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279)

作者: 幸运小甜酒 阅读记录

信里也让朱见澹劝朱祁钰。

“父皇,襄王叔祖父的奏书,你怎么看?”

朱见澹看着朱祁钰。

朱祁钰道:“还能怎么看,朕都已经下令去把吴庶人和建庶人两支接回京,等他们回京再看吧。”

朱见澹也不说话了,他一开始也不赞成的,觉得朱祁钰太急了。

但若朱祁钰想,且把吴庶人和建庶人接回京,他也会努力养熟。

若养不熟,再关了就是了。

再差也不差到哪去。

如果养熟了,对朱祁钰的名声也有利。

只希望吴庶人和建庶人这两支不要让他和朱祁钰失望。

他们安分,自然不会为难。

而且朱见澹每天都盯着世界舆图看。

除了大明,他满脑子都是整个世界。

如今朱家的宗室人口不少,都靠着国库养着。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从古至今的宗室都是如此,只不过朱家子弟会越来越多,就会造成国库的负担。

也是国家的负担。

像娘的梦里,大明衰败有一部分也是朱家的子弟越来越多,吃垮了国库。

虽然夸张了一些,但大明后期确实养不起了。

而且什么东林党把持朝堂,贪污腐败,天灾人祸。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但朱见澹就想把宗室子弟给推出海外去。

让他们去海外争,去抢,去打天下。

什么一年三熟。

什么粮食,瓜果,蔬菜……

还有金矿、银矿,各种矿……

朱见澹到现在都馋的很。

要不是自己现在太小了,他真想带兵出海去闯一闯。

不过现在小,他也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第242章 吴庶人和建庶人进京

常德公主还没有进京,吴庶人和建庶人这两支先进京了。

朱祁钰派朱见澹和朱见清去接见。

两家安排入住十王府。

李嫦曦也派陆宫令带女官出宫去教两家人规矩。

看着儿子回来,李嫦曦忙问道:“两家人如何?”

朱见澹看了一眼朱见清,想说和三弟差不多,但又改口,“单纯,一无所知。”

他们被圈养在凤阳高高的城墙里,没有读书习武,没有和外面接触,连牛马都不知。

李嫦曦心里也有数的,但真从两个儿子还有陆宫令的话里得知,两家被养的性子都比较单纯。

说是孩子也不是,成年人还是成年人的。

只不过性子比较单纯。

次日一早,两家人进宫。

李嫦曦和朱祁钰在乾清宫接见吴庶人和建庶人两家人。

朱文圭1401年生,今年五十二岁。

朱文坤也一样是五十出头。

他们是和先帝朱瞻基同辈的。

几个儿子比朱祁钰大,孙辈也比朱见澹的年长。

最大的孙辈建春十二岁。

他们长相一看就是朱家人的长相,李嫦曦觉得朱家人的基因很强大,大家的长相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之处。

此时两家人战战兢兢又生疏的行礼。

他们皮肤很白,但也很清瘦。

朱祁钰还查出他们的粮食被克扣了。

“平身”

“都坐吧,今日是家宴,无需拘束。”

朱祁钰看着他们这般,心里也叹了口气。

但他也无法同情,不能同情。

毕竟这是上上上一代的事了。

事关皇权之争,不能儿女情长。

若是当初太宗败了,那现在他们的位置就对调过来了。

别说他会不会存在了,就是父皇都不会存在。

但五十来年了,放出来看看。

朱祁钰自然不会完全的放心,在他们身边都安排了侍候的人。

最主要的是,防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

朱祁钰也敲打了几句,只要他们安分,他们就一直住十王府里,若不安分就再送回凤阳去圈禁。

两家人惶恐的连称不敢。

朱祁钰也没有为难,把人接进京,自然不是交恶的,但有些事说清楚比较好。

简单的见面后,朱祁钰和李嫦曦还有吴太后都给了赏赐,送他们出宫。

回到十王府,朱文圭和朱文坤眼里都含着热泪。

几十年,他们终于离开了那座高高的围墙。

在十王府这里住着,比凤阳好太多太多了。

朱文圭和朱文坤赶紧告诫儿孙,不要做出对不起皇帝皇后和太子殿下不利的事情。

他们两个老家伙没几年好活了,但他们希望子孙安份,让血脉延续下去。

这个皇帝不管是真善好,还是假善好,但只要放他们出来,他们就不能挑事,老老实实活着比什么都强。

回了坤宁宫,朱祁钰也跟来了。

“皇上了却一桩心事了。”

李嫦曦上手给朱祁钰松松肩膀。

朱祁钰抓住李嫦曦的手,把人抱在怀里,只道一句,“当皇帝真累,朕只盼着澹儿快快长大,朕能松快些了。”

他从前就只想当个游山玩水,遛鸟斗鸡的闲散王爷。

现在被架上皇位上,退也退不得。

只能等儿子长大,能立起来,就传位给儿子,他要出去走动一下。

不想一辈子都闷在皇宫,闷在京城。

“澹儿离长大还要好多年呢,皇上总要培养孙子,看着孙子长大成人吧。”

李嫦曦这话一出,朱祁钰倒笑了,“那得等二三十年,太久了。”

如果可以,他想十年就退下。

但一想到还有海外的筹谋,可能真得要二三十年。

想到这里,朱祁钰又有些迫在眉睫。

“嫦曦,你说的那些粮食,吕宋和安南这会都没有,只怕要到更远的海外去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