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女仙在古代(319)
陈二牛是陈大牛的迷弟,从小到大,陈二牛的心中,大哥陈大牛无所不能。
“哎呀~!当家的,你不信的话可以去找个人问问。对了,青竹媳妇和小玉今天在家,你问问她们不就清楚了?”陈王氏想了想,说。
“问问就问问。”陈二牛迈开腿,往西厢房走。
“等等我,我也去。”陈王氏赶紧跟上。
“小玉,你大爷爷怎么说?他家地里种红薯还是种小麦?”陈二牛见到陈小玉,急慌慌地问道。
种红薯的话,只用插纤就好。
种小麦就不同了,选种浸种育秧什么的,一大堆的事,陈二牛怕时间来不及。
“大爷爷家种红薯呀!爷爷您干嘛这么问?”陈小玉说。
家里就这么点大地方,陈王氏和陈二牛说的话,又怎么能瞒过陈小玉的耳朵?
不过,陈小玉不想被陈二牛发现自己的“异常”,适当的装傻也是必须的。
“你大爷爷就没说要种冬小麦?”陈二牛不死心地追问了一句。
一亩地能赚多五两银子,陈二牛有些心动。
“没有,大爷爷家肯定种红薯,不会改变的。”陈小玉摇了摇头,说。
“小玉,你有没有记错啊?你大爷爷有钱都不赚?”陈王氏急了。
一百二十两银子哩!
就这么没了?
“我没听到过,爷爷,不相信的话,您自己去隔壁问一声不就行了?”陈小玉不想和陈王氏说话,转过头对陈二牛说。
“不用不用,不用问了。大哥要是有什么改动的话,肯定会来通知我的。”陈二牛摇了摇头,发热的脑子渐渐地清醒了下来。
上次不听陈大牛的话,种水稻种了个差点把全家人给饿死。
陈二牛现在接受教训了。
反正大哥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真赚少了银子又怎样?
家里真没银子了,大哥肯定又会给他塞银子的。
相比起赚钱来说,陈二牛宁愿做个听话的弟弟。
第二天,陈小玉记住了陈大牛的吩咐,装模作样去了一趟梧桐山。
回来后,陈小玉告诉陈大牛,师傅出门去了,没找到人。
陈大牛心中虽然焦急,却也无可奈何。没有陈小玉帮忙,陈大牛也联系不上仙子大人不是?
没见到仙子大人,该种的庄稼还是要种的。
等陈大牛家的六十多亩地全都种上了红薯,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了。
这一段时间,杏花村一直很平静。
也难怪,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往地里种红薯呢!天天累的半死,谁有这个闲心去管别人家的事?
杏花村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按照陈大牛的提示,在田地里种下了红薯。
不过,有些村民却跟着贾银柱和何小兵张老四他们,在田里种下了冬小麦。何小兵那天在陈大牛家门口说过的话,早就传遍了整个杏花村。
杏花村的村民们家中都不甚宽裕,五两银子对大家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有些村民顾不得陈大牛的交代,跟着何小兵他们在地里种上了小麦。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
春暖花开的时候,杏花村的冬小麦全都出土了,绿油油一片,长势非常喜人。
第289章 蝗虫来了
贾银柱兄弟几个每天都会趾高气昂地在陈大牛家门前走过,有时候还会特地大声说一些怪话,说陈大牛这个做里正的德不配位,耽搁了大家发财之类的。
陈大牛一概当做没听到。
陈大牛宁愿自己被人误会,也不希望蝗灾真会到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麦子挂浆了。
看着枝头沉甸甸的麦穗,种了麦子的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奉承起何小兵贾银柱他们,更是不遗余力。
这一天黄昏,几个村民从地里锄草回来,围在贾银柱身边,站在村口聊天。
“银柱啊!今年真是谢谢你了,跟着你们种小麦,一亩地能多收不少钱哩!”村民甲看着自家的麦田方向,乐的合不拢嘴。
“是啊是啊!多亏了银柱和小兵的提醒,要不然,咱们只会傻傻地跟着陈里正种红薯,哪里想的到种麦子哦。”村民乙也来捧哏。
“陈里正年纪大了,脑子没以前好使了。银柱,你年轻有为,等陈里正退下来,你可以去竞选一下里正的位置,我肯定选你。”村民丙献媚地说。
“呵呵呵······大家过奖了,我贾银柱只是没私心,远远没有陈里正有见识。”贾银柱假惺惺地谦虚着,还不忘给陈大牛上眼药。
“陈里正是怕咱们的日子过的比他家好,才叫大家种红薯的。哪里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我看他脑子灵光的很,家里的作坊一年赚不少钱哩。”何小兵酸溜溜地说。
之前在陈大牛门口被逼着还债的事,何小兵记恨在心。
虽说陈大牛后来免了何小兵的债务,可何小兵的脸面也丢的差不多了。
前一段时间,何小兵出门干活也要躲着人,就怕看到别人眼里的讥笑。
直到前几天,何小兵觉得那件事应该过去了,才敢凑到人堆里说话。
“那也羡慕不来,谁让陈里正有个好儿子呢!”村民甲说。
邹县令去年升官,去了平江府做知州,特地把陈青峰也带上了。
陈青峰又和睿王世子交好,本身能力又不错,邹知州用起来顺手的很。
现在的陈青峰,是平江府的总捕头,在平江府地界,走到哪里都有一堆人奉承的那一种。
“啧······陈里正还真是好命。”村民乙感慨了一句。
“我看陈二牛更好命,孙女成了仙子大人唯一的徒弟。”村民丙说完后,才想起贾银柱和陈二牛不对付,赶紧看了贾银柱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