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216)

作者: 雷的文 阅读记录

“那也不用把老姨奶奶送走吧?老人家过了花甲,纵是朝廷也是有优容的。四少爷做了官,纵是巧舌如簧,却也不能让人怀疑,您无容人之量吧?”四太太冷笑了一下。

“唉!四婶,侄儿说了半天,老姨奶奶是奴啊!”张镇低头长叹了一声,内心却快笑出花来了。他和贾赦,贾珍一块玩之后,就真的觉得相见恨晚了。以前怎么没发现,京城还有这么好玩的人呢。

他有天还没进门,就听到小厮说老姨奶奶在花园里嚎,把花园的花草都拔了。他头就去了贾家的族学。一时义气,就把家里老姨奶奶这事一说。当时,贾赦和贾珍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竟然现任昌龄侯是个包子?于是贾赦就问了第一个问题,那老姨娘是家生的,还外聘的,可有卖身契,那卖身契在何处。

这个张镇还是知道的,老姨娘是家生的,当初一代昌龄侯对这老姨娘也是恨得牙直痒,但这是长子,除了被这个女人哄得像傻子,但大面上还过得去。出门打仗,也是勇敢、智慧,侯府的声名也没坠落,大面上还不错。所以为个下人,真的闹出来反而更麻烦。

但一代昌龄侯可是开国侯,老头能受那个气。所以对于这个老姨娘,老昌龄侯也有反制措施。比如,老姨娘的身契。那身契之前在老侯爷那儿,后来给了现任昌龄侯。

当初二代侯倒是想拿回来,怎么说,也不想自己心爱的人,不被人拿捏。但是被一代侯三个转折后,就把二代侯给劝服了。毕竟你不能光为这个女人,不为孩子们想。你把卖身契给那个女人,回头,孩子们怎么办,主不主,仆不仆,孝还是不孝?

所以二代侯纠结了不到一息的时间,就再也没问老侯爷要过身契。后来也没问过这身契在哪,而老姨奶奶也不懂,根本没想过,那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家生奴才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没想过出府。她都已经奋斗到了丫环的最高境界,怎么会想其它。

贾珍就点头了,然后就对着他摊了一下手。转头就说起了自己家也有老姨奶奶,还有六位。有三位生过孩子,现在老太太放到庄子里,世人无人不说老太太性子宽和。一个下人,怎么对他好?为了让他们自在些,才让他们去庄子,享受府里的月钱,有人伺候着,想干什么干什么,那么大的庄子,在里头翻跟头都成。不然一个个的,都活得好好的?

那会张镇小同学呆呆的听着贾珍描绘着六位老姨奶奶在山林之中,过着神仙一般的隐士生活,那不是所有士大夫们向往吗?现在听着三房,四房的话,他又想回去请贾赦和贾珍去吃顿好的了。

于是,饱含深情的把贾珍的话复述了一次,当然,没说,这是贾珍说的。只是表达了,这是为了老人家好啊。一辈子在侯府,有子若无子,所以每天那么闹腾,那是内心孤独所致。所以,你们怎么可以这么怀疑我呢?说完了,还谴责的看了三房,四房一眼,“若是三叔,四叔觉得侄儿做得不对,去敲登闻鼓,顺天府,对了,找宗族长老来评理,小侄绝无二话。”

“大哥,纵是老姨奶奶在籍,但在父亲身边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此这般,传出去也不好。更何况,是您答应过,要照顾老姨奶奶终老的。”三老爷快气头脑冲血了。之前没发现,现在第一次发现了,这老四,就是一个滑头,一个无赖。

“大伯,朝廷有法令,若是继母,大伯自当好好孝敬。可是一个老奴,就得有奴才的法子。”张镇收回了刚刚的不着调,沉声对着昌龄侯一礼。

“就是,当初祖父去世时,只说不能分家,照应一下老姨奶奶。当时,说的可是老姨奶奶。可没说要把她当老太太那么孝敬?老爷子真这么说了,就是以妾当妻;而父亲这么做了,这就是对生母的不孝。”这时,长房的长子张钺,字子睿忙起身,人家也是翰林,人家书也读得好着呢!听到这会了,再让张镇一个人战斗,就没脸了。

第200章 以理服人

“以妾当妻,是要剥去所有功名,流放三千里。不敬生母或嫡母,视为忤逆,丢官去爵,子孙永不许科举。”张镇对三老爷假笑了一下,“三叔,四叔是想这般吗?”

“朝廷律法也说了,姨娘有子,有孙,即可扶正。”三房长子忙说道。

“二哥,多读点书吧!”张镇长叹了一声,

“老太太早死了!”四老爷冷冷的说道,“就当由我们兄弟自己奉养老娘就是了。”

四老爷正好坐在张尚书的下首,张尚书一巴掌把四老爷扇地上了。做了多年刑部,身上自带威严,直接对着下头吩咐道,“把四老爷带去祠堂,晚饭不许送了。好好自省!”

“二哥!”三老爷忙起身。

“去跪父母亲的牌位,在这府里,在母亲曾经坐过的大堂里,对着母亲的英灵,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就是不孝。你是让我送他去衙门打三十板子,戴笳流放十年,子孙从此不许科举;还是送去族里,去除他的宗籍,赶出侯府?”张尚书已经了解了儿子的意思,拿老爷子的遗言他们没法,但是,国法与宗法,自是国法优先。自己白做了这么多年的刑部了,果然,自己还是没有年轻人脑子机灵啊。

这是昌龄侯府,这里能让三老爷,四老爷叫“母亲”的,只有前二代昌龄侯夫人。这也是刚张镇说,若不能分家,三老爷和四老爷能孝敬的母亲,就只有先夫人的牌位。敢在侯府把姨奶奶接回去孝顺,就是不孝。真的说到哪,都是说得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