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
另一边,唐园没来得及想太多,回了趟游戏空间,再出来的时候,拿出来一摞英语的时尚杂志。
薛诗琪的手工店不干了,不代表她不能继续卖毛衣,不管是在什么时代,手工毛衣都是能卖出价格的,更何况沈文玉跟二姑她们织毛衣的工钱并不高。
就算按一块钱一件的毛衣价格计算,她哪怕是在M国也卖一美元一件,转头再买面粉倒腾到国内,那也是能赚钱的。
更何况手工毛衣在M国的价格绝不可能只有一美元一件。
不过是少了薛诗琪的设计,新一批毛衣的制作需要模仿如果M国的风格,再按照M国整体的身材,来定制偏大码的毛衣。
薛诗琪的手工店新招了人,店里的那批货也依然会继续卖一段时间。
如今正好是最炎热的时候,店里只有一些手工艺品在销售,并没有大批量的毛衣。
唐园特意停了一天的生意,在M国收集普遍身材数据,又收集了一摞穿着毛衣的新新旧旧的报刊杂志,将上面所有穿毛衣的图片剪下来,裁减掉头部,再去印刷店将它们一批一批复印下来,再粘贴在厚厚的本子里,变成一本毛衣模板手册。
裁减掉头部,是不露出上面外国人的面孔。
复印,裁剪下来的图片背后有英文的报道,只有复印才能彻底抹去英文报道的痕迹。
至于手册,并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了解如今M国流行的毛衣款式,不同地方的流行情况不一样,花样也会有所不同,香江有香江的喜好,M国也有M国的喜好,既然要卖到M国,肯定要按照M国的流行走。
集好手册,她立即带着手册去了废品站,将整本手册交给两人。
沈文玉接过,打开翻看,惊道:“这么多都要织?”
二姑侧头看了一眼:“难倒是不难。”
“不是都要织,而是让你们了解风格,之后按这个风格织毛衣,”唐园说道,“原先合作的那个不干了,我另外找了合作的,这批毛衣先准备着,等冬天再卖,往后织什么样的毛衣,怎么织,都由你们自己想。”
“我们想?”沈文玉蓦地抬头。
“是,由你们想,沈姐跟二姑你们织毛衣很有本事,经验十足,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唐园指着那本册子,“这是参考,你们可以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最后结算,还是以毛衣的难易程度算,之后的毛衣不一定非得是难的,简单款的也要。”
不是她想要让两人偷懒,是M国那边确实有不少人爱好没有任何花样的极简风格,这样的话,简单款肯定也能卖出去,也有受众。
沈文玉跟二姑对视一眼,没有思考太多,都点了头。
“我们都听你的,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织什么样的,只要有活干就行,”沈文玉说道,“不过既然这批毛衣要等过年才要,这段时间我们还要织吗?要是你那边难的话,我们也可以等等。”
“不用,”唐园直接拒绝,“你们只管织,不管多少我都能处,不要为了我减慢速度……如果你们有别的人也愿意织,也可以喊着一起。”
“行吗?”沈文玉立即询问。
二姑看她:“能帮忙?那绣花……”
“我只看质量,”唐园说道,“卫婶那边当然可以叫她儿媳妇帮忙。”
二姑讪讪道:“你知道啊……”
“卫婶那边的速度比一开始快了不少。”唐园承认了这事,她之所以不提,主要也是因为薛诗琪的手工店承担不住那么多的毛线织品。
卫婶可以叫外人帮忙,二姑跟沈文玉这边也可以,之前的情况她说穿了,只会让两人也有找人帮忙的想法。
这会儿不一样,M国人多,市场要比香江大很多,即便找了多的人帮忙,最后囤的毛衣成品也不会太多,且成本又这么低,不管她怎么卖都能赚钱。
她没有说穿,只是道:“之后的毛衣,我只要求质量,能做到吗?”
“数量多少都行?”两人同时问道。
唐园点了头,两人面上都露了欣喜。
“你放心,我们一定给你好好织,质量方面一定不会有问题。”
“对对,我们给你把好关,绝不会差了质量。”
“我相信你们,你们肯定能做到保证质量,”唐园直说道,“那就这么定了,之后我会多拿一些毛线过来,你们自己琢磨着织,不过之后我来的次数会少,可能隔四五天来一趟,到时候一起结算,没问题吧?”
“没问题!”
得到两人的点头,唐园便没有再多说,也不管她们能找多少人帮忙。
左右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且她现在也不是之前的那个“穷人”,前些天那批前前后后卖出去的四万斤面粉,一共给她带来八千块收入,再加上之前白捡的一万六,这段时间零零碎碎的进进出出,现在她手头还有两万多的人民币存款。
这样大的一笔存款,足够她用一段时间。
更何况随着之后改革开放,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逐渐放开,她要从M国进口粮食,换人民币会更容易。
能挣钱,有挣钱的机会,就不怕缺钱。
安排好手头这几桩支出人民币的项目,她又沉寂下来,没有再主动去找机会赚钱,但她提前囤的粮食倒没有压在她手里。
内地不好出手,香江那边却有机会。
郑蔓跟她两人都心知肚明,知道郑蔓底下还有“下线”,有的时候做事就不再藏着掖着,这段时间郑蔓从她手里陆陆续续拿了五千斤粮食,和时不时还会送来的茶叶一起,通过“下线们”转手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