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灾生存日常(51)
许春花看着徐红云脸上的汗珠,“我知道了,徐姐,要不要进来喝杯水,我看你累的脸上都是汗。”
徐红云喘息两口,她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皮,摆了摆手,“水就不喝了,我赶时间呢,你们是村尾的最后一家,快出来两人跟着我过去吧。”
“好好好,徐姐别急,我和安安现在就跟着你走吧。”许春花说。
“行,那我们动作快点吧,可不能再耽搁了。”徐红云说着就转身领着许春花和许岁安快步走着。
路上,许岁安好奇的问徐红云,“徐姨,你知道村长要说什么事情吗?这阵仗好大啊。”
徐红云脚步不停,“我也不知道,不过肯定是大事,你去了可得好好听着。”
“好。”许岁安答应一声,赶着路的同时心里也在思考,村长要说的会不会是让大家准备物资这件事。
等许岁安她们到了村长的院子里时,院子里面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大家对村长这次突然的召集,心里都有疑惑,叽叽喳喳的不断讨论着。
徐红云进入村长的院子里后,和许春花说了两句,就急急忙忙的去找村长了。
许岁安看了看院子里的人数,心想她和她娘该不会是最后来的吧。
她好奇的四处张望着,脑子里回想起小说里描写的女主空间,那空间正好就是村长家的复制版。
这么一看,女主的空间真不小,仅院子都可以站下几十人。
正当许岁安悄悄在心里估算村长家面积大小时,视线正好和张有的视线对上,张有看见她们,热情的招了招手。
许岁安笑了笑,轻轻扯了扯许春花的袖子,“娘,张姨在喊我们。”
许春花闻言,顺着许岁安的视线看去,笑着和张有招了招手,带着许岁安朝张有那边走去。
“安静——,安静——”
村长出来了,她站在一个凳子上,大声喊着。
人群里的声音随着村长的出现逐渐变小,但还有几个在小声说着话。
“都安静——,那边的几个,不要再说话了,我有大事情说。”村长声嘶力竭的喊了一句。
等人群彻底安静下来时,村长徐玉竹清了清嗓子,“好,人都到齐了吧?每家都有人来了吧?”
“这样,我核对一下每户人家的名字,避免漏人了。”
“徐红云家的?”
“来了!”徐红云站在村长对面,急忙回应一声。
“好,下一位,张有家的?”
“村长,我在!”许岁安听见张有的大声应答,那声音震得她耳朵有点疼。
“王要强家的?”
……
等村长把村里的人家都点了一遍后,收起手册,“行,确定每户人家都来人了,那我开始说事情了,大家都认真听着。”
“我前两天去了镇上一趟,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今年冬天会特别冷,冷到普通人遭不住的地步。”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特地在镇上的成衣铺和粮食店转了一圈,发现冬衣和粮食都涨价了。”
“真的假的啊,村长?我前两天才卖了一些粮食出去啊?”有性子冲动的村民听见村长徐玉竹这么说,马上问道。
“真的,我去看的时候,粮食价格已经翻倍了,而且今年天气不好,收成不如往年,大家家里有余粮的,最好自己留着。”
听村长这么说,那名冲动的村民冯华立马压不住自己的脾气了,“村长,你既然前两天就知道了,干嘛不早告诉我们?”
“我要是提前两天知道了,我卖出去的那些粮食说不定还能保住呢,现在我家都没余粮了!”
“冯华,你先冷静一下。”村长安抚道。
“这消息我知道了,要先去辨别是真是假,本来就不可能马上说的,而且我还要多方考虑,不能给大家伙儿说错方向了。”
“我不管!”冯华很是生气,“我卖粮食的那些钱,按你说的,现在根本买不回那么多粮食了,村长,你得负责!”
徐红云的脾气也压不住了,“我说冯华,你不要太过分了,你这些和我姐有什么关系,你卖粮食的时候难道没注意她们店里的标价吗?”
“卖的时候估计收粮食的价格也高吧,你心里都不疑惑?你自己卖粮食的时候高高兴兴,现在来找什么茬?”
今年粮食收价是比以往高,冯华当时听了这个价格,激动得很,一点儿都没多想,兴奋的把家里的余粮全卖出去了。
冯华语气有些虚,“这,这也不能全怪我啊,庄稼地里多弄些钱多不容易啊,我家现在是一点儿余粮都没了,到时候吃不上饭怎么办?”
听着冯华一直在这儿纠结她那点事,有性子急的村民开始不耐烦了。
“行了,冯华,别纠结你那点事了,粮食明年还能再种,先听村长继续说吧。”
冯华还想争辩几句,但看着周围人脸上不耐烦的神色,最终还是沉默了。
“好,那我继续说了。”村长一脸平静。
“我知道大家肯定是留了够自己吃的粮食的,但我为什么让你们把余粮也留下,是看今年的天气不对劲啊。”
“去年我就觉得温度相较于往年来说有些低了,但总体还算正常,粮食收成也正常。”
“但今年就不一样了,今年温度低太多了,粮食收成也少了不少,我担心按这种温度下去,明年粮食收成还会更差!”
“所以我让大家最好把余粮留下。”
“不至于吧,村长,今年收成是少了一些,但也属于正常范围吧,明年总不可能还会降低。”
有的村民对村长徐玉竹的言论不太相信,而且今年粮食收价高,她们心里还是偏向于卖一点余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