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通房丫鬟身份后,她沉迷搞钱(168)
“见面的事以后再说吧。”
“那以后,每逢佳节,礼还送吗?”
“送,她倘若不要,礼品你自已处理了就是。”
幽谷县后衙,裴珞疏倚在窗前写字,忽然一只白色的信鸽飞到他的窗前。
裴珞疏一抬头,便看见绑在信鸽上的纸条,不禁喜悦。
纸条卷得甚是随意,绑得也随意,若不是信鸽飞速,只怕这封信是送不到他的手里。
打开一看。
端午安康。
就这四个字,然后没有了。
裴珞疏左右翻面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才接受了她写了四个字的事实。
嗯,四个字也挺好的。
扶风站在他身后,散漫地看着裴珞疏这副紧张又惊喜的样子。
眼神瞥了一下,才四个字,值得他宝贝成这样。
“公子。”
“嗯。”
“你上次让我去查姑娘的什么救命恩人。”
裴珞疏这才抬头看着扶风。
“查得怎么样?”
“听说是个护卫,好像死了。”
裴珞疏甚是震惊。
“死了?”
“是的。”
“死了,她还说要嫁给他,这是什么道理?”
扶风笑了。
“我猜,姑娘该不会想拒绝你才找的理由吧。”
“不会的,她明明就是喜欢我的。”
“那,那究竟是为什么啊?”
裴珞疏看着手中的信,沉默了半晌。
“许是我做得还不够,我与她,聚少离多,总是在分开,她有很多事情不与我说也是有的。”
他想起什么又问道。
“扶风,你上次夜探知州府,可探得什么消息?”
谈到正事,扶风的脸色才正经起来。
“知州与幕僚的谈话,确实是围绕这次剿匪的事情,据说,知州的位置估计是快变动了,京都这边他可是花了很多银子打点的,想来是想进京。”
裴珞疏点头。
“自然,知州在府城待的时日够久了,有了政绩,定要想尽办法让京都得知,每三年一次政绩考核,这个可是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那我们…”
“你联系一下京都那边,在知州转述这件功绩的时候,记得把幽谷县我的名字也加进去,这份功劳,可不能让他一个人得了…”
“是。”
裴珞疏忽又想到什么,又在扶风的耳畔说了几句话。
扶风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
“公子,你这样做也太缺德了。”
第137章 元西嫁人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
李芸周的前夫君殷城后来没有过来再闹,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许是放弃了。
喜欢元西的郎君请了媒婆上门提亲,这可是令余山庄的大喜事。
陈十一许久没这么开心了。
那个郎君,陈十一见过几次,在她面前有点腼腆害羞,但在元西面前,很是爽朗,嘴甜,经常逗得元西开心大笑。
郎君姓辛名方云,家住明月县的采星镇,家中也算富庶,有良田数十亩,家中养鸡鸭,还喂了猪,而且在镇上,开了个杂货铺子…
陈十一问了元西。
“你很喜欢他吗?”
元西羞涩却又坚定地点头。
“喜欢。”
陈十一欣慰地笑了。
“只要你喜欢就行,他们在采星镇有住宅吗?”
元西摇了摇头。
“没有,在镇上,他们是住在铺子后面的。”
“那我给你在采星镇购置一套大点的宅院,作为你们的新房,以后生了孩子房子也够住的。”
元西连忙摇头。
“阿姐,这太贵重了。”
陈十一给元西把碎发挽到耳后,轻笑着。
“怎么就贵重了?我家元西可是我的福星,又一直勤勤恳恳为我打点令余山庄,一套房子算什么,再说,我还要给你置办丰厚的嫁妆,这是你的底气,到了婆家,别人也不敢小瞧你…”
元西很是感动。
她靠在陈十一的肩上,红了眼眶。
“阿姐,我从想过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是啊,我也从未想过…”
元西出嫁那日,陈十一亲自给她盖上了红盖头。
情深意长,携手共渡,漫漫余生,圆圆满满…
李芸周走近陈十一,安慰着泪眼婆娑的她。
“元西嫁得良人,你自是开心才是。”
陈十一更加哭得泣不成声。
这几年,他们经历风雨,共过患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看着亲人得了自已幸福,有了自已的归属,如何不能大哭一场。
京都的茶叶铺子如约地开了起来。
本以为新开的铺子,尤其是新茶,在京都混个脸熟,至少得要一年以上。
谁料,开张的当日,铺子里的茶叶都销了一半,这让掌柜的牙都笑开了花。
“东家,这是个好兆头啊!”
陈十一笑着点点头。
“是的,后续的事宜章程记得要与旭文对接好,茶叶是入口的东西,一定要记得,品质是我们做这行唯一的信条。”
路上,陈十一和百灵坐在马车里,准备回燕州。
“阿姐,旭文真的是越来越能干,茶叶铺子的地方选得真好,铜锣街可是京都最繁华的街道。”
陈十一笑道。
“铺子的钱花的也是最多的。”
“反正是你的产业,如果铺子生意一直这样好,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陈十一点头表示赞同。
百灵又不解地问道。
“阿姐,你挣的钱够多了,那是多少户人家几辈子都挣不来的。沁韵楼一年都能收个几万两银子,为何又加了茶叶生意,这样多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