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难求(138)
若是今日真的任由太子将人带走了,只怕明日出事的事情,陛下不忍心对太子动手,剩下的火气定然都落在了他这个做臣子的身子上了。
是以破天荒的,秦涣这两日对着太子一直都很是客气,今日在姜明月的这件事情上态度却是分外强硬,丝毫不肯退让。
当即就吩咐官兵将姜明月按在了长凳之上,狠狠打着。
姜明月咬紧牙关,不想在宋怀川面前露了怯,只是唇齿间还有些破碎的呼痛声,不过是三板子下去,她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她隐隐觉得,或许等到这三十大板过去,她也不必请求大人替她主持公道了,到时候便一命呜呼、赴了黄泉。
她的视线逐渐模糊,宋怀川的身影也逐渐在她的视线中逐渐模糊。
就在姜明月即将昏迷的时候,忽然一杯冷茶泼在了她的面容之上。
顿时姜明月的思绪就重新变得清明起来了,她的视线也从虚无归于真切,身上的痛感也更是明显了。
只见宋怀川长身玉立站在她的身前,他的右手中还拿着白瓷茶盏,想来那杯冷茶就是他动手泼的。
许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宋怀川动作漫不经心地将白瓷茶盏递给了一旁的官兵,目光微冷落在了姜明月的身上,嗓音中是说不出的冰冷,“既然是你自己选的,那就好好受着吧。”
他的语气如此冷漠,像是从前那些那些日子都是镜花水月。
见他如此薄情的样子,姜明月并不觉得难过,反倒是更觉得自己敲登闻鼓做的没错了。
凉薄之人,如何托付终生。
即便是她如今安分守己待在侯府之中,等到他的新鲜感消退了,那时候她的下场定然也是如此凄惨,恐怕等到那时,她就连寻死都做不到。
恰好一滴汗水滴入了她的眼眸,姜明月的视线顿时就变得有些模糊了,汗水是辛辣的,她的眼睛有些酸痛,控制不住的泪水就从她的眼眸中坠落。
视线模糊,她只能看见有一道明黄色的身影站在了她的眼前。
或许是求生的本能在作祟,她缓缓伸手攥住了那片明黄色的衣袂,拼尽了最后一份力气,苦苦哀求道:“求大人替民女做主。”
语毕,她便径自昏迷了过去,可是那只手还是有如攥着救命稻草一般,死死攥住了他的衣袂。
奚玉辞一向都是个好脾气的人,此时也忍不住了,径自解下了腰间的玉佩,递给了一旁的官兵,道:“这件事情本殿下担了便是,见此玉佩如见陛下亲临,孤看你们谁还敢动手。”
听闻此话,官兵们自然是不敢再继续动手了,当即便跪了下来。
见此,秦涣也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只能跪了下来,这件事情有了太子插手,怕是难以决断了。
府衙之内乌泱泱地跪了一群人,奚玉辞便上前两步,弯腰径自将姜明月打横抱起,即便是她身上的鲜血沾染到了他的身上,奚玉辞也不在意。
只是抱着姜明月,居高临下站在宋怀川面前,冷声道:“常闻世子温润如玉、博学多才,难道世子所读的圣贤书就是将人如此欺凌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吗?”
闻言,宋怀川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跪在地上。
秦涣见太子竟是要直接抱着这民女离开,顿时也有些着急了,殿下今日救下这民女也就罢了,怎么还将人带走了。
于是秦涣便忙不迭开口道:“太子殿下,这件事情应该是归刑部管,人犯也应该留在大寺才是……”
话音未落,奚玉辞便冷笑一声,径自出声打断了秦涣的话,“将人留在大寺,难道是等着大人去动用私刑的吗?”
语毕,奚玉辞便径自抱着姜明月离开了。
大寺外有许多百姓都在看热闹,见到这一幕的时候,一旁的百姓都纷纷跪了下来,高喊“青天大老爷。”
一直等到奚玉辞抱着姜明月坐上了马车,马车逐渐走远的时候,还是依稀能够听见长街两旁百姓的欢呼声。
此时大寺卿秦涣只觉得焦头烂额,当即戴上了乌纱帽就要匆匆赶到皇宫去找陛下。
原本陛下是想要磨砺一下太子的慈悲心肠的,可如今倒好,世子居然还卷入了这般的烂事之中。
这件事情如果处不好,只怕他头上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秦涣戴好了乌纱帽急匆匆朝着府衙外走去,见宋怀川还是在一旁云淡风轻地站着,像是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就是无足轻重。
顿时秦涣也是有些忍不住了,停下步伐看了一眼宋怀川,道:“世子,我要进宫一趟面圣,你不如也跟着一起去吧,免得……”
谁料话音未落,宋怀川便径自转身离开了,那模样是一点都不将这个大寺卿的脸面放在眼中。
秦涣也受了许多气,见此也是心中不忿,只能坐上马车朝着皇宫赶去,但愿这件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姜明月模糊地有了些许意识,她像是靠在了谁的怀中,她想要睁开眼睛看一看,可眼皮仿佛是有千斤重,根本睁不开。
她想,她是死了吗?
也也知道能不能回现代。
第71章 “姜姑娘,你日后可有想……
等到姜明月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翌日下午了,只是稍微一动就觉得后腰很痛,她睁开眼便是一片明黄色,明黄色的床幔像是一阵夕阳的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