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14)
从前她看过的许多书籍中都有关于蚱蜢的记载,以往那么多的蝗灾记载,蚱蜢什么都吃,随便一点青草就能养活,而蚱蜢会将卵产在泥土里,她只需要弄一个笼子笼罩在上头,别让蚱蜢跑出去,若是真带回家养着,这蚱蜢应当是极好养育的。
“养蚱蜢好!咱们每日喂兔子之后顺便给蚱蜢弄些吃食,这蚱蜢必定能越长越多,到时候咱们就拿来喂猪喂鸡喂鸭!”
以往地里闹蝗虫吃庄稼的事情,董繁枝也曾见过,当时她还经常带着网兜跟着家里的大人去田地里抓漫天飞舞的蝗虫。
农人不喜欢蝗虫,甚至想要除尽蝗虫都除不掉,说明这蝗虫必定是极好养的。
自此,两人达成了一致的意思,当岑嫣和董繁枝将这事给家里人说了之后,他们纷纷表示赞同,董承志和董伯年更是说要帮着给两人弄养蝗虫的小笼子。
不过两人这几日可没多少功夫,直到地里的庄稼种好之后才能有功夫开始做。
不过笼子上头需要罩着一层纱,避免蝗虫跑出去,董家并没有这样东西,岑嫣只能去山里询问山里的人家是否有网纱。
山里的人家多,平时许多日常的东西都是自己做,甚至有些人还会织布,编织网兜,网纱自然也是有的,她最后用一些银子同那人换了一些网纱回来,养殖蝗虫的网纱便备好了,只等着家里的笼子造好。
不过几日的功夫,地里的庄稼也都种上,董承志和伯年才空出手来帮忙把蝗虫笼子给做了。
等到笼子做好之后,岑嫣和董繁枝先是往笼子里放上一些泥土之后才放上一些刚从外面地里抓回来的蝗虫和青草。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岑嫣和董繁枝盯着笼子里的蝗虫一天天长大,笼子里的蝗虫确实是一日一个样,翅膀也渐渐变得肥硕宽大。
许慧还夸道:“这蝗虫若是真的能一窝一窝的生,那咱们也省了去外头抓蝗虫的功夫,家里的牲口也不用多忧心了。”
岑嫣听了这话也只是笑:“得过段时间才知道呢。”
如今家里也没多少事,岑嫣等人约着吴文兰一起去山上采东西,如今的天儿已经彻底暖和起来,荠菜完全老了,桃花都已经开始凋谢,山里的野菜也陆续丰盈起来。
不说别的,就说后山的楠竹笋都开始陆续冒出了头儿,瞧着竹林里的笋壳,许慧便嘱咐家里人。
“若是到了山林里挖笋,得多捡些完整的笋壳回家,笋壳做的鞋子能防水,还十分耐穿,多捡些回家才好做鞋子,咱们也能省下些做布料的钱。”
第114章 正确的绿茶冲泡方式
阳光散落在树荫旁,看着星星点点的,今日的风儿似乎格外大些,不断地搅动着树木和田野间的花草。
岑嫣等人跟着吴文兰和聂红英到山上挖竹笋摘蕨菜,今日人多也热闹,众人嘻嘻哈哈的,还带了中午的吃食。
约莫是今日这个地方要偏僻些,一大块草坪上长满了各种草,其中就有淡黄色的鼠曲草在草地上摇曳。
瞧着地上长着一大片,众人先是兴奋起来,前段时间她们还摘过这草回去做过黄草粑粑,那粑粑格外好吃,带着一股淡淡的香甜,又带着甜藤和鼠尾草独特的味道,也算得上是一种美味的甜点。
在缺东少西的山里,这也算得上是难得的美味。
“这么多鼠曲草,咱们说不定还能做一次黄草粑,想想那个软软而香甜的滋味,我就忍不住流口水。”
说到这里,吴文兰才想起来,今日她出门时还带着些黄草粑,就等着到山上给众人尝,如今被这么提醒,她立马就将黄草给拿出来。
“正好我家才做了黄草粑,来,大家都拿一个吃,等咱们吃好之后再去采东西。”
众人听说有黄草粑,立马就跑过来要,吴文兰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箬叶包好的小包,一打开,里头的鼠曲草的香味立马就散开。
当每人手上都拿到一个黄草粑,小心地揭开箬叶,品尝里头淡绿色的黄草,都感到一阵满足。
小黄瞧着众人都在吃黄草粑,眼神中带着几分渴望。
“汪汪汪,汪汪汪!”
他似乎对自己被忽略的事情十分不满。
吴文兰这时才发现小黄没分到,立马又拿出一个黄草粑给小黄打开放到地上。
“我倒是把你给忘了,别生气,你也有的。”
当分到自己的那一份粑粑,小黄乐开了花,立马就扑过去在叶子上啃咬起黄草粑来,他三下五除二就将面前的黄草粑搜刮干净,还将一部分箬叶也给吞食了。
不过箬叶倒是也能吃,众人倒是没管他。
这时吴文兰凑到岑嫣的身旁拉她说起了小话:“嫣娘,上次你带着我去山里采的苦楝叶,我直接就带着去给果子妹妹了,当日果婶儿还不信这个事儿,等到过了几日之后,她就欢喜地跑过来找我说果子妹妹头上的虱子都没了,当时还是要感谢我,我直接就是那些都是你的功劳。嫣娘,你那东西有用,果婶儿还说要来谢谢你哩。”
岑嫣闻言,立马就道:“谢什么?不过是恰好知道这事儿罢了,不值当什么的,不用谢。”
“我当时也是这么跟她说,她说她念着你的情哩,还说要给你做衣裳。”
“真不用!这事儿不是你提起的么,要说谢,他们也该谢谢你才对,跟我可没啥大关系。”岑嫣有些急,找苦楝子的事情也不是她一个人去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