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166)

对唐园来说,蒙英语跟蒙粤语的感觉差不多,后者是有温佳琪的碎片记忆,而前者她曾经学过,哪怕忘差不多了,对方缓慢说着,她也能结合现在的情况大概了解情况。

唐园看着期盼看着她的小姑娘,眨了眨眼,反问一句:“Do you want rice?”

这不是反推销,主要是她没钱,毕竟她翻遍了整栋楼,才翻出来几枚硬币,总不能在这里坐吃等死。

既然洪水影响大,想必这附近许多人家跟她一样缺吃的,那应该会缺米下锅。

果然,她问出之后,小姑娘立即激动地说了“YES”!

大米是唐园在游戏空间里种的,毕竟米的保质期长,她自己也要吃,就会隔三差五种上一批,想着等多攒一些,什么时候缺人民币,能卖出去换人民币。

她带着小姑娘进了屋,让她在楼下坐着,自己去楼上拿。

对方也很能解,直说放楼上不会被水淹,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唐园上了楼,找出了一个白色的棉布袋子,往袋子里装了几斤大米,下楼跟小姑娘换,用简单的语言跟她达成交易。

最后她得了2美元,和一桶牛奶。

显然,她这次是穿到了M国,就是不知道这里的大米到底是什么价格,不知道自己卖出的价格是高还是低。

确定这次的穿越位置,她急匆匆回了香江,去市场上买了一台收音机,调到M国的收音频道,开始疯狂学英语。

不学不行啊,这次只遇到一个人,还能勉强糊弄过去,以后遇到的人多了,她要还是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怕是又要被当成傻子。

为了尽快学会,接下来一段时间她将其余的事宜能挪就挪,专注于学习英语,争取以后能跟人顺利交流。

与此同时,香江的生意陆续重启,云省那边制作发圈的数量如今已经涨到了每天将近四百个。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人到手的钱有所增长。

关于这一点,村长一直都没有瞒着村民们,还主动表示要是有人想要做发圈,随时都可以报名,如今的数量,每人每个月都可以赚到15块钱。

但消息传出,却没有人立即应和。

因为茶叶季要到了。

今年不仅自家可以摘茶叶,还可以提前通知亲戚家里,让亲戚们也摘了茶叶送过来。

缝发圈虽然能挣钱,但这笔钱不是谁都能挣,要小心,要仔细,摘茶叶却不一样,这是十里八村几乎人人都会干的事,哪怕是几岁的小孩,把人抱着上山,也能摘上一些。

云省茶山到处都有,若是能集合起来摘茶叶,挣的钱绝不会比缝发圈挣的少,哪怕只挣这一季,可能也比缝发圈挣的多得多。

再说,缝发圈啥时候都能干,回头没茶叶了可以学一学,现在茶叶季,肯定要以茶叶为准。

唐园也发现已经到了茶叶季,立即写了纸条过去,告诉大家她可以收一年四季的茶叶,当然要是有人愿意送老茶,她也愿意收。

价格跟去年一样,嫩茶2毛钱一斤,老茶1分钱一斤。

茶叶季开始,都是以嫩茶为先,暂时不需要租仓库,目前她几个马甲名下的住处都能存下这批茶叶,等开始摘老茶,她再去考虑租仓库的事。

忙碌的茶叶季开始,她提前准备好的小钱包派上了用途,抵消了茶叶季她没有足够时间去做小钱包的忙碌期。

今年准备时间充足,清明之前全村人就动作起来,全部上山采茶叶。

明前茶嫩小,采摘更加困难,同样一斤茶叶,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采摘下来,唐园的收购价是3毛钱一斤。

与此同时,咖啡店里腾出了一个货架,摆放了专门定制的茶叶罐和茶叶纸,将新鲜采摘的明前茶上架,标价:2块/两。

相当于三十二块一斤。

第101章 五百斤量

明前茶比普通的茶叶贵了好几倍,用的包装是价格最贵的茶叶罐。

薛诗琪看着她上架,对于这个价格没有任何想法,只是帮着她将茶叶罐放在货架上。

摆货的时候,进来几波客人,都是冲着咖啡而来,看到货架上的茶叶完全没有购买的想法,看都不看,要么是拿着咖啡豆直接走,要么是研磨后直接走。

唐园没有去主动推销,而是带着一部分茶叶来到柜台,打算给薛诗琪做奶茶喝。

奶茶的做法说简单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不同的人喜好不同,爱好不同,就会导致对奶茶的倾向格外不同,不然后世也不会有那么多奶茶店出现。

不过这会儿没有珍珠,多多少少缺了点意思。

唐园将茶叶煮起来,没过多久就有一股茶叶香气在店铺里弥漫开来。

又有客人进来,嗅着茶味走到柜台前:“这茶叶还挺香,你们店里卖的吗?新茶这么快就有了?”

“是,刚到货的新茶,而且现在的茶都是明前茶,”唐园让客人看茶叶的情况,“这批茶叶价格高一点,等过些天再送来的茶叶,价格就会低一些了。”

物以稀为贵,明前茶指的就是清明之前的茶叶,这个时候的茶叶口感会更好一点,虽然没有夸张到口感好几倍,但它量少,只要过了清明摘的茶叶,就不能算是明前茶。

“闻着确实不错。”客人走到货架边看价格。

正好唐园煮好了一锅茶,用杯子倒了一杯出来,递给客人喝。

与此同时,也在用茶叶水冲泡牛奶,跟薛诗琪一起调制着好喝的奶茶。

加糖、加奶,一点点调整到个人喜欢的口味。

客人捧着杯子喝了茶,满意点头,临走的时候带走了两斤咖啡,五斤茶叶,说是要带回去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