招了招手。

他俯下身凑到我嘴边。

我的呼吸大约很灼热,他的耳尖迅速升温,好像都沾上了点我刚刚吃的酸奶雪糕的味道。

我说:“其实我啊,不是上了高中才认识国见你的。我从中学开始就喜欢国见了,我是为了国见才来青城的。”

国见的脸在刹那间红透了。他连退几步,靠上虚掩的房门,随后仰了出去,落荒而逃。

他最终还是没在我家吃饭,过了十几分钟还是不见他人来,姐姐出去看了一眼,我的自行车停在门口,却不见人影。

餐桌上父亲的脸色久违地阴沉,不用说也知道他听说了国见的事,正郁闷呢。但他也知道再管不了我的决定,只能一个人生闷气。

第二天我乘父亲的车子来到学校,姐姐把我送进教室,我来的不算早,不出所料,国见还没来。我趴在桌子上看向他空荡荡的桌面,只搁着一个青色布袋,今天的便当是姐姐做的,不知道合不合他胃口。

可是直到第一节课开始他都没来,第二节课也没有,第三节课他终于来了,却只是坐在座位上一句话都不说。

我忍无可忍,在课上冒着风险给他发信息。

“中午午休来找我,我脚不方便。”

国见本来正垂着头打瞌睡,突然坐起身,不着痕迹地瞥了我一眼。

他盯了我两秒,红了脸,又移开了视线。

下课铃刚一打响,金田一就窜到国见身旁。我趴在桌上看见国见对刺猬头的男孩说了什么,金田一就转身离开了。

国见扫过来的视线与我相撞,我心虚地移开,假装自己并没有偷偷关注他。

椅子退后滑动地板发出刺耳的响声。国见提着便当,跨坐在我前桌的座位上。

他拉开布袋的抽绳,声音小的近乎听不见。

“还疼吗?”

我摇摇头。

他像是松了一口气。

国见的动作突然停滞,筷子交叉发出噼啪的响声。我抬眼看向他,发现他停下了咀嚼的动作,盯着饭盒里的餐食不做声。

“你发现啦,”我说,“今天的便当是我姐姐做的。”

“嗯。”

国见回应了我,又开始吃起来。他的动作很快,吃的却很慢,当我合上饭盒准备放学拿回家后再清洗时,他向我伸出手。

我迟疑着递过去。

“对不起。”

国见毫无征兆地说。

我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昨晚不辞而别的事。我轻轻摇头,只是问:“那你是怎么想的?”

他又不吭声了。

我并不急切,只是这样默默地看着他,看着他的表情逐渐从淡定变得不安,最后甘拜下风似的叹了口气。

“我们周一没有训练。”他说,“等到时候你的脚好些了,我陪你去配眼镜吧。”

说完,他起身准备去清洗饭盒,路过我身边时,我拉住了他的衣摆。

国见扯了一下,没扯动。我的指甲用力抓着他的衬衫,怎么也不肯松手。

“怎么了?”国见疑惑地问。我依旧没说话,却发出些细小的动静。

他转头俯身看我,便发现了我在哭。

国见拿着饭盒的手垂下来,敲在我的头顶。

于是我哭的更凶了。

国见完全不知所措了,他抬起头用无助而恳求地视线捕捉金田一,朋友却只偷着笑,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说道:“你的女朋友还是你自己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