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135)
他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姑娘做什么都这么容易?!
当初他想尽办法,想把儿子弄到学校当代课老师,甚至说了只要学校给点补贴,够那孩子自己一个人吃的钱就好,却依然没替儿子争取到机会。
这姑娘却是毕业就被选到这里当老师。
他当时还想着,他不信一个才毕业的小姑娘,能教好学生。
早想好,她教不好,立马举报学校拿招老师的事不当回事,把她给弄走。
结果,这姑娘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的教学风格,轻易就让学生接受了。
学生们在她的带领下,一个个对英语课感兴趣了,比起曾经的哑巴式英语,他们更是敢开口去说了。
他压根找不到机会将人弄走。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姑娘确实比他儿子更适合当这个老师。
他心里才有这个认知不久,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学校筹办补习班,需要老师。
这姑娘不用自己开口,那补习老师的差事就落到她身上,他却不得不舍下那张老脸去找一个小年轻开口要这个补习班老师的资格。
他心里呕的气,可想而知。
好在后头那补习班老师虽没额外领工资,但他钻了个孔子,让他得了不少好处。
他的心情才得以平衡。
可惜这平衡还没过多久,又得知他自以为聪明带到学校上课的那人,先找的人是林希,林希拒绝她,不愿意带她到学校上课,那人不得已才找上他。
没人知道他当时是个什么心情。
他就搞不懂这么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甚至连话都没跟他说过几句,为什么能给他这么多的气受?!
然后刚才下课,路过她教的班级,听到她竟然拿了稿费,学生们都为她欢呼,他忍不住就说了这些话。
那些话是想引她跟自己呛声,他好,好好跟对方干上一架的。
结果人家根本不接招,弄得张安仁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好不尴尬。
还是有那见他下不来台的老师,给他递了台阶,“我说老张头,咱们上年纪,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思想了,还是少参活他们小年轻的事。”
“就那下课后学生的吵闹声,咱们听来是吵吵闹闹的,觉得心烦。搁他们身上,他们觉得那样是有朝气,属于年轻人的朝气。”
“反正那是下课时间,他们想怎么弄朝气,随他们怎么朝气。要是上课时间这样,咱们再好好管也来得及,你说是不是?”
张安仁性格虽不讨喜,却不是个不知趣的人,见有人给他递台阶,他立马顺着下了,“还是你看事情比较通透,不像我,总抱着自己过去那堆思想不放,看什么不顺眼,都要说上几句。”
“没什么通透不通透的,就是我们自己也是年轻时过来的,也有过那样满是朝气的时候,就觉得那样很正常而已。”
他其实更想说,做父母的管不了孩子一辈子,该让孩子自己承担,要放手让他们自己承担。不然,父母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孩子还得不到成长。
张安仁要不是为了儿子的事,不至于总看林希不顺眼。
要他说,他那儿子要是个有能耐的,不用他做什么,也比林希有机会当这老师。
可那孩子,不说成绩不好,性格还让人一言难尽。
校长真把那样的人招来当老师,那才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结果张安仁做了那么多,那孩子还不知道感恩,还总是抱怨张安仁没本事,连份老师的工作都没办法替他安排好。
说真的那孩子要是他儿子,他早两年就直接将人扔下乡。
让他好好去接受一下现实的毒打。
不过,这些都是别人的家事,他跟张安仁只是一般交情的同事,他不会去说这些让人不愉快的话。
林希将两人的话都听在耳里,却没开口说任何一句话,她只在自己的办公位上稍作休息了一番,又拿着书本和教材去给孩子们上课。
这会儿已经十二月底,她的老师生涯只剩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时间很短,她做不了太多事,只想上好属于她的每一节课,给自己为期一个学期的老师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学生们都知道,这是他们跟林老师最后的相处时光,一个个都很配合。
认真负责,方法新颖,言之有物的老师,搭上认真学习,不懂就问的学生。
一个月的时间,初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又更近了一步。
这点从期末考,孩子们的英语分数,就能看出来。
期末考完,意味着林希的老师生涯即将结束。
虽然早就知道要分别,虽然早就懂得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按说早该有心里准备才是。
可真到了这一刻,学生们一个个都舍不得。
舍不得这个陪他们走过初中第一学期,也是最重要一个学期的英语老师。
当林希把早就给孩子们准备好的复习资料,以及承诺要请客的东西,两份颇有分量的东西一一摆在每个同学的跟前时,孩子们看着复习资料上写着的那行字: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这句话林希曾经跟他们说过,他们知道是什么意思。
糖果包装纸上是另一句话:生活很苦,自己加糖。最后的期待,是未来可期。愿所想皆所愿,所遇皆所期。【1】
这话哪怕林希没说过,他们也懂什么意思。
这个年代的孩子,关于未来的畅享很少,甚至没有想过未来。
可无论林希上课时给他们讲的那些话,还是偶尔课后闲聊时,跟他们说的,还是眼前这两句话,无不在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敢想,肯做,不畏难,不怕苦,他们的一辈子一定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