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143)

作者: 轻非雾 阅读记录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你要真认定这件事,就趁这几年,好好把我说的那些摸索清楚,那样等时机成熟,你就能着手开始干。”

“我会的。”读书那会儿,林北觉得自己能开车,全国到处走就好了。

现在他早就会开车,能全国到处走,却又觉得这样的日子太过奔波,又想做其他的。

之前他在林希面前隐隐提到这个,林希告诉他,他这个职业以后可以怎么做。

他当时就对林希的说辞很感兴趣,表示自己想朝那方面发展。

林希便大概跟他说,他想朝那方面发展,需要做哪些准备。

打发完打岔的弟弟,林希这才问林南的高考情况,“二哥,你的成绩和录取学校呢?”

“345分,政法大学。”他心仪的学校。

林南想从政,政法大学是最好的选择。

“赵洁呢?她考得怎么样?”搁以前,她肯定不会这样问。

可有前头赵洁表白的事,她这话就问得很理所当然。

“333,是她报考的那所学校,那个专业录取的。”林希问得稀松平常,林南答起来却总有些别扭,“她隔天就上门问一次你什么时候回来,说是要好好感谢你,感谢你让她考上大学。”

林希心说,只怕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她而在他身上。

不然,她出门的时候就说了归期,这种时候的车票,不可能随便改签,改期回来的机会微乎其微。

很明显对方是为了见某人。

上次跟林南聊过后,她找赵洁问过。

知道她是直接表达爱意了,但那时候林南还没找对方细聊,他还不知道自家二哥怎么跟对方说的。

不过,看他的样子,详谈的结果应该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这说明,两人还是有机会走在一起的。

四人边聊边往家里赶,越靠近林家,认识他们的人越多,道恭喜的人就越多。

等到他们回到林家时,林希觉得自己口干舌燥得厉害。

再过两天就除夕,家里人都在,她一一打过招呼,就自顾自去倒水猛灌。

她刚放下手上的搪瓷杯,林妈就郑重地递给她一封信,“你的通知书,赶紧拆开看看。”

林希接受信封,看向林妈身后站着的一家人,小心地撕开信封口,拿出里面的白纸。

没错,就是白纸,一张对折的白纸。

林希打开白纸,映入眼帘的就是两行大字,上行书‘北京大学’,下行书“学生入学通知书”,下面便是录取通知书的内容,通知书的接收单位统一是革委会,下发单位也是学校革委会。

比起后世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这张通知书实在质朴得很。

但就是这样一封质朴的纸张,改变了无数人的未来。

林希将上头的内容,念出来给全家人听。

哪怕录取通知书的内容,除了录取学校和录取对象跟林南不一样,全家人这算是第二遍听相同的内容,仍然不影响大家激动的心情。

激动完,林北吞咽着口水道,“一门两大学生,爸爸说一定是咱们家的坟头冒青烟,必须要好好庆祝一番,所以爸妈准备了比过去任何一年都丰盛的食材。”

“咱们明天有口福了。”

第69章 世代农民出身的林家,一……

世代农民出身的林家,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考上了京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哪怕搁重视教育的现代,这都是值得瞩目的事。更不用说,在刚遭遇过教育停摆十年的时代。

所以林希这才解了口渴的问题,又陆续有人上门来跟她,跟林爸林妈道恭喜。

当然那些家有孩子,尤其孩子临近高考年龄的人家,道喜的同时,是为了求得林希的书本以及复习资料。

而那些家里孩子年龄还小的人家,则是来取经的。

类似的遭遇,林南已经遭受过一次,所以这次一见到有人上门,他就聪明地找机会开溜,徒留林希被团团围在人群中间。

林家不算小的房子,因为来的人多,变得尤为拥挤。

大冬天的,因为被挤在人群中,林希感觉自己身上都冒汗了。

心里暗骂早开溜的林南,脸上却挂着得体的微笑,一一回答那些问问题的家长。

对想要解书本以及复习资料的人,她直说:“教材和复习资料只有一套,这么多人想要,给谁都不好。复习资料已经拿去出版,不久后应该就能买到,需要的人到时候直接去买就可以。”

“出版的复习资料,除了我整理的那些内容,新增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补充,比我用的这份复习教材更全面。”

她自己用的复习资料,是为她自己量身打造的。

无论原主,还是上辈子的她,底子都不错,所以复习资料里,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她弄得比较简略。出版的版本,把她简略过的知识点都补全了。

她说得确实在理,这么多人抢着要的东西,给你不给他,那就是得罪人。

于是,听她这么说,大家都表示等出开卖,一定第一时间去买。

然后他们又问,要是在用资料过程中,碰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不可以问她。

林希说,只要她人在农场,他们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

大家纷纷说,她开年后就要去上大学,往后在农场的机会不多了。

林希便说,他们要是不怕浪费时间、浪费钱,可以给她写信。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专门写信去问她学习的问题,可能性不大。

但她的这种态度,却让人很舒服。

于是,那些家长都满意了,直夸她大方不藏私,直夸林爸林妈会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