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北以北(41)

作者: 邢亦止 阅读记录

“我去接个人。”

姚希没再说话,她跳下车,蹚着没过腿肚的积水,走到了楼房门洞里。

车并没有离开, 直到她走到二楼平台,才从裂纹的窗户里看到它形单影只地向山边远去。

领口下的红肿明确地宣告着什么,姚希摸了摸脖颈的痕迹,触到的却是滚烫的体温。

窒息感来得后知后觉,可已经顾不上想太多,因为她也接到了一个电话。

教学楼破损的露台变成了水帘洞,积水已经没过了膝盖。

一楼的班级已经疏散完毕,文思月穿着雨衣雨鞋,站在窗台上指挥现场:“姚希,在这儿!”

姚希蹚水跑了过来:“我们班的学生出来了吗?”

“现在二楼的快出完了,马上就轮到你们了。”

听罢她直接冲向另一侧的楼梯,文思月却拽住她,脱下了雨鞋:“你穿上这个,一会儿我直接带学生去宿舍楼。”

岭北常年少雨,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天气,排水设施老化,学生们更是没有什么防汛意识。

姚希逆着人流跑上楼梯,撞开教室后门,霎时看到了蹲在桌子上的学生们,像是猫头鹰一样齐刷刷地回头看向她。

“姚老师。”

“老师。”

“老师来了。”

声音像是浪潮,一层一层的推来,此起彼伏。

她气喘吁吁地俯着腰,看着无数双不安的眼睛,不知是谁突然说道:“老师,我们会不会死掉啊。”

“不会的。”

姚希绕道将教室前门用力推开,蹚着水走到讲台上:“从现在开始听我的安排,大家都能安全撤离,不会有一个人死掉。”

教室内一片安静,是她曾经梦寐以求的课堂。

她强装镇定,生疏地充当着巢穴里大鸟的角色:“等会儿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前排从前门走,后排从后门走,下楼后文老师会带你们回宿舍。”

一向以不守规矩著称的初二三班,这回难得守了次规矩。

姚希垫后,数着人数一个一个疏散,直到最后

两排靠窗的王一鸣和罗飞。

王一鸣臂下夹着从不离身的篮球:“老师,你没事吧?”

“怎么了?”

罗飞则直冲冲地看着她,指了指自己的脸:“你这里有点红。”

姚希以为是被发现了什么,慌张地扭过头:“没事,你们快点走吧,等会儿水深了就出不去了。”

宿舍楼一楼被空了出来,堆上了防汛袋,能搬的东西都搬到了二楼,以备不时之需。

原先八人一间的宿舍现在变成了十二人,若是寻常早就热闹成一片,而如今是死一般的沉寂。

郝主任把所有老师都叫到了楼梯间:“大家回自己班的宿舍点一下名,务必保证全部学生都在宿舍。”

花名册发了下来,姚希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忽然有些头晕,幸好在失去平衡前有人扶住了她。

不温不凉的手覆住她的额头,文思月表情严肃:“姚希,你发烧了。”

姚希摸了摸自己的头,觉得与平时差异不大。

手中花名单被文思月抢过:“你去值班室休息一下吧,我替你点名。”

腿沉得像是绑了沙袋,姚希以为是雨靴进水的缘故,坐到床上才发现是小腿和脚失去了知觉,每抬一步都异常吃力。

她脱下湿透的衣服,躺到铺着一层陈年薄被的硬板床上,这才觉得四肢发凉,身体不停打着寒颤。

手机被放在衣服内衬的口袋里,也没有逃离被淋湿的命运。

指尖颤抖地触摸着屏幕,电话能拨通,却始终是占线的声音。

姚希挂掉,继续打,再挂掉,再继续……

直到手机振动,屏幕变成了橙红色:“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中午十二时岭北县突发山洪,已有一人遇难,两人失踪,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抢险工作,请民众有序避难。”

她想起愈行愈远的面包车,最后隐在了石头山下。

岭北只有这一座山。

手腕松懈,手机滑落在地。

文思月回来时,看到姚希仿佛失了魂,还以为是烧坏了脑袋,但话已经脱口而出:“姚希,你们班有个叫刘芳菲的学生好像不在。”

姚希呆滞了许久才渐渐恢复了神色:“什么?”

“你先别着急,可能……”

文思月话还没说完,姚希已经翻下了床。

地上是干的,但感觉还是在水里。

她扶着墙,推开一扇扇宿舍门,直到最后一间房,嗓音变得嘶哑:“有谁看到刘芳菲吗?”

女孩们围坐在一起,纷纷摇头。

姚希低头,恍惚间听到细微的声音。

坐在床里的女孩颤颤巍巍地举手,带着些哭腔道:“我听到刘芳菲说要,要去找爸爸。”

……

天地浑浊一体,看不清来路和去处。

道路排水管堵塞,凹处水深直到膝盖处,举步维艰。

姚希等不来市里的救援队,也相信不了这里的警力。

刘芳菲离开至多不过一个小时,水路难行,应该不会走的太远。

姚希顶着骤风用力撑住雨伞,抵着水流的阻力向前,腿脚像是埋进了冰窖,凉到甚至感受不到水中树枝的剐蹭。

她莫名想起第一次到西街,也是为了找人。

不过那时候更多是害怕,怕受学校苛责,怕家长来找麻烦,怕自己背上责任。

她从来都清楚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甚至可以为了讨好别人,管第一次见面的女人叫妈妈。

但这次大概不是,至少她想不出什么对自己有利的理由。只是本能地跑了出来,在漂渺海面上漫无目的地找寻一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