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女福满园(390)
李长雨不知道她娘心里的想法,应着她娘的话道:「可不是,也不晓得她是咋就能想这么多。」
「你说咋想?还不是因为菀菀从小聪明,又爱读书。」说到读书,董碧玉又有了话题,「林松咋样?」
「天天跟着菀菀好吃吃好喝,又有菀菀亲自教导,他就是想偷懒都不行,上次测试考试,还考了个甲等,他现在好的很。」见着大侄儿读书好,说话做事啥的也越来越有主见,李长雨恨不得自己的娃一夜就能长大,这样他也才好送儿子去跟着菀菀读书。
「那就好,他爹娘又不在身边,要是有个啥事,你当叔叔的可得多关心。」董碧玉叮嘱道。
「你就放心吧,就是没我照顾他都是好好的。」随后又道:「爹和大哥他们在哪?我去找他们。」
「你先歇一口气,马上也晌午了,他们也快回来了。」董碧玉心疼儿子才回来,想让他歇一会,免得跑来跑去的累。
「就走几步路,又啥累的!」不过后面又说道:「听娘的,马上晌午了,我先歇一会,等他们回来,咱们吃了饭再慢慢说。」
说是歇也没歇着,从做红苕粉开始,家里陆陆续续的添了十五头猪,还有三十只鸭子,每天为了这十几头猪和三十只鸭子,董碧玉也是没闲着,且不说红苕粉还的天天的磨,地里的活也要有人做。
总之就是,家里就没有一个闲人。
不但她没闲着,就是李林桉有时都会帮忙递个东西,或是跑下腿。
所以,回家的李长雨知道家里的事多,不用董碧玉说啥,直接找事做去了。
第245章 :小舅娘的私心
等到李根顺,李长风还有李长粮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三人见到李长雨在家,也是意外他怎么就回来了?
李长雨再解释道:「亲家婶子和俞妹子又琢磨出来了一种吃食,是用红苕粉做的,我回家来的时候,韩先生也带着新吃食去京里了,等到韩先生去京里回来再去一趟离县后估计就能大量做新吃食了。」
「这可是好事!」父子三人一听,也和董碧玉一样高兴起来,有新的吃食出来,作坊的生意就又会好起来。
「又做啥吃得出来了?」李根顺问道。
「叫凉粉,我带了一块回来,娘拿去灶房了,晌午就能吃了。」
「啥凉粉?听都没听过。」李根顺代替大儿子李长风,小儿子李长粮回道。
「红苕粉做出来的,一会你们看了就知道了,这东西可费红苕粉了。」李长雨的一句费红苕粉,让李家父子几人开始担心起来家里的红苕粉不够。
还好李长雨接下来的话为他们解决了红苕粉不够的问题,「所以我回来和你们商量下,做凉粉就要用红苕粉,所以要用的红苕粉会越来越多,光是咱们家现在剩下的红苕肯定是不够用的了。」
「那咋办?」李根顺习惯性地问道。
「还能咋办,到处找人多买些红苕回来。」
「还有,以后用的红苕越来越多,红苕渣也会更多,菀菀的意思得让我们再多养几头猪,顺便再养几头牛。」李长雨顿了下又接着说道。
李根顺以为自己没听清:「养牛?」
「对,养几头牛。」李长雨肯定道。
「养牛做啥?牛可金贵得很,而且咱们也没养过牛,养不好咋办?」李根顺一听他说得养牛,就马上条件反射地不同意。
「爹这话说的,照你这样说,以前咱们还不知道啥是红苕粉呢,现在不也天天磨出来挣钱么!」李长雨不赞同他爹的话说道。
「你想养,那你说说这牛要咋样?」李根顺常年都是和田地打交道,说起做生意来就怕亏钱,听到儿子执意想买牛回来养,一丝不悦就爬上了额间。
「还不是当养猪一样养。」李长雨说的轻松。
「你说的轻松,每天光是喂家里这十几头猪就已经够忙了,要是再多喂些猪,又加几头牛,就咱们家这几个人,你说咋忙的过来?」
「真忙不过来了,咱们也找几个人来帮忙张罗下田地,来的人也开工钱,肯定不能让人白帮忙。」李长雨提议道。
「做啥?咱们一不是有钱人,二不是官老爷家,自己都是泥腿子,还请人来种地,我看你日子没过上几天好的,到是学会摆谱了。」
说起找人来帮忙,李根顺就和当初莫家两老一样不赞成,觉得自己都是土里刨吃的,咋好意思买人回来,当起有钱人家的老爷太太来。
「莫叔家不就添了人来帮忙?我也……」
李长雨还没说完,他爹李根顺就把话抢了过去,「咱们能和你莫叔家比么?咱们家好多人?你莫叔家好多人?屋里屋外全都要靠着你莫叔和宋婶子,他们不添人能忙得过来么?」
「再说了,你莫叔家添人,也不是他们的意思,是韩家帮忙添的人。」
李长雨被他爹好一顿数落,「爹,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我也没想着添人,我晓得自己是啥身份,没想家里添人后就当甩手掌柜。」
接着解释道:「我就是想着忙的时候请人来帮忙,不忙的时候,咱们就自己照顾。」
「菀菀是有本事的,啥好事都想着咱们,作坊的事我们也没不好好做,但是养猪,养牛能挣钱,咱们为啥不试试?咱不会,前面先少买些,就买两头回来试试,啥事还不是多学学就会了。」
「爹,二弟说得对,咱现在不会没关系,买两头回来试试,养猪和养牛区别也不大,养一段时间也就会了,再说了,菀菀和清远连地都没下过,现在还敢种药材,咱们就养两头牛,也没啥不敢的,养了牛以后犁地,或是套个车上,上个集买个东西也方便。」李长风也是赞成李长雨的想法帮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