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他助我和离(160)+番外

作者: 鸿岛 阅读记录

熙心里一定有事。

他让孟韵先带她去梳洗,自己则在隔间等着,不多时,孟韵出现在了屏风后,朝他招手。

擦干净眼泪的谢轻熙窝在被子里,沐浴的热水在脸上蒸出了一团病愈后苍白的红晕,像极了一只落水的幼猫,可怜地睁着两只大眼睛。

孟韵安抚似得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由她趴在自己膝头。

谢轻舟撩起袍子坐下,目光倏然落在谢轻熙头顶,“你在怕什么?”

谢轻熙像是听到了什么恐怖的问题,一个劲地摇头,豆大的眼泪却是刹不住地往下滚。

孟韵忙柔声哄她,又对谢轻舟嗔道:“你不能语气好点么?”

谢轻舟没说话。

半晌,谢轻熙哭够了,这才抬头,泪眼婆娑对孟韵道:“不关二哥的事。”

是太子,他要除掉皇后。

第80章 他的心中爱怜万分

话音刚落,谢轻舟便觉耳畔如鼓重捶、瓷盏破碎,震得他耳鸣眼黑,心神一凛。

一旁的孟韵亦瞠目结舌,久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待回神后急忙看向大门的方向,见关得死紧,才放下心来。

“太子要除掉皇后”这话,哪怕从谢府传出只字片语,那也是要牵连一片,无数人掉脑袋的事。

谢轻舟凝视着一脸真诚的谢轻熙,审慎道:“你可知此事干系重大,无凭无据,不得胡言乱语。”

谢轻熙重重点头:“此事乃我亲眼所见,绝无半句虚言。”

那时才刚开春不久,空气中甚至残留着烟花爆竹燃尽后的稀薄硝石之气。腊梅枝头,因年节而挂上的喜庆福纸在日光下显眼夺目。

谢轻熙幼时被接入宫,不久,皇后就下旨恩准她在东宫的崇文馆内上学。东宫的一位池先生早年游学西域于阗,谢轻熙格外喜欢他教授的异国文字。池先生见她乐于学习枯燥的于阗语,对她格外上心,甚至将一种不常见的当地手语也教给了她。是以,在于阗文的考核上,谢轻熙优秀得一骑绝尘。

可惜的是,后来于阗内乱,池先生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匆匆辞官归隐。直到两个月前,才有宫人回禀在东宫见到了这位先生的踪迹。

谢轻熙神往西北之事,多年不见先生,孺慕之情溢于言表,加上她本就在东宫读书,是以能够自由出入。

可就是这一项特殊的权利,差点给她惹来了杀身之祸。

入东宫后去崇文馆的路要穿过一片竹林,竹林外有一圈流水环绕,对岸有一间茅屋,里面一向无人,那日却忽然打开了半扇窗。

路过时,谢轻熙下意识往窗内望去,接着便见池先生被扇倒在地,模样狼狈。

“我本想立即冲过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没想到接着却看到,先生用他教我的那种手语激烈地控诉着,他嘴巴大张却发不出声,可没人比我更清楚先生在说什么——”

我绝不同意你的做法,刺杀皇后,这会害死我的整个族人。

谢轻熙的眼里包了一圈眼泪,声音有些发抖,“当时我立即觉得不对,下意识就想悄悄离开,可太子的贴身侍卫已经发现了我。若非我咬死只是刚到,恐怕我和小年当时便回不来了。”

谢轻舟接着道:“所以,东宫那场大火——”

他记得就发生在年初,偌大的东宫被焚了一半,林澈还猜测过:这火来得蹊跷,必定是有人为了掩盖什么。

谢轻熙轻声道:“我和小年前脚刚走,不出半个时辰,东宫便传出走水的消息。等崇文馆重启时,东宫内的所有人、所有物,通通焕然一新。”

那么那些旧人、旧物去了何处,恐怕只有东宫的主人知晓。

孟韵听着谢轻熙描述当日在东宫发生的恐怖之事,又想起董嬷嬷对太子的盛赞,心下一凉,视线下意识去寻觅谢轻舟的身影。

此刻,谢轻舟坐在摇曳的烛火旁,双手虚握搭在膝上。深邃的眉眼浸润在暗黄色的光影里,身后是屋外的潇潇骤雨。

见孟韵朝自己看来,谢轻舟弯了弯嘴角,露出一个极淡的笑,似乎想让她宽心一些,别害怕。

谢轻舟沉默片刻,唤来小年,让她跟着青幺去主屋,将楚容配的安神香取些过来燃上。

“否则,你主子晚上恐怕睡不安稳。”

小年低头应是,临走时抬头飞快看了谢轻熙一眼,而后跟着青幺出去。

孟韵觉得这话有些怪,听着像关心,却也不像关心,反而有些威胁的意味在里面。

果然,小年刚把门关上,谢轻舟便逼问道:“为君者,生性多疑。太子久居高位,岂是你和小年两个黄毛丫头能糊弄的?”

“说吧,你与太子究竟达成了什么交易?”

谢轻舟用凌厉的目光看人时,模样十分骇然,孟韵瞧了也有些害怕。

果然,谢轻熙当即瘪了瘪嘴,一脸要哭不哭的样子。

谢轻舟冷声警告:“说实话,否则你便去祠堂跪着,家法处置。”

谢轻熙听到要被打,吓得用力环住孟韵的腰肢,直往她小腹里钻。

孟韵怕驳了他的面子,没有出声相劝,只用眼神示意,让他别像审犯人一样对自家妹妹。

“谢楼!”谢轻舟往外大喊一声。

谢轻熙立刻更大声道:“我说!我说还不成吗?”

“太子让我入东宫做太子妃。”谢轻熙认命地闭上了眼。

谢轻舟警惕地眯了眯眸子,“你答应了?”

谢轻熙摇头如拨浪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只说此事一定得问过你和大哥,我才能彻底下决心。”

“如果我不答应呢?”

上一篇: 空庭晚 下一篇: 望安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