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难求(134)
那时候的她也是如此虔诚的跪在佛前,希望菩萨能保佑她快快长大。
很快姜明月就重新睁开了眼眸,有僧人前来喊她,她起身随着那僧人走到了一位穿着红色袈裟的老僧面前,看他的样子应该就是白玉寺的主持明尘大师了。
“阿弥陀佛,女施主所来为何?”
闻言,姜明月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她并未说出实话,因着先前僧人翻看红封的举动,她本能地对这寺庙的僧人有些不信任,犹豫半响,只是开口道:“大师,民女眼看已经到了及笄的年岁,想问一下日后的姻缘和子嗣。”
“女施主出身富贵,姻缘的事情不用担心,未来夫婿定然是人中龙凤,儿孙满堂。”
那明尘大师的视线从姜明月的身上扫过。
这么多年在这白玉寺迎来送往,明尘大师也算是见过形形色色人了,自然是就能轻易看出来这姑娘的衣着打扮看似寻常,可那衣服料子和白玉簪子都价值不菲,不是寻常人家能得到的。
富贵人家也不行,若是没有权势,这些好东西也是得不到的。
明尘大师虽然能看出来这些,但他常年住在山上,并不清楚京城贵人的容貌和身份,一时间也无法猜出来姜明月到底是什么身份,只是捡了些让人挑不出错的吉利话来说。
他说起这些话来游刃有余。
毕竟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会喜欢听这些好话。
收了香火钱就是要说一些吉利话。
明尘大师深谙此道。
听闻此话,姜明月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沉入了谷底,她心中苦笑,果然盼来盼去、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她今天算是白来了,应该是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若是这位真的是得道高僧,便应该能猜出来她的真正身份。
即便是猜不出来,难道就连她在撒谎也看不出来吗?
之前在白玉寺寺庙门口的时候,她就同那前来接引的小师父说过了,她是最近几日接连做噩梦、这才想要到寺庙中做法祈福。
按说那小师父前来找主持的时候应该说过了这件事情,难不成慈悲为怀、得到多年的高僧连这点小事都记不住吗?
亦或者是明明收了红封,可是白玉寺的小师父却并不把香客的话放下心上,就连香客的请求都没有放在心上。
不论这两种情况是哪一种,姜明月都不会相信这白玉寺的主持了,常言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①,身为主持,如果连这样的小事都无法处好,还真是老糊涂了。
此时姜明月倒是真的有些清醒了,幸好她做事想来谨慎惯了,有意试探了一番,这才没有贸然问出口,若是听见了那番穿越时空的言论,只怕这主持就要将她当成邪祟抓起来了。
原本姜明月是想要径自离开宝华殿的,只是路过主殿门口的时候,见门口摆放着一张四四方方的红木桌子,上面摆着一个竹筒,竹筒中放着许多竹签。
于是她的步伐微微一顿,随后驻足视线落在了那竹筒之上,问道:“小师父,这是什么?”
闻言,那小师父微微一笑,径自拿起了桌子上的竹筒递了过去,“女施主,这是观音灵签,很灵验的,要不要抽一下签文?”
听闻此话,姜明月的视线带着些许迟疑地落在了竹筒之上,她从前也是听过观音灵签的,但从前的小土庙年久失修、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等到后来长大去了大城市以后,那里有了更多有名的寺庙,可惜那时候她已经长大了,也已经不再相信菩萨了。
现在兜兜转转,观音灵签又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迟疑过后,姜明月就接过了竹筒,她在蒲团上跪下,闭上眼睛、双手拿着竹筒摇了许久,总算是摇出了一根竹签,只听见一道轻微的声响,竹签就落在了地上。
姜明月跪在蒲团上,缓缓睁开了眼眸,她伸手捡起来了地上的签文,视线落在了那一行字上,她是能看懂的,“奔波隔阻重重险,带水拖泥又渡山;更望他乡求用事,千山万水未回还。②”
她虽然并不知晓这观音灵签的真正含义,但是单从字面上也能看出来些许意思,她心中重重一紧,难不成她是真的回不去了?
果不其然,将这观音灵签递给负责解签文的小师父之后,小师父的神色间也浮现了些许为难,正欲开口说话的时候,却见眼前的女施主已经起身离开了。
小师父望着那女施主的背影欲言又止,到最后也没能追上去。
奴仆们都在宝华殿外面等候,远远地就看见了姑娘面色有些不虞地走了过来。
或许是因为做噩梦了,姜姑娘这几日的脾气更差了,奴婢们也不敢随便开口问姑娘到底发生什么了,只是跟在姑娘身后。
往宝华殿外走了没多久,就迎面撞见了前来送斋饭的小师父,姜明月更是停也不停,径自转身就离开了。
如同来时的那样,主仆等人又行色匆匆地离开了白玉寺。
白玉寺气势磅礴地留在原地,迎来送往,方才在宝华殿的时候,姜明月是想要再抽一次签文的,她就不信了,难道抽签这样的事情还有运气好坏之分吗?
可是她又有些害怕,害怕会接二连三抽到下下签。
寺庙或许是假的,但菩萨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