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夫妻今日和离了吗(135)
“孤不知从前何处惹了你,让你一门心思要摆脱赐婚。在清秋节宫宴上,你为此甚至想不开,意欲投湖。如今,你倒是不怕孤了,言辞如此不敬。”
她哪里敢不敬太子……只是他眼下,实在咄咄逼人。
明素簌垂首,心中飞速盘算,正组织着语言,打算回应楚衡的逼问。
谁知,他接下来所言,让她更加接不住话。
“一直以来,孤心中便有个猜想,不知你可否能为孤解惑?”楚衡刚问完,旋即说出自己疑惑,但语气笃定,“你与蔺昭淮成亲,究竟是情势所迫,还是京城中传言的‘两情相悦’,抑或只是……为了躲过与孤的赐婚?”
当他说到“两情相悦”时,明素簌隐约听见他语中不屑的讽意。而当他言及“躲过赐婚”……她明显感觉到,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凌厉了不少。
原来,他早就意识到此事。
第71章 记事
明素簌实在受不了这种压迫性的目光,她倏地站起,佯装淡定地笑了笑,竭力忽视楚衡死死盯着她的眼神。
“殿下先前不是答应过,不再过问我的私事?”她试图动之以理,顺便转移话题,“您还说,您打算讲讲自己的私事。臣女很是好奇,殿下是何时……青睐于臣女的?”
这个疑问,楚衡应该很乐意解答。
这样,他便不会揪着方才的问题不放了。
毕竟,那个问题,她实在不好据实相告。这可是欺君之罪……
而且,明素簌确实很好奇,从前她到底做错了什么,让楚衡莫名其妙地看上她了!
此言既出,楚衡果然略微放松下来,不再那样咄咄逼人。
反正,他已经从她的种种神情中,猜出他方才疑问的答案。
既然如此,便让他为她解惑,顺带扯出一些,她或许已经忘记的过往。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楚衡语气莫名轻快起来,眉间舒展。
他说的……是哪一次宴会?还是一次,她早就遗忘的擦肩而过?
明素簌想不起来。
“不记得了?”楚衡观她神色,不出所料地轻哼一声。
他撑着下颚,目光浅浅扫向她腿部:“那你还记得,你如今左膝上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吗?”
他怎么知道她左膝上有伤疤?
这下她彻底维持不住淡定了,下意识捂住左膝,问道:“你……殿下怎会知晓此事?”
楚衡见她茫然的模样,心中莫名觉得可爱,但他表面上不见喜怒,以拳抵嘴,慢悠悠道:“看来你当时,真是一点都不记事。那一晚,孤把你背回来的,不道谢就算了,现在还翻脸不认人了?”
“……”
她记事!关于这个伤疤的来历,她自然记得,而且记得清清楚楚。
经楚衡一提及,当年的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当时,她只是一个六岁稚童。但她父亲,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掌管着几万人的军营。
他们一家都生活在那所军营里,为彼时尚未统一天下的皇帝效力。
她年纪虽小,但已经将偌大的军营走得烂熟于心。平日枯燥乏味的训兵场景,单调无聊的条条直道,令她颇感无趣。
正处于最顽劣的年纪,她自然不会轻易安分。
某日,她爹好像忙于筹备一件大事。明素簌隐约记得,应该是有大人物,要过来视察军营。
此事与她这种小孩无关,但却是一次大好机会。她爹因此,对她放松了警惕。
她趁机偷偷溜出军营去了。
军营之外,是她极少出去过的地方,是陡崖料峭,山峰险绝,也是易守难攻的兵家宝地。她不懂这些,出去后,只知道一路撒欢,漫步在山野间。
这是她在严整肃穆的军营中,难得感受到的乐趣。
随着日暮斜阳,天色欲晚,她玩得精疲力尽,便打算回去。但她却找不到回军营的路了。
当最后一抹余晖,逐渐消失在群山下时,明素簌仍在焦急地乱跑,四处辨认她来时之路。
已是傍晚,月出东山,周遭景致与白昼时大不一样。
树枝婆娑,鹰雀惊动,影影绰绰,窸窸窣窣。山峦层层叠叠,黑压压一片,如鬼魅般,恐吓着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姑娘。
明素簌慌不择路,加之辨不清黑夜中的景况,便一不小心失足,跌下一处不高不矮的陡坡。
尖锐的石头划破裙摆,割伤她的左膝。
“嘶——”
鲜血淋漓,痛意随之涌上来,她左腿压根动不了,走不动。
当时,明素簌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哪里能忍疼,加上此刻狼狈的境地。她捂着伤口,放声大哭起来。
但哭也没用,她深知,这里不会有人。否则,她之前寻路时四处呼喊,怎么会无人响应?
哭了半天,她勉强止住眼泪,在脸上随便抹抹,打算尝试着起身。
谁知不远处,一行人手持火把,缓缓而来,划破沉谧的夜色。
为首之人是一个少年,看上去十一二岁,肤色白皙,身量瘦高,步伐沉稳。
他拨开杂草,走近扫视一眼,发觉地上果然有一团……看上去脏兮兮的“活物”。
看来,方才哭天喊地之人,便是她了。
“你是何人,在此地大呼小叫?”他走到明素簌面前,蹲下身,警惕地端详着她。
这里临近军营,寻常人不得靠近,她这个小姑娘是如何过来的?
还把自己弄得这样邋遢。
但明素簌不觉他眸中的警惕,只觉自己迎来了救星,连忙扑向少年,语无伦次道:“我……我爹是大将军,他的军营就在这附近。我一时贪玩跑出来,忘了回去的路,腿还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