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276)
“你们啊,还年轻,正是争强好胜之际。日后的路,有狂风暴雨,也有春风暖阳。遇事时,心态便极为重要,佛法有修心之用。出世入世间,需记本心不变。”吴序看向众人说道。
下山后,回到斋舍,林泽先是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一天的劳累,坐在书案前,将一蜡烛点亮。
这时节,天黑得早,林泽听打更声,现在才下午三点。
窗外的天有点黑,像是下雨前的征兆。林泽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工工整整写下四个字,“本心不变”。
好像,某些已经淡下去的念头,又重新冒出来。
一开始在逃难前想科考,是为了过上正常的日子。不要像柳头县那些衣衫褴褛的人,过得生不如死。
后来,在逃难时,见到了更多的悲剧。林泽觉得,如果自己的一地父母官。要尽自己所能,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后来,发觉封建社会中的政治规则,比他想象中更复杂更可怕,林泽已经生出退缩的念头。
而且,他成功给自己谋了一条非常完美地退路。
一个有政治影响力的退休老师,另一方面,在朝廷未来掌权人世子那里,树立技术型人才的形象。
怎么看,都能最大程度保住自己这辈子能不愁吃穿,顺顺当当。
“为什么呢?”林泽将前面的窗门全都打开,看向一片苍茫的远山,低声问自己。
这个问题涉及了人生的意义,林泽自然而然就代入现代的理念,他想起曾经看过的需求层次,具体作者不记得了,总之是个外国人。
林泽坐回椅子,后脑勺靠椅背,闭眼思考。
这短短的半年,生活的变化是巨大且始料未及的。
前进得太快,很多东西没时间静下来好好想想,今天是一次契机。
慧明法师的圆寂给他的触动实在太大,林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要走的路。
“咕噜咕噜~”
思考者的造型凹久了,五脏六腑已经要揭竿而起。
窗外已经下起瓢泼大雨,又冷又湿,林泽关紧窗户,晃动的蜡烛火苗是房间里唯一的光源。
林泽在加衣服去食堂吃饭和自己煮之间,犹豫了一分钟,最后决定生炉子吃泡面。
“老天爷,谁能想到我那一堆泡面,竟然还没吃一包!有福不享,夭寿啊~”林泽嘴里嘟囔着,一边动手烧火。
屋里有半桶水,是林泽平时留着洗洗手,烧热水用的,正好用来煮面。
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林泽又跑去把窗户打开一点,风大,还得把烛台换个位置。
等水烧开,林泽放一包老坛酸菜面,还加入鸡蛋、香肠、虎皮鸡爪、冰柜里的丸子,可谓是种类多,味道保香。
食材在加入后,各自的味道在热汤中渐渐交融,又被面条吸得满满的。
等熟了,林泽斯哈斯哈地用布巾隔着,把陶锅转移到书案上,准备开吃。
外面的雨势一点不见减小,反而噼里啪啦愈发猛烈。秋末初冬的第一场雨,是季节过渡的象征之一。
屋里的人却将雨点声当做背景音乐,林泽飞快拿来自己的碗筷,开始嗦粉,“太香了太香了~啊~怎么现在才想起吃泡面~嘶~好烫~”
赶紧进空间,开了一瓶可乐,灌了两口,简直灵魂都美到了。
最后连汤都没剩一点,吃得真是肚子溜圆,林泽把锅放回炉子上,加水泡着碗筷。
“吃饱喝足,先背背书,消食。”林泽一边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背诵,一边等锅里的水烧热,方便他洗碗洗锅的。
在北山书院的日子过得飞快,林泽和温庭山开始在邓明照山长的指导下,写祭文,学八股。
而给谢家的回信,林泽已经通过余家交给石潭镇的家人。
上次月考成绩也出来了,林泽三人学习小组非常顺利地进了乙班。
卢桂竟然意外地没有排末尾,他高兴地请大家去食堂吃了一顿好的。
林泽越学越上手,完全适应了忙碌充实的学习生活。
到了十一月,林泽又从乙班升入甲班。这次刘一阳、雷宗荣没有跟上,但两人并不气馁。
眼下距离书院冬季闭馆,还有五天左右。
这天散学,苏老头喊住他,“林泽,有人找。”
“苏老安,是哪位?”已是冬日,林泽头上戴着一顶保暖的帽子,将半张脸和耳朵遮住,脚下的鞋子也换成防水保暖的羊皮靴。
这时,宿管苏大爷的值班室里出来一人,竟是谢管家,林泽惊讶之余,没忘礼节,“问谢管家安,不知道您来了。”
“问林公子安,老奴是奉命前来。您一会可有空闲?老太爷命我送来一批书籍,要赠送北山书院,多谢诸位夫子、同窗们对你的照顾。谢家仅以此,略表心意。”谢管家将此行目的告知林泽。
林泽没想到,老师竟然安排了这事,在双方的信件中,他一点都没提到。
“老师对我的一片爱护之心,林泽感激不尽!”林泽朝府城的方向郑重行礼。
谢管家跟着林泽行了个礼,随后,两人便坐上马车,谢家一同跟来的护卫们掉头往山长所住的半学斋而去。
吴序正在整理书卷,听闻林泽同谢管家前来,料到有事要说,便让温庭山备好茶水,亲自出门迎接。
“问山长安。”
“老奴见过山长,有打搅之处,还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