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346)
果然,庞胜荣一进内书房,就满脸喜色地道:
“陛下,大喜啊!”
永安帝绷着脸:
“何喜之有?”
庞胜荣道:
“臣前些时日听闻,那前安庆知府左玉江赴京途中遭遇大股水匪,险些丧了性命,千钧一发之际,渡厄尊者显圣,顷刻间杀死水匪,还救下二十余重伤垂死之人。”
永安帝顿时精神一振。
“此事千真万确?为何没见奏报?”
庞胜荣道:
“想是地方官贪功,未把此事据实以报。不过,臣听说后,立即派了人去事发的济州济远县探访,此事千真万确,并无一点夸大!”
“定是陛下受上天钟爱,这才有神灵降世,屡次保佑我朝百姓与官员!”
说着将自己带来的详细汇报呈上去。
永安帝看过之后,面露喜色。
“好啊,渡厄尊者再次显灵!你立即如上次一般,让人把此事宣扬出去。”
无论如何,神灵救下朝廷命官,这便可以作为上天未有对他不满的鉴证。
不过,这始终还是有些薄弱。
若神灵能够临朝,直接接受他的供奉,甚至与他一同在百姓面前显圣该多好。
所有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永安帝心中不由自主便生出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253章 寻找神尊,修建渡厄神宫
虽说不切实际,可这样的想法一经生出,便犹如陈青竹手中那用木系灵气操纵的种子,迅速发芽,顷刻间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打发走了庞胜荣,永安帝便全心全意地考虑起了此事的可能性。
首先,渡厄神尊并非是头一次在人间显圣了,那说明祂的确开始频繁活动于人间,凡人也是有再次接触到祂的可能的。
其次,神灵所追求的,不正是香火供奉这些东西吗?
他贵为人间帝王,富有天下,能叫这位神灵信众满天下,甚至在人间拥有与玉皇大帝不相上下的祭祀供奉。
只要他拿出足够的诚意,或许真的能吸引这位神灵。
这般想着,两日后的大朝会上,在庞胜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禀报渡厄神尊再次显圣的事迹后,
永安帝面露喜色,道:
“神尊上传天意,下佑我大魏百姓,居功至伟,应享誉四方,接受我大魏万千百姓香火供奉才是。”
“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立即在京城东郊,以大祀殿之规格修建渡厄神宫,塑金身神像,三月之内,务必完工!”
大祀殿位于京城南郊,是天地坛所在,也正是此次起火的宫殿。
永安帝原本想将渡厄神宫修建在大祀殿之侧,以示诚意,多番思虑之下还是作罢。
毕竟,大祀殿祭祀的是昊天上帝与皇地祇,乃是天地之神。
世间都已经有了渡厄神尊这般神灵,谁知有没有天地之神。
若贸然如此直接地将两者相提并论,得罪了天地神,只怕会危及国本。
稳妥起见,还是把两者的位置隔开才好。
不过是修建一个宫殿,开销并不算多大,满朝文武自然不至于为了这种小事来扫永安帝的兴。
更何况,渡厄神尊神乎其神,若他们反对,岂不是得罪了神灵。
于是,满朝上下,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
工部尚书也很干脆地领下了这个任务。
永安帝对朝臣们的识趣十分满意。
心中更是满怀期待,他以帝王之尊这般示好,希望渡厄神宫落成之时,神尊能亲自降临才好啊!
又觉得自己这般作为,还是太含蓄了些,永安帝又道:
“翰林院拟朕旨意,晓谕天下,若有人再遇神尊,务必转告神尊,朕为酬神尊护佑大魏百姓,已于京城东郊为其修建神宫,望神尊时常降临,领受香火供奉!”
永安帝的旨意,立刻以皇榜的形式逐渐晓谕各州各县,让渡厄神尊的名号,传扬至天下百姓耳中。
当然,这等影响力的扩散,尚且需要时间发酵。
这道旨意,首先影响的还是前朝后宫。
礼部尚书袁松伯,听到这道旨意,目光微闪。
先前郑元乃那事,他就怀疑此事与观主有关。
前些日子,又接到外孙女来信之中偶然提及,观主带人出去游历了,已经不在慈航观。
结合济州出现的神迹,他再次觉得这渡厄神尊与观主关系匪浅。
因此,刚才在朝上,他完全没有反对永安帝的旨意。
从去年安排信众们赈济洪灾便知道,观主对黎民百姓是心怀慈悲的。
若能以神灵的身份,规劝陛下造福百姓,实乃天下百姓的幸事。
随着永安帝下朝,这旨意也传回了后宫。
首先得知此事的便是姜皇后。
身为后宫之主,她在前朝后宫的耳目,自然是不少的。
听到心腹汇报这个消息后,姜皇后有些无奈地叹息一声:
“陛下越发沉迷神鬼之道了,实非明君之相啊。”
她说这话,是有前情的。
永安帝先前因为不能生育,一度沉迷方术,还在西郊修建过道宫,网罗了不少方士为他炼丹。也就后来有了淑懿皇贵妃,才逐渐冷落了那道宫的方士们。
如今,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又开始极力推崇这叫做渡厄神尊的神灵。
种种作为,很难让人真心赞同。
“我的娘娘,这话您可慎言!”
心腹秦嬷嬷闻言吓了一大跳,连忙阻止道。
姜皇后见状,笑着瞥了她一眼:
“嬷嬷,我知道的,也就是在您面前说说。”
姜皇后是永安帝的发妻,三十六七岁,出身勋贵之家,从小饱读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