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01)
岑嫣忍不住夹了一块酥肉,那酥肉看着金黄酥脆,似乎格外好吃,可当那块肉放到嘴里之后,她才知道这东西不是她想象的猪肉,而是带着淡淡鱼味的酥鱼,吃起来似乎还很好吃,又脆又香,吃了还想吃,就跟家里做的零嘴一般。
连着吃了好几块酥鱼,她才察觉这酥鱼里似乎放了些山花椒粉,所以才格外的香,而鱼原本的腥味时候也因着花椒的味道而被压制掉,只剩下脆脆嫩嫩的鱼。
比起从前吃过的猪肉做的酥肉,酥鱼的肉似乎更嫩更脆一些,没有猪肉那般紧实,口感也更好,就是有些大块的鱼肉上带了些鱼刺,得小心些才好。
随后岑嫣又夹了一块白白净净的的白蘸肉,白蘸肉就是新杀的猪肉拿去直接煮很长时间的水,切成一片片亮晶晶的透明小肉片,闻着就十分香,旁边还放着调好的糊辣椒蘸水,直接蘸了蘸水放入口中,那种鲜香难以用文字来形容。
倏地,她瞧见不远处有几条狗正在地上搜寻着吃食,有些人将啃过的骨头、不吃的鱼刺丢到桌子底下,那些狗也欢快地捡着地上的东西吃。
其中的一条狗似乎注意到她的目光,这条狗便是小黄,他急忙跑过来对着她摇尾巴,岑嫣忍不住笑了笑,偷偷地往桌子底下丢吃食小黄在桌子底下吃的欢快。
今日村长家办喜酒,不仅山寨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喜事,就连山里的猫猫狗狗也都知道,直接闻着香味就过来混一口吃的。
宴席还没结束,许多平日里没吃饱的小动物,都在今日吃的肚子溜圆。
......
吃过午饭之后,吴文兰对着岑嫣道:“嫣娘,要不你别走了,在这里陪我一起玩?晌午的时候就会有甜酒鸡蛋,可好吃了。”
可家里的兔子、猪......没人管,再加上吴家今日事务繁杂,人也多,岑嫣可不能做那个讨嫌的人在这里挡着,她只是跟吴文兰熟些,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她道:“家里还有事儿呢,你说待会儿还有晌午?等到那时候我再来也不迟。”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当她回到家时,许慧已经提前带着董繁枝回来了,岑嫣这时也提起刚才去人家家里看吴文兰侄女的事情。
“娘,那孩子可小了,抱在我怀里软软的,轻的就像没有似的。”
许慧纳着手里的鞋底,头也不抬地笑道:“当初大郎他们也都是这样的,刚出生的时候小小的,看着就跟一个红屁股似的,后来一天一个样,慢慢地就长得圆润可爱,一天一个月样。”
“娘,我小时候跟红屁股似的?”董繁枝有些震惊,她从前也没听她娘说起过这事。
“那可不?你那时候长得可小了,就这么大。”
许慧说着话就停下手里的活计,直接在岑嫣和董繁枝的面前比划起来。
第107章 空气沉默了一瞬,董伯……
三人说说笑笑了一会儿,岑嫣才去喂家里的几只兔子,那些昨儿又生了一窝小兔子,她得时常进去瞧一眼才安心。
如今的兔舍已经收拾出来,兔子待着也没那么拥挤,瞧见有人过来,那几只兔子抬着脑袋,竖着耳朵听动静,知道是岑嫣过来,他们急忙跑到兔舍门口等着岑嫣投喂。
丢了一大把草之后,岑嫣站在门口瞧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屋子那头有动静,似乎是董伯年他们回来。
她踏着轻快的步子往屋子里走,果然就瞧见董伯年带着吴寒蝉上楼。
瞧见她过来,吴寒蝉立马回头叫了一声:“师娘!”
因着之前吴寒蝉向董伯年拜师学读书,自过了人日之后,吴寒蝉就时常过来跟着董伯年读书,所以他来的也十分频繁。
因着彼此早就十分熟悉,岑嫣起初还不习惯有人叫她师娘,但架不住日日听,所以她也早就习惯了这个称呼。
“哎,来请教你师父啊。”
“嗯!师娘,那我先上楼。”
“哎。”岑嫣点了点头。
吴寒蝉直接就跨步上了楼梯。
自从春日里开始教吴寒蝉读书,董伯年便在楼上收拾出一间书房,平时就在书房里教吴寒蝉读书。
或许是因为之前教书的先生教过他,给他打了一些基础,所以他也识得一些字,再加上他悟性原本就不错,董伯年教起他来也格外轻松些。
岑嫣便时常能听到董伯年夸他聪慧,几乎都是一点就透。
她提着灶旁的猪食桶,正预备去喂猪,许慧就在那头喊了一声。
“嫣娘,我已经喂过猪了,你不用喂。”
“哎,那我给夫君他们泡杯茶去。”
董伯年同学生讲课,到时候肯定会口渴的,她去桌子山看茶水,却发现茶壶内的水早就空空荡荡。
这时许慧也道:“嫣娘,你这是要给大郎他们送茶水吧?正好家里没茶水喝了,你去烧些热水来泡茶吧。我刚才想着这事的,没想到后头竟给忘了。”
“好,我省得的。”
她直接就去生火将热水给烧起来,预备待会儿多泡些茶。
等到火烧起来之后,她便坐在火堆旁边,思绪渐渐飘远。
山里的日子渐渐过了起来,山外也不知道如何了,若是一直乱着,山里人到山下置换东西必定也十分凶险。
心里想着事儿,世界也就过得快很多,炉灶上烧的水很快就滚开了,她直接拿起旁边的水瓢,将烧滚的热水倒到早就准备好的茶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