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他助我和离(56)+番外
青幺站在她身后,眼珠咕噜一转,闻言看了看头顶的一圈雕梁画栋,小声提醒道:“陶二郎一直在看着咱们呢,娘子!咱们快些下楼吧。”
孟韵脸上笑容依旧温婉,咬牙道:“知道了。”
她也想快些下楼离开这里,但在没安抚好谢轻舟之前,她想还是先说声告辞为妙。
果然,在孟韵好声好气地告辞之后,谢轻舟的脸色肉眼可见地转晴。
其实她心里也觉得好笑,堂堂的一个县令,怎么跟个小孩儿一样要让人哄。
*
陶珏知道李六郎不是一个好人,连带着他身边的如烟夫人也没有好感。
从母亲和阿姐口中得知,如烟夫人邀孟韵一起在有来客栈会面,陶珏即刻察觉到了不对。
尤其在看到如烟身边的贴身侍女出门,心中更是疑窦丛生。
他匆匆忙忙赶来有来客栈,问过掌柜的,正想奔上三楼,没想到却被两三个手执软剑的人拦了下来。
而李六郎,被五花大绑捆住之后,打得鼻青脸肿的扔在角落。
那孟韵娘呢?!
陶珏瞬间慌了,拔出长剑便要冲上楼去。
可他只是一介书生,纸上功夫还能过个三招,若是论真刀真枪,根本抵不过眼前的的这些练家子。
于是,几人将他重新赶回大堂,直到孟韵推门处理,窥见素白裙子一角,放将他放开。
“韵娘姐姐,你没事吧?”
陶珏虽然嘴上问着孟韵,但眼神却恶狠狠地盯着楼上的谢轻舟,目光极其不善。
孟韵轻轻避开陶珏搀扶她的手,温柔一笑,回道:“我没事。”
就算有事,方才都已经解决了。
陶珏的手被她拂开,微微不悦,但顾及大堂之中人多眼杂,上下略微打量了孟韵一番,想看她身上是否有伤。
伤势虽然不见,但她身上的衣裳却换了一套。
陶珏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劲,又去看谢轻舟,这一看,胸口仿似被人捶了一拳,酸涩难耐。
只见谢轻舟若无其事地拿出一方帕子,居高临下、慢悠悠地擦了擦自己的额头和下巴。
胭脂色的帕子虽然常见,但陶珏就是眼尖地认出——那是韵娘的那一块儿。
大掌瞬间攥紧了剑鞘,陶珏咬着唇,一脸怒气地看着谢轻舟。
孟韵身心俱疲,看到陶家来人,只想回去好好休息,便和青幺两人快步出了客栈。
一时之间,反倒没空去理客栈内的眼神官司。
偏偏两人在客栈之内斗得火热。
此时客栈内的人已经逐渐散了去,回房歇息的歇息,归家的归家,出行的出行。
这一来,反倒给了二人施展的空间,毫无阻隔地隔空相杀。
孟韵前脚走出客栈,谢轻舟后脚便将帕子收了起来,大喇喇地抖起袖子来。
谢楼一开始还疑惑,他家郎君几时幼稚到要与一个小孩儿作对,等谢轻舟将袖口的兰花纹样翻出来时——
果不其然,堂中的小孩儿竟气得几乎跳起来,掌心包住剑柄,作势又要往楼上冲来。
谢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甩出袖中的一颗暗器,将陶珏的手弹得一痛,拔剑的手瞬间甩开。
接着又挥了挥手,让人将他架出了客栈。
临走时,谢轻舟朝着陶珏微微一笑,样子得意轻狂。
跟从前斗蛐蛐时一样,赢了不说,还非要气得对方跳脚。
陶珏欲骂无嘴,口里被人塞了一团布,整个人被架到了孟韵坐的马车前,才又被松开。
青幺已经和谢楼事先说过陶珏的身份,知道谢大人不会为难他,此刻被人架到车
前,便顺水推舟邀他一同上来。
这也是孟韵的意思。
她坐的是陶家的马车,没有不让主人坐的道理。
只是陶珏一脸愤愤不平,孟韵虽觉得疲惫,还是打起了点精神,柔柔一笑:“二郎为何一脸怒色,可是有何人惹到你了?”
她比陶珏年长两岁,便同阿嫂一样,唤他一声二郎。
陶珏不答,只忿忿道:“韵娘姐姐,等我再练两年,把力气和功夫练上来,就可以保护你了!”
孟韵闻言脸色一变,和青幺面面相觑,生怕陶珏察觉出客栈之事,惊扰了家中诸人。
不过陶珏并没有注意到主仆二人,心思都在手中的剑上,握着剑鞘来回看着。
孟韵知道他是随口一说,这才放下心来。
回想起有来客栈中,李六郎的逼迫、谢轻舟的相助、她冒冒失失前去质问……
孟韵身上无力,软软倚靠在车厢壁上,重重地闭上了眼皮。
青幺知晓内情,十分心疼自家娘子。见她疲乏地睡过去,便取出一块披风,轻手轻脚地搭在她身上。
刚替孟韵盖好,青幺转头,一下子迎上陶珏来不及收回的目光。
少年明亮清澈的眼底露出微微光芒,痴迷地看着眼前的人,察觉到青幺的眼神,仿佛猎物见到了猎手,唯恐避之不及。
陶珏猛地转头,车厢外的雨声从没有如此清晰过。
一声一声,一滴一滴,像是敲到了他的心。
青幺微微张嘴,看着自己娘子,又看了看面前躲躲闪闪的陶珏,神色说不出来的复杂。
*
孟韵知道自己的精气神已然耗尽,能面不改色地回到陶家,她已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回到陶家的头天晚上,她身子就垮了。
孟大郎连夜去请了大夫。大夫诊断说孟韵是给吓着了,又得了些风寒,需得静养。
孟大郎夫妇一听是孟韵被吓得了风寒,心里也是又惊又疑,问了问同行的青幺和陶珏,二人也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