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女福满园(73)
所以也不怪郭敏英想有个莫紫菀这样乖巧听话,让人省心的话。在她的话后,董碧玉笑话道:“我也不求你生个和菀菀一样的,有菀菀一半的我都烧高香了。”
李长雨则更是低追求,接过她娘的说说道:“一小半我都能睡着笑醒。”随后皱眉的说道:“桉桉的性子也不晓得随了谁,一天到晚就没歇过气的撵鸡追狗,家里的棒打断了就把他给管不住。”
李长雨说起小儿子来,董碧云也是一脸的愁容,家里娃虽然多,性子也各异,但有一条就是,都能记打。
农家人常说棍棒下出好人,不听话先招呼几声,要是招呼了还不听那就只有拿大棒伺候了,打上几回也就好了,所以庄户里的娃,小时候要说起挨打来,从小到大怕是都说不清自己挨了多少打。
凡是也不一定绝对,也有例外,家里的小孙子就是个例外。虽然才四岁,说话啥的也是能听懂的,但就是倔的很,不管是好话坏话,要是不是他想听的,或是不是按他的想法来的,不但不听,还能哭上一天,不管是好言好语的哄着,还是恐吓,再有就是棍棒伺候,啥都不起作用!打的再狠,就如李长雨说的,棍子都打断了,也是不会听的。
莫庭雨只能宽慰着说道:“桉桉还小,大一些了也就好了。”说完又说起村里赵成安来,“成安以前小的时候还不是倔的一头牛都拉不回来,后来大些了也就懂事了,现在成家后不但懂事,还顾家的很。”
赵成安这次也顺道来地里帮过忙,董碧玉也认得,听后说道:“这倒是看不出来。”
莫庭雨笑道:“那小子小时候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犟。”
莫紫菀听了小舅舅李长雨的话后,道:“让大哥带桉桉弟弟来我们家,我教大哥认字,也带桉桉弟弟,教他听话。”她比李林桉大了半岁,这个姐姐当的名正言顺。
李长雨也没多想,只随口答应道:“好,等我回去就把你桉桉弟弟送来,以后你帮小舅管着他。”话虽是这样说,可并没把这话往心里去,一来莫家的日子过得难,多两个口人吃饭也是要浪费不少粮食的,再说了现在莫叔腿又伤了,家里只有宋婶子一个人忙里忙外的。要再把家里的犟馿给送过来,这不是给人添乱么?
第44章 卖药
莫紫菀看着小舅敷衍的模样,瘪嘴道:“小舅就知道敷衍我,我可会带小娃了。”
李长雨看着莫紫菀瘪嘴的样子,本想笑,可又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又觉笑下去后会伤了小外甥女的心,于是解释道:“我可没敷衍你!”
莫紫菀见着李长雨解释,立马露出笑来,再信誓旦旦的保证道:“我是真的会带小孩,平常我带着露露妹妹,露露妹妹不但听我的话,而且现在还会背诗。”
“还有春霖哥哥也听我的话。还有大岗哥哥来的这几天,也没去村子里惹是生非了,我昨天教他读书认字的时候他也很认真。小舅要是不相信,可以问我爷爷和奶奶!”莫紫菀又接着解释,外爷外婆,舅舅,舅妈常想着他们,她也想回报一些他们,通过李大岗这事她反而想通了一事。自己虽还年小,很多事都做不了,做不了的事虽多,但,也有能做的事。比如教人读书这事!
莫庭雨这段时间在家里,天天看着莫紫菀读书写字,又看着她教李大岗,管着韩春霖,也才真正的知道了韩书贤为啥说菀菀要是个男娃就能给自己挣个状元回来。所以在莫紫菀的话后也帮腔道:“长雨,你就听菀菀说的,把桉桉送过来,林松也一起过来,有林松带着也不耽误啥事。再说了,田里地里的事也都忙完了,也没啥事,正好让他们兄弟过来陪菀菀玩一段时间。”
以往他们也没啥好帮亲家的,现在让两个娃过来耍一段时间也是好的,后面还有补充道:“林松不也是大了么,来了正好跟菀菀认几个字,以后出门认个路也方便。”
说起认字来,李长风倒是愿意把大儿子送来,李林松大了,也能听些话,不但不会要人带着,而且还能帮着做些事,也不会像李林桉那样让人头疼。再说了,他们本来也正打算着等着明年手头上宽裕一些就先他去学堂读书,这会若能先来认几个字,以后要进了学堂,也能让先生高看两眼。
李长风一番思索后说道:“那我就不和叔,还有菀菀你们客气了。”
莫庭雨道:“客气啥,你只管把林松和桉桉送来,这也是现在我腿不方便,屋里屋外只有你婶子一个人操持,等过些日子我腿好了,只管把林柏和菀菀两个表姐也送过来,一个也是教,多几个也是教,娃们能认几个字总是好的,不说多了,以后就是去接个抄书的活也能挣几个钱回来。”
李长风道:“叔说的是,咱们就是两眼一抹黑,大字不识一箩筐,除了在土里刨吃的,下些苦力就啥也做不成,要是会认字了,就像叔说的,像菀菀一样接个抄书的活挣钱也是好的,再有就是去县里找个账房先生的活也是好的,就算不说挣钱啥的,认了字,家里的房契地契也能看个明白。”
莫庭雨在李长风的话后也说道:“就是这个话,咱们以前没这个条件,现在菀菀跟着书贤认了字,她能教,就先让林松来跟着学,以后再让林柏他们来,反正有的是时间。”
莫紫菀坐在郭敏英的怀里接下去道:“我肯定好好教大哥,把我会的都教大哥。”最后还孩子气的补充道:“大哥学会了就抄书挣钱给外婆,外公,大舅和大舅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