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145)

咖啡店正式开业,唐园虽然不需要看店,但她并没有闲着,之后的一段时间除了做小钱包,就是看她在香江淘来的各种关于咖啡的书籍。

比如说如何将采摘下来的咖啡果变成咖啡豆,如何判定咖啡豆的品质,以及咖啡的制作方法等等。

好在这段时间卖咖啡不像之前卖茶叶那样,需要一天到晚在外头跑,她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咖啡的相关知识,既然开始做,那就往长远了做,毕竟她清楚知道,在之后很多年时间里,咖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而随着时间逐渐来到九月底,云省那边咖啡产品逐渐上升,咖啡豆便能持续不断供应,支撑咖啡店的生意。

多的咖啡豆她并没有急着销售,而是将它们存储在专门的容器里,按书上写的进行存储,这样等明年过了咖啡季,她依然能持续不断地出售咖啡。

唐园来到山顶,透过大门的缝隙看着门外的人。

对方正在将一袋子咖啡豆放在棚子里。

大概是因为村民们知道棚子需要一直用,这半年来陆陆续续修过改过,如今的棚子十分牢固,即便是下大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里面的东西被雨淋湿的情况。

现在已经是傍晚,天彻底黑下后上山不安全,村民们也都不会上山。

她稍微等了等,在对方放好东西,天色完全暗下后,才上前去,将袋子里的咖啡倒腾出来,直接称重,将钱放在原本的袋子里。

要走的时候,她的衣服被台子勾了一下,好在反应及时,没有勾出大洞来。

不过缝隙里有些衣服碎线,大概是有人上来放东西的时候,被勾掉的。

她想着刚才来的人的情况,拎着咖啡豆回屋,过了一会儿又拿出一个袋子,将之前出来的碎布料子装在袋子里。

这些碎布料子都是深色的,与目前内地不少人衣服的颜色相似,料子不大,且确实不大适合做小钱包,她本打算送给翁姑她们,左右数量不少,可以匀一匀分给这里的村民们。

袋子放下后,她没有看太多,回了屋里关上门。

第二天一早,村民按照惯例上来,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棚里的碎布和纸条,立即带着它们下山。

这样的事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纷纷好奇询问:“是给我们的吗?”

“多少钱?”

“不要钱,”村长大手一摆,“人家说了,这碎布都送给我们,你们谁要的,每人拿两块走。”

“真送我们了?”

“这可太好了,这碎布料子跟我家衣服颜色一样一样的。”

“哪里一样,你家衣服颜色都洗白了。”

“就是一样,没洗之前一样的。”

“好了好了,一样不一样都行,有料子能打补丁就好,你们拿吧,别忘了回头把袋子还回去,这大袋子可不能拿,”村长说着,要将手里的纸条放好之前,又看了看上头的字,“回头我教你们认几个字,这样万一有急事,你们好认识。”

打补丁不需要多大的料子,实在是料子不够大的,那就打两个,总比破洞衣服要好。

一袋子小碎布,很快就被村民们分干净,满意地回了家。

还有少数人则留下来分钱。

咖啡豆的数量确实是少,这会儿不像之前卖茶叶那样一家一家送上去,是全部混在一起送的,送之前拿到村长这里,由村长统计数量。

反正咖啡豆的价格固定,知道自家送了几斤,就能算出能拿到多少钱。

算完账,天色完全大亮,不少人家都拿了咖啡豆出来晾晒,即便眼下是丰收期,也不妨碍他们抽时间出来去采摘咖啡果。

收粮食固然重要,摘咖啡豆挣钱同样重要,大不了就是每天多干点活,不挣钱的活都要干,更何况挣钱的活,几乎所有忙忙碌碌的人家,脸上都笑容满面。

唐园是在这时候起的床。

开门洗漱之后,便搬着椅子坐在门口看书。

九月底的这时候,东北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所以她偶尔会在早上的时候,故意在门口坐着,不然一直关着门,人家还以为她出事。

坐好之后,她自然分神出去,从香江的出租屋里,拎上一大袋小钱包出门。

郑蔓出去卖小钱包的生意如今几乎没什么太大的波动,运气好一天卖一百六十多,运气不好卖一百三四,比高峰期差一点,但平均下来也能有一百五左右。

她很满意这份工作,甚至表示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从唐园手里接过一大袋子小钱包。

不过今天,却是要打破这个“每天”了。

“原先的地方太小,白天都没有晒太阳的地方,我妹妹身体不好,医生说需要多晒太阳,昨天刚刚找到的新住处,”郑蔓高兴地跟唐园说找房子的情况,“房租贵一点,但地方环境比之前住的地方好多了,还有一个阳台可以晒太阳,等她身体再好一些,可以先在家里做些简单的手工活,以后我给她找个市场,可以让她坐着卖点东西。”

不一定是小钱包,也可以是别的东西。

郑蔓抬眸,眼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我妹妹的身体已经好多了,这是我现在最开心的。”

“这很好啊,你总算是能松一口气了。”唐园也为她感到高兴。

“嗯,”郑蔓点头,高兴之余,也想着生意的事,“对了,之后你可以多给我一些小钱包,现在住的地方能放不少东西,环境也安全,你多给一天,就不用每天交接了。”

“那我每天给你两倍吧,大概三百个,”唐园说道,“至于安全问题,我教你一个办法……”

唐园把她自己的办法跟郑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