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夫妻今日和离了吗(67)
此事便议定了。
接下来几天,京城被蒙蒙春雨笼罩,滴滴答答扰得人心神不宁。
明素簌这几日待在府中,分别给靖国府与金陵的外祖家寄信,告知她与蔺昭淮探亲之事。
蔺昭淮则早出晚归,不仅是忙于他职位上的公务,还要为吴忠自尽之事,面见皇帝。
在午门前,蔺昭淮当然也见到了林慕。
他们相视片刻,已是心知肚明。
“不知稍后,林大人可否能拨冗,与在下详谈一番。”
“自然。”
两人见过皇帝,接下命令后,便起身去一处掩人耳目之地。
一上午过去,他们先后辞别。
蔺昭淮已与林慕商议好具体行程,他以探亲名义,暗中前往金陵调查。
林慕则是明面上奉旨,前往金陵探查,而且带上锦令军中最精锐的一队,以防不测。
天高皇帝远,谁知道金陵那些地头蛇被逼急了,会干出些什么糟心事。
自然,皇帝一番动作瞒不过朝中群臣,很快吴忠畏罪自尽之事传遍朝野,闹得满城风雨,恰如这城中淅淅沥沥的甘露。
林慕奉旨前往金陵调查之事,自然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群臣倒无人敢质疑陛下这一决策,调查官吏,本就是锦令军的老本行。
他身为指挥使之子,早年便加入锦令军。京城、地方的大小官员资料,他皆烂熟于胸,而且锦令军独立于朝廷其余派系,不会被多方势力牵制。
林慕办理此案,再合适不过了。
就当京城众人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时,蔺昭淮向御史台告假,与明素簌一同走水路,前往金陵。
御史台倒无人将他与此事联系在一块。毕竟,蔺昭淮上头还有如此多,比他更有资历,更有人脉的官员,调查之事怎么也轮不上他。
实则,若无太子执意要求,皇帝也会将此事交给更为妥当之人暗中调查。
他都派了一个年轻人林慕去了,另一个人理应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臣,一老一少,思维碰撞,或许更利于查案。
但既然他问了太子意见,太子举荐了蔺昭淮,他就不妨顺水推舟,提拔一下这个颇有潜力的年轻人。
也算是为日后太子当政,多添一个能臣。
思及此,皇帝边沉稳地批阅奏折,边问了一句:“蔺中丞已经离京了?”
他身旁的大总管俯身恭敬道:“回禀陛下,蔺大人是昨日离去的,算算时间,明日便可抵达金陵。”
“嗯。”皇帝接着提笔书写,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问。
夜色沉沉,皇宫内万籁寂静,一如往昔,而且似乎还因吴忠自尽之事,更添一分沉闷。
而连接京城与江南的河道上,一艘大船正一刻不停地驶向金陵方向。
其中一间船舱,室内宽阔敞亮,豁然开朗,四处照着烛灯,光线透过镂空雕花的屏风,铺陈于内室。
一眼便知,这里就是船中主人所在。
内室燃着香炉,缭缭轻烟弥散,一道碧蓝色的人影朦胧可见。
明素簌今日身着青碧对襟短衫,袖边织着柳叶细纹,下穿靛蓝百褶裙,正百无聊赖地坐于榻上。
她随手翻阅着这些令她头大的资料,微蹙着眉,已透露出几分不耐。
所以,是什么让她产生错觉,以为这些东西能给她无聊的船上时光“解闷”?
她如今无比后悔,白天无所事事,就去寻蔺昭淮,要来这些金陵的地方官员资料,美其名曰“帮他寻找可疑人员”。
这些资料是够详尽了,毕竟这是蔺昭淮原封不动从锦令军那里拿来的。
此案交给了出身锦令军的林慕与蔺昭淮二人。于情于理,林慕也该将锦令军那边的有用消息传给蔺昭淮。
两人都是聪明人,此事本就扑朔迷离,那他们更应当联手调查,而非为着遥不可及的功劳先内斗起来。
故此,这份资料毫不费劲地来到蔺昭淮手里。
只是……这资料未免也太细碎繁杂了吧!完全没有经过细致整理,将有用信息提炼出来。
难怪之前蔺昭淮给她东西时,如此痛快。多半他自己也看不下去了。
明素簌脑袋晕晕乎乎的,勉强记住了些官员名讳,但金陵这座千年古城,世家豪族盘根错节,官吏姻亲错综复杂,岂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资料能言尽的?
最后,还是得实地拜访,调查一番。
明素簌合上书册,斜倚在椅背上,打算闭目养神休憩一下。
白天,她也跟蔺昭淮说清楚了,此事,她会尽力相帮。
毕竟,金陵一城商贸的兴亡,与运河息息相关。
她外祖家与许多城中人家一样,一代代人驻根此地,上及知府,下至商贩,有何人能与此事脱开关系,不受影响?
何况京城这些北方都城的米粮,大多也通过运河漕运,自江南悠悠而来。此事不仅关系着江南一带,还关系着南北交际往来。
不说别的,哪怕单为着她外祖一家,她就不能袖手旁观。
不过,夜色已深,她困了,今日还是先休息好,明日再接着干正事。
明素簌已有些迷迷糊糊,蓦然,舱门处传来一阵敲门声。
声音响了片刻,又停下了。对方约莫猜到屋内主人已无力回应,便直接推门进来。
“困了?”蔺昭淮扫了不远处明素簌一眼,缓缓走近,“但别忘记把资料还我。”
明素簌勉强睁开眼睛,清醒了些,抬手点点桌面:“就在这儿,自己拿。”
“你看过后,可有何想法?”蔺昭淮垂首,边收拾好凌乱的桌面,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