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北以北(83)

作者: 邢亦止 阅读记录

心理学系的老师们都上了些年纪, 极爱给人牵桥搭线,她又是系里唯一的大龄单身女青年, 接长不短便被人介绍对象。

“对了小姚, 上次给你说的我表侄,你们后来有没有再聊过呀?”

大约半个月前,院里的副主任请她吃了顿饭,临了图穷匕见,说要给她介绍个对象,姚希盛情难却被迫加了男方的微信。

偏偏副主任不肯善罢甘休,隔些日子便来问问进程:“他在五百强企业做经理, 是家里的独生子,长相端正、人品也好……”

标准的极品相亲对象,只聊了几句便让她眉头紧锁。

“抱歉主任,等会儿我有节论文辅导,现在得过去一趟。”

姚希打断了对方的输出,不好意思地笑着溜出了办公室。

这次毕业论文指导她带了六个学生,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人是一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其中有个学生致力于研究某亚文化,在线上课被她pass过几次,这回终于当面找了过来:“老师,为什么我这个选题不能过。”

“毕业论文是要存档抽查的,你真的了解这个行业和群体吗,调查研究有足够的数据做支撑吗?”

虽然姚希平时上课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待学术的态度还是不容马虎。

直到学生向她打包票,说和这行的老板很熟,她才勉为其难地同意了选题。

临走之前,学生还不忘说甜话:“老师,我总觉得您很眼熟,咱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姚希哭笑不得:“要么是在学校,要么就是你记错了。”

她今年才回的国,任教满打满算也就半年,又能在哪里见过。

“真的,您真的很眼熟。”

时间过得飞快,又是一年年底。

刚放寒假没多久,姚希便和老熟人见了面。

文思月在辅导机构做老师,孩子刚上小学,趁着假期的空当,一家三口来这里旅游。

姚希带着他们在市里玩了一天,到了晚上两人找了一家小酒馆,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好呀,要不是你学生联系我,我还以为你是穿越到大唐当女皇去了呢。”

文思月还是老样子,说话幽默,惹人发笑。

“这么说的话,我倒是更像去南极做企鹅。”

当年登机前她的电话卡被人折断,和国内几乎切断了联系,直到她彻底完成学业,才断清了和那家人的关系。

姚希曾经偷偷回来过一次,那时正在读大学的刘芳菲陪她一起回了岭北,但是时代发展的太快了,他们都已经认不出小城原先的样子。

她站在那条往返学校和家的必经之路,找不到西北偏北,取而代之的是电竞民宿的牌子。

她到翻新过一遍的小区,敲了一扇又一扇门,才从未搬走的邻里那儿得知,奶奶走在她离开后的半年。

她爬回那座山,看见村庄夷为平地。

分水岭拔地而起,姚希顺着晨光熹微,仿佛真的看到了山的尽头。

其实当年她也偷偷许了一个愿,希望能安居在河流交汇的地方。

酒过三巡,不知怎地谈起了家长里短,文思月句句话里都是羡慕她的意思:“哎,只有结了婚才知道,女人光是赚钱还不够,还得回了家轮番伺候老中小,就算是忙了一天累瘫床上,还得起来帮闺女遛狗。”

她说要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也要远走高飞,要去华尔街闯出一番天地。

人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就偏偏想要什么。

姚希将酒杯满上,抿了一小口:“行啦,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好歹你醉了有人接你回去,我就算到了家,也只有马桶陪着我。”

她们发出咯吱咯吱

的笑,像是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儿,滔滔不绝、直言不讳地互诉衷肠。

“他一个离异带娃的人,竟然问我三十岁还没谈恋爱,一定是处女吧?”

“你说什么了?”

“我问他和前妻离婚,难道是因为不是处女了吗。”

文思月拍着大腿笑出了眼泪,姚希也是酒酣耳热的,一来一回不知聊到了几点。

他们住的地方离小酒馆不远,文思月喝得有些断片,是姚希和她老公两人把她架回的住处。

文思月老公十分客气地问她需不需要被送回去,她是个讲分寸的人,觉得不大好,便一口回绝了。

孩子很是听话懂事,一口一个妈妈叫得人心里暖暖的,还洗了一块热毛巾搭到文思月的额头上。

转过来又对姚希道:“阿姨,你不头晕、恶心、想吐吗?”

她其实眼前已经出现了重影。

“不呀。”

这里的公交末班车在十点,姚希十分幸运地赶上了。

车里只有两三乘客,她坐到了最后的位子,费力拉开了窗户,想吹一吹酒气。

大概是司机也想要快点下班,车子开得不稳时慢时快,还以为是在走什么乡间土路。

姚希被晃得有些恶心,索性把眼睛闭上,不再看外面。

浅眠时做了些梦,都是稀碎的片段,连不成什么剧情。

中间大约停了几站,她没有听见播报声,再睁开眼时车厢里独独剩下了自己。

上衣口袋震动了几下,姚希拿出手机,看到了一条远从新西兰传来的国际漫游信息。

——希姐,明天是圣诞节,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

回国后她换了个号码,只告诉给了Gwen。

姚希抵住胀痛的太阳穴,正在想要回信的时候,瞥见窗外于黑夜中拔地而起的,由一块块石头堆叠而成的万重山。

她恍然回忆起梦的内容,是她变成了一棵大树,每当风拂过,就有叶子从身上窸窸窣窣地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