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71)

听说他曾经无数次在狂风暴雨中爬到河堤上跟大家一起加固堤坝,也曾经冒着严寒或是酷暑四处奔走体察民情。

至于什么瘟疫横行的时期,他也完全不顾自身安危,随时冲在第一线。

这种玩儿命般的当官法,一般人都做不到。

而且这种操劳程度,就算是个身体极好的人肯定也坚持不了多久,但是人家陈大人硬是坚持了十几年。

从踏入官场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打定主意做一个好官了。

好官难做,清官难为,除了拼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之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么一来,他身上落下的毛病也就不是一般的多了。

张友士毕竟是这个世界里头数一数二的名医,“望闻问切”那早是极其熟练的了。

他只一“望”,就发现这位陈大人的身体已经到了崩坏的边缘了。

看着虽然还健朗,但是如果不好好调养,至多也就再活个五六年吧。

张友士神情十分沉重地给出了这个结论,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莫郁一听,却忍不住在心里悄悄吐槽道,张太医您这说得不对呀,这跟系统零零六给他提供的这位陈大人的生卒年份不太吻合啊。

系统零零六明明说,根据历史记载,这位陈大人要活到1723年才去世,今年才1705年,这怎么算也不是五六年啊。

该不会他是想说十五六年说错了?

莫郁满腹狐疑,但也不好直接说明,只能拼命看着张友士,希望他能够再仔细给人家陈鹏年陈大人好好看一看。

【万一真的是看错了呢?人家陈大人这么好一个人,难得的清官,要是就这么没了,教江南这一方的百姓们怎么办才好呢?】

【江南这地方太富庶了,正所谓“财帛动人心”,把谁派到这里来基本上都跑不了是这种结局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最早不是也是从江南这边儿流传出去的吗?可见这事儿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肯定是有现实案例的。】

【哦,忘了,人家扬州知府这不是还在那边儿戳着呢吗?要是康师傅有兴致问上一句,他一准儿能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要是不知道,那肯定就是装的。】

【明明犯了错还要装作没有,故意狡辩的,这应该是要罪加一等吧?可惜啊,我只是个单纯的吃瓜群众,审案子这种事儿还轮不到我,不然的话,这几位估计一个都跑不了……】

【哦,对,康师傅现在都表态了,估计便宜老爹的工作也还是挺好展开的了。逮住一个就直接审问就完事儿了。反正按照江南地区这出贪官的速度和概率来看,出现冤假错案的概率那真的是极小的。】

【好烦好烦!好想把这几个装模做样的贪官都给抓起来,这样的话,康师傅下次南巡的费用应该都能有着落了。】

莫郁一想到那些贪官、坏官居然吃得脑满肠肥、过得潇洒快活,很可能会长命百岁就心情不爽,特别是跟陈鹏年这种大清官一对比,很有种“好人没好报”的感觉。

这就加倍地让人心塞了好吧。

莫郁兀自在这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哪里知道旁边儿那些伴驾的官员们的心情呢。

怎么说呢。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种简单的、甚至是福利一样的伴驾经历居然会成为噩梦一样的存在——艾玛这林家小公子,哦,应该称呼一声小林大人,居然知道那么多事儿。

什么贪污啦,买官卖官啦、仗势欺人啦、甚至是草菅人命之类的事儿,他们这些人里头又有谁是一点儿都没有沾染上的呢?

要说真的是白璧无瑕的,那还真的只有人家陈鹏年陈大人了。

虽然说事儿是他们做的,但是罪责肯定还是最好不要有的。

至少不要这么快来啊。

现在好了,有这位小林大人在,他们所有人的罪责,那是一个都跑不了啊。

其中有几个年纪大的比如喜欢“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扬州知府老大人就最先扛不住了。

他本来就是奔七十岁的年纪了,前儿还在“一树梨花压海棠”,好险没有马上风,这都该好好在家里歇着了吧,偏偏康师傅来了。

这接驾的事儿,肯定是跑不了的,少不得只能硬着头皮上。

结果这上午为了接驾在码头站了半天,好不容易把万岁爷给接到了行宫里头,结果还没等吃一口饭呢,这“大清算”就这么开始了。

就,真的挺猝不及防的。

反正他老人家还是挺接受不了的。

毕竟他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仗势欺人、草菅人命这些事儿,那是每一件都沾点儿边儿。

害,本来想着他肯定不是一个人,大家都这样也就无所谓,谁知道一个陈鹏年在那里“遗世独立”还不够,现在居然还要被公开挂出来给公开处刑……

这真的是,跟当众鞭尸有什么区别。

偏偏这林家小神仙就像是跟他有仇似的,没一会儿就把话题转回到他身上。

好家伙,他干的那么点儿事儿是一件不落地都被抖落出来。

等到说他看着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估计不用等到康师傅跟他清算他就要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老爷子又惊又惧、又恨又气,一口气儿没上来直接就嘎地一声,晕了过去。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莫郁也是一样。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好嘛,又来?这是都跟李光地学了是吧?说得过去就狡辩一下子,说不过去了,就直接晕?】

【最讨厌有人玩儿这种套路了,结果好么,一连来了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