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妹扶春(175)

作者: 表妹扶春 阅读记录

望着扶春重新点染唇脂,谢云璋适时地探出手去,抹掉多余的一撇。于是艳艳的红留在了他的指尖,还携带一丝芳香。

谢云璋以绢帕拭手,素白绢帕上很快落了薄红。

扶春面上也起了红晕,见谢云璋修长的手指从帕子里抽离,扶春想到别种场面,更是说不出话来。

“万事小心。”谢云璋望着扶春匆匆推开车屏离去,落下一声。

扶春听到,动作轻快地从马车上走下,前面就是谢琼等人所在,扶春缓和了气息,走上前去。

宫道两侧安置琉璃灯,一路清光明净,入宫的女眷甚多,周围尽皆清铃似的女声。

扶春和谢氏姐妹在一处,听她们说话,不曾往身后再看。

走出深长宫道后,宫婢将她们引去今日设宴的宫殿。

殿中金碧辉煌,灯火通彻,走进殿内,一片温和暖意拂面而来,携带淡淡馨香,令人心旷神怡。

于案几坐下后,宫婢呈来酒、茶、果露等多道饮子,随后退去帘幕后方,若有需求,只要招一声即可。

里面太过暖和,扶春脱下衣裳外面套着的裘皮服才觉得透气。

另一边有别家女郎见到谢琼,过来与谢琼说话,扶春和谢蓉则在一旁静静听着。

殿内氛围欢悦。

过了一会儿,有人瞧见外面的动静,殿中说笑的郎君与女郎们登时回到原位,颇有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紧着是宫中内侍发出的一声:“陛下到——”

圣人来到,大殿内从各家来的男女老少皆携同而拜。

万安过后,随着圣人允了起身,众人才坐到位置上去。

圣人身后还跟了不少人,除却宫中后妃,还有一名年长者是位太妃。剩下来的则是皇室子孙,年长者有康定王等,年幼些的尚且才会蹒跚学步。

静安王虽为皇子,却没有跟随圣人而行,全因圣人体恤其腿脚不便,特许先入殿中赴宴。

为贺新岁,一众皇子公主皆向圣人献上珍物。

康定王趁此时机最先出面,献出耗时三年才寻得的前朝嵩缙道人的真迹。

圣人向来赏得嵩缙道人之佳作,称其墨笔为古来第一灵笔,绘得灵山妙水,怡然生致。

而康定王所献,又恰是嵩缙道人笔下,最受褒奖的那副涛山雪景图,图中景致,不仅与元辰之际的皑皑风光相衬,更得圣心。

圣人问康定王要何赏赐。

康定王萧序泰而不骄,向阶上叩拜,“事君事父,尽忠尽孝,乃儿臣应行之务,儿臣不求赏赐。”

圣人听罢,大悦。让康定王上前来,坐在身侧的位置。

萧序恭谨垂首而至,得了圣人赐酒,连番叩谢后心中愈加生喜。

阶下,静安王冷冷瞧着。

待到平宁公主献过礼物后,静安王敛了神色自己扶着轮椅来到殿中,周围视线皆围聚过来,而圣人正问话于康定王,没有注意殿中之人。

萧诚紧了视线,扬声:“儿臣亦有一礼要献给父皇。”

突兀的声音响起,圣人这才看了过去,见静安王已在阶前,圣人才问其所献何物。

实则在康定王献过宝后,接下来哪怕是圣人向来宠爱的平宁殿下所献之礼,在涛山雪景图的衬托下都显得平平无奇。

于是不仅众人,就连圣人都没有对静安王所献有何期待。

而静安王沉着心

气,拍了拍手,立马有宫婢上前,其手中托着一方金盘,金盘之上是一朵晶莹纯净透白状似莲花之物。

雪莲入温暖之地,其上寒气缭绕,仿若仙景中的仙气,引来不少人的注目,圣人也探去一眼。

只是雪莲虽少得,却也不是万分稀罕物,圣人看了眼后,便打算移开目光。

谁知静安王推动轮椅靠近雪莲,拿起金盘另一边放着的如嫩柳般的枝条。

将这枝条低端在雪莲花上拂扫一遍,倏忽间原先含苞的雪莲花骤然开放,配合阵阵寒气,更似云间仙物。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殿内一人发出惊叹,众人纷纷眼尖起来,见到雪莲花的中心处正含有一颗红色的丹丸。

萧诚这时俯身再言:“此花出自九重天山,寻得时熠熠生辉,华光万千。其花芯不似凡花,初时只如红豆大小,后来渐渐长大便如红珍珠。直至今时元辰新岁,深受父皇威仪感昭,方才化红光为灵丹,儿臣今以其献给父皇。”

说话间,萧诚已亲手捧着金盘,连同其中雪莲灵丹,跪伏到圣人面前。

萧诚所言皆是美词句,仔细听来,其实荒谬。

可是圣人却格外认真凝重,竟然亲自从高台走下,接过静安王手里的雪莲灵丹,道:“吾儿有心。”

只此四字,却足以比过先前待静安王的千好万好。

圣人这些年对朝事政务力越发不从心,早在前两年就从宫外招来数多方士,归心于炼丹成仙之道。

殿内不信仙神之说者,当然清楚所谓灵丹不过是静安王为投圣人所好,刻意编撰出的故事。

而无人会道出雪莲灵丹是假,谄言媚上才是真。有的是不敢,有的则是在旁观。

皇室迷信炼丹成仙之术,乃是江山社稷动荡之初也。座上皇室父子其乐融融,实则暗藏波诡云谲。

……

大殿开宴,宫婢鱼贯而入,顺次呈来各式菜肴,供以赏味。因着圣人传令尽兴,这时候殿内才有人声碎语。

谢琼也是在这时手执玉箸,提醒扶春道:“圣人座下最年长的那位就是荣安太妃。”也就是这一回,将扶春请来宫中赴宴的太妃娘娘。

荣安太妃与圣人生母太后娘娘是亲姊妹,因着如此,所以在先帝崩逝后,荣安太妃没有像先帝的其她妃嫔那样被送去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