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纱(58)
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他们在默默地包容着彼此。直到现在,她才发现这段关系像是一个外皮完好的洋葱,他们都非常努力地维持表皮完好,分享彼此生活中的甜蜜。而内里的龃龉和不适,他们强行遮盖,对那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视而不见,就连缝补挽救都吝啬,以至于这个洋葱从里开始往外腐烂,彻底成为废弃物。
这样的回答让梁文开无比心灰意冷。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泻千里,他甚至连指责她都失去了此前的气势,透着萎靡之气:“我自认已经付出了所有,你却连退让一点点都不愿意吗?”
像是独自唱戏的戏班子,大开大合地演完,台底下的观众却没有任何反应。梁文开此刻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描述,他掩住了眼睛,无不失望地轻声控诉:“杨舒屹,你这个人没有心,根本就是再世葛朗台。我们完了。”
早在杨舒屹意识到她不愿意为梁文开让步的时候,她就已经得知了这个结局,这会儿被当场宣判,心底钝痛,面上却不显。却没想到她面如死灰的缄默会被梁文开判定为她真真切切地不爱他的表现。
他已经为她做到这个份上,却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的自尊和骄傲绝不容许他再退一步。
“我走了,你的个人物品我会让钟点工整理好,给你寄回来的。我放在你那里的东西,全部扔了吧!至于我送你的那些东西,随你处置,别再还给我。”他勉力支撑自己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他们从没吵过架,连大声呵斥都没有过,真正吵架却是分手前,并且达到回天乏术的程度。背道而驰的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设想,如果当初他们再多一点沟通,无论是阳春白雪的议题,还是下里巴人的话题,把那些因为摩擦而产生的刺尖拔掉,将自己在对方心底扎根得更深一点,是不是就有机会能够走向雅俗共赏、携手并进的结局。
直到走出店铺门口之前,梁文开都在期盼着杨舒屹唤住他,哪怕是随便找个理由辩解也好,至少证明她是在乎他的。
但她无动于衷,没有一丁点动静,如同雕塑一般静坐着,仿佛刚刚经历那一场歇斯底里的风暴的只有他一人。
梁文开忽然极其同情自己和杨舒屹的前男友,竟然会被同样的理由剔除出局。这么多年,她仍然像个孩子,只想要无条件地被爱,却不愿意给出她攥着的任何一丁点东西。或许,还是他们不够好,不够有能耐,所以才没能教会她到底要怎么去爱一个人。只是,他不得不放弃了,他依然爱她,但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他仍然保有理智,融化冰块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他必须坚定不移地离开她。
*
杨舒屹从不否认自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她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利己。只是过程可能会被她聪明地掩盖上一层别的东西,掩藏真实的锋利的动机。
她不爱梁文开吗?当然不是。
但她爱他爱到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吗?无稽之谈。
她不可能没有为这段感情付出过,但现在想来,她的举动似乎都带着功利性的目的——为了让他甘之如饴地爱她,为了让他对她的爱意更长久。
她努力修饰自己,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尽量避免让他看见她不堪的那一面;她咽下那些对他的微小不满,希望他眼中的她是识大体、不斤斤计较的形象;她极力隐藏自己的自私,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上让步,避免让对方看出她对“牺牲”的特殊敏感度……
她是虚心好学的学生,上述这些都是汲取了上一段恋爱的经验,针对性做出的改变。但事情还是走向重蹈覆辙,男友依然不够爱她,让她成为命题里的第二选项。她的真实本性还是暴露无遗,进而再次在分手时被指责没有心。
嘉映说她否决爱的凭据太过片面,梁文开说她没有心,是再世葛朗台,雒宇也发表过类似的空心言论。
可是分手时候,意识到他们没有想象中爱她的时候,她的痛楚未必比他们少多少。
恋爱一次接一次地失败,杨舒屹终于意识到“不是路不平而是人不行”,或许世上不会存在她想象中那样完美的伴侣,或许近乎完美的伴侣也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并解决婚恋中的问题,或许她也需要在恋情失败的原因中承担责任。
可是,自私一点,为自己考虑得多一点,不正符合当代的社会价值观吗?她到底错在哪,她其实不是很明白。
她只想找个爱她的人,只想找个坚定不移地把她放在首位的人,到底有什么错呢?
第29章
雒宇春招时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许多个Offer(录用通知)。其中Base北京的某大厂Offer的薪资待遇和前景都称得上最佳,所有人都默认他是会接下这个Offer,签订三方协议的。
就连雒宇自己都难以避免地倾向这个Offer,开始和杨舒屹协商未来规划。
“你现在工作室的客户有一部分是网络授课形式的,对你来说,只要是一线城市,生源充足,在哪发展其实都差不多。不过我不知道你对定居的城市有没有偏好,会不会不适应北方的气候,毕竟你们这边人好像很少出省工作的。
“对我来说,北京那个Offer称得上最优选择,毕竟我只有本科学历。接下这个Offer,攒几年工资,给简历镀一层金,我们退回棉市或者二线城市生活都是很舒服的。具体定居城市,可以到时候看看房价再商量确定。或者我们拿着存款回我老家也行,我家还有空置没装修的房子,省掉买房的钱,也能过得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