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通房丫鬟身份后,她沉迷搞钱(21)
“你到底去不去?话怎么这么多?不去把钱还我。”
陈十一一溜烟地往外跑。
只听得身后娇软的声音嘀咕着。
“误了梨云糕片出锅的时辰,看回头仔细扒了你的皮。”
镇上穷苦的人家太多,想要找活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十一怀里揣着五枚铜板,在镇上寻了很久,也没见有什么活计。
偶尔有一两个,问了,要不就是要识字,要不,就是要男的。
陈十一想多问一句,都被别人不耐烦地赶走。
已经过了未时,还要赶回去做饭。
她回去的时候,经过一个米粮店。
“掌柜的,您这里最便宜的米是什么米?”
一中年男子正在拨弄着算盘,头也不抬地回道。
“糙米,二十文一斗。”
陈十一抿了抿唇角,小心翼翼地问道。
“掌柜,可以买五文钱的糙米吗?”
许是掌柜的没做过银钱这么少的生意,终于从算盘中抬起头,脸上尽是疑惑。
或许是常年做生意,遇到没钱的人多了去了,他疑惑过后回道。
“好,我给你称。”
说完,提了个尖嘴形的木斗,先是封了木斗底下的嘴,然后往斗里面填米。
掌柜的皱眉问道。
“米袋子呢?”
陈十一摇了摇头。
“没带。”
掌柜的有点不耐烦了。
“谁家买米不带布袋子的。”
陈十一瑟缩,讪讪地收回掌心里的五枚铜钱。
“对不起,掌柜的,那我下次拿了袋子再买吧。”
许是掌柜的看着自已可怜,又或者他真的不想少做一个生意,撂下一句话。
“等着。”
不久后,从角落里收了个白色布袋出来,把量好的米倒进袋子里,丢给陈十一。
“明天把袋子还回来。”
陈十一心想,她运气真好,今天遇到的都是好心人。
回到院子里,温之柔散落着乌黑的发丝,靠在椅子上,就着庭院的火堆,烤着头发。
“十一,怎么这么晚回来?我今天沐浴洗发,没水了,柴火也没多少了,记得多备点干柴。”
“好,我知道了。”
陈十一走进厨房,把糙米放在橱柜里,把陶罐取了过来,把米倒了一半进去,准备去溪边淘米。
睿儿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姐姐,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陈十一牵过他的手,一起走到溪边。
“很久没吃主食,今晚能喝粥了。”
她打开一直放在溪边兜鱼的网,里面空空如也,不由得一阵失望。
她把渔网又重新埋了一个位置,希望明天能有点收获。
晚膳,一大锅糙米粥,还有一大盘绿油油的荠菜。
大家围坐在火堆旁,静静地吃着饭。
“这是什么米熬的粥,怎么这么难以下咽?”
二少夫人细微的声音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陈十一赶忙回话。
“我今天只挣了五文钱,只够买点糙米,明日我再去镇上找活干。”
温之远大声呵斥道。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
二少夫人咬紧了唇,眼眸里泛着水光,看起来甚是心酸可怜。
“我只是问问而已。”
“好了,这是干什么呢。”
温夫人说了他们一嘴,随即叹息道。
“纯儿,温家遭了难,日子早已不比从前侯府的富贵,能有命活下来就不错了,十一丫头也很辛苦,一个人到处找吃的,难为她了。”
“十一,不是还有鱼吗?”
陈十一听得温之柔的话,羞赧地说道。
“小姐,今天网里没逮到鱼。”
温之衡微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睿儿左看右看,漆黑的眼珠子转来转去的。
“姐姐,你熬的粥很好喝,我能喝一大碗。”
陈十一眼睛弯成月牙。
“睿儿喜欢就好。”
第17章 南枝
饭后,陈十一趁着天还有些许亮色,提起菜刀,准备再往山上砍些柴火。
温之衡忙问道。
“天色已晚,还要去哪里?”
“砍柴。”
温之衡连忙叫上温之远。
“之远,你同我去,十一,你在家里歇着吧。”
陈十一连忙阻止道。
“我是丫鬟,怎么能让你干活,再说,天色晚了,你也不知道上哪里去弄干柴,还有,晚上家里没男人,不安全。”
温之衡愣了一会,眼眸墨色极深,唇角微张,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那这样吧,之远,你在家守着她们,十一跟我去一趟,下次,我就可以自已去了。”
走在寂静的树林里,听着晚风拂过的呜咽,草里的虫鸣此起彼伏,偏给这多思的人带了一丝烦躁。
“十一,抱歉,平白让你受了委屈。”
陈十一快步走在前头,不解地问。
“受什么委屈了?”
“他们…”
“哦,大少爷,你不说我都忘了,东西不好吃,有点抱怨很正常。”
“你不生气吗?”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我要是一直把这些不好听的话放在心里,我很多年前就被气死了。我后娘整天用最恶毒的话骂我,我都当成家常便饭了。”
温之衡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从小在别人的赞美声中长大,容不得别人折辱我分毫,自然也不容许别人折辱我的人分毫,十一,以后若是有人对你言语侮辱,你告诉我,我去给你报仇。”
陈十一笑了。
“好啊。”
暮霭沉沉,天色渐渐暗得连路都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