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夫妻今日和离了吗(241)

作者: 青木于夏 阅读记录

朝中文官皆颔首应是,称赞陛下仁德讲理。

可早朝过后,当今皇后——李宁茹,她却厉声反对这一举措。

“你在群臣面前不敢承认,但事实昭然若揭!万一秦王进京,直接谋反,你当如何?”她掷地有声道。

“痴人说梦!”楚衡冷哼一声,“他名不正言不顺,若是敢反,京城禁军、玄铁营直接就把他拿下!还是说,你觉得他能对抗得了,京城诸多军队?”

“……是不可能。”李宁茹顿了顿,缓慢道,“但他只要过来,便有威胁。这种事情谁敢赌……”

“你不过是妇人之见,”楚衡不欲多言,冷冷道,“真以为自己看过几本奏折,便参透朝政了?”

他早就不满意李宁茹了。

先前,她确实帮过楚衡。但越往后,楚衡便越觉得掣肘。他怎么能忍受,时刻有一个人指手画脚,随时点出他的错误,让他难堪。

李宁茹就该像他母后那样,安分守己待在皇宫,不得插手朝政。

所以,他也这样做了。而今,李宁茹很难插手政事,只是偶尔,才能得知一些朝廷大事。

最后,楚衡撂下一句话:“朕让楚昭淮过来,还可顺便将处置晋王的事情,交给他来。让他担骂名,朕倒省下一件麻烦。而你反倒质疑起来,属实不可理喻。”

言罢,他拂袖而去。

——

不久,秦王押解着晋王回京。

为示欢迎功臣,皇宫举行大宴。

不管如何,晋王好歹是皇帝的亲兄弟,一路上所有人,都不敢苛待他,反而锦衣玉食养之。

毕竟,从楚衡下的旨意来看,他是不打算严惩晋王的。

宴会当日,皇帝念在兄弟之情,居然暂时无视晋王的罪行,让他一同赴宴。当然,具体的判决,他还未定夺好,晋王仍旧是负罪之身。

不过,这无疑是一种信号,表明楚衡的态度。

他或许已经后悔,先前的削藩之策,开始亡羊补牢,挽回人心了。

可另一边的楚昭淮,就颇为尴尬了。

他本是制服晋王的功臣,若是晋王之事,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看着楚衡和晋王重修兄弟之情,那他又算什么呢?

果然,宴会上巴结楚昭淮的人,少了不少。晋王那边,虽无人过去敬酒,但也无人敢露出鄙薄之态。

宴酣之时,楚衡坐于正首,面色不喜不怒。

晋王看了看,鼓起勇气朝他敬酒,道:“陛下仁德,饶弟弟一条命在,已是感激不尽。还请受我这个不懂事的弟弟一拜!”

他诚恳地跪拜下去,手中酒杯一滴未洒,显然今日的道歉,他已准备许久。

“唉,你老大不小了,还是如此不懂事。”楚衡叹息道,“罢了,先前也是朕处罚过重,你一时接受不了,加之身边有小人谗言,才犯下大错。朕不是毫不通情达理之人,你且安心。”

此言既出,宴上众人皆赞颂陛下仁慈,一派和乐之景。

除了楚昭淮。

今日宴会,只来了他一人。孤零零坐在席上,面无表情,把玩着手中酒杯,不知在想些什么。

其实来到京城,楚衡便甚是提防他。

在长安、晋阳的士兵,他一概不得带入京城。所以,此行他只带着他亲近之人,和一些亲信。

而今,看楚衡的表现,他是不打算重赏楚昭淮了。

楚昭淮毫不意外。毕竟,再重赏下去,便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

一旁的晋王向楚衡敬完酒,目光便时不时看向楚昭淮。

似乎,他还想取得楚昭淮的谅解。

在场不少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可楚昭淮无动于衷。

最后,楚衡道:“秦王,你不是从长安带过来一坛好酒,如今时候正好,何不与晋王分享一二?也算是,消弭你们之间的隔阂。”

楚昭淮不动声色放下酒杯,一言不发。

他此番来到京城,可没有带什么好酒……楚衡怕是自作主张,想借此做些“好事”吧?

半晌后,楚衡迟迟不得回应,面色难看起来。

正要发作时,楚昭淮淡笑道:“还不去将酒呈上来,本宫要与晋王共饮。”

晋王闻言,面色欣喜起来,一会儿感激地看向楚衡,一会儿小心翼翼看向楚昭淮。

不久,酒端上来了。它层层密封,还未被开启,是一坛陈年老酒,不知埋藏多少年。

旁边一个太监,手中举一托盘,盘中装有两只酒杯。另一个太监,正要将酒拆封。

楚昭淮挥了挥手,让他退下,他自己走上前,亲自将酒坛口拆开。

他身旁的晋王,面色愈发欣喜,笑眯了眼。

他似乎在高兴,今日能一举获得楚衡和楚昭淮两人的谅解。他之后应该大事无忧。

楚昭淮分别给两个酒杯斟酒,随即,将其中一个酒杯推向晋王。

“请吧,尝尝这酒的滋味如何?”他不徐不疾道,顺便拿起另一个酒杯。

晋王打量一眼,便毫不犹豫接过,与他碰杯后,一饮而尽。

“……好酒,”晋王眉头皱了一下,随即恢复常态,勉强笑道,“多谢皇兄的美酒!”

“嗯,如此便好,我原本还怕这酒放得长了,变质异味。”

楚昭淮也喝完了酒,面上笑容加深,随即坐回原位。

可宴上其余人,有的近距离观察他们,发觉出了些异样。他们脸色倏然一抽,但不敢多言。

宴会本是和谐欢乐的气氛,却逐渐变得沉郁起来,仿佛不断堆积的水浪,即将腾出一场风暴。

很快,异变陡生。

“啊!”

晋王蓦然捂住肚子,倒在席间,身体痛苦地扭动,口中不停呻吟。

上一篇: 御史夫人 下一篇: 捡到死了半年的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