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爸爸(快穿)(142)

周国栋撞了他一下,笑着说:“阿东苗苗被教的多好,学习好人品好嘴还甜,你到底咋教的,教教我呗。”

还记得头一次见到林家的两个孩子,像是蜷缩在一起浑身带刺的小刺猬,说两句话就哭了,问他们也不敢大声回答。

如今俩孩子却都长得乐观开朗,再也没有小时候胆小畏缩的样子了。

林渔笑起来:“天生的,你羡慕自己生一个去。”

“那我得多生几个,到时候就让阿东苗苗帮我照顾孩子,肯定能跟哥哥姐姐多学一些。”

插科打诨的功夫,东西都收拾妥当了。

林东林苗也没继续多聊,进屋开始烧水热锅打算做饭。

“国栋叔,待会儿你留下吃顿饭再走。”林东招呼。

周国栋笑道:“你婶子都做好饭在等我了,下回再来尝尝你手艺。”

到底是开着车走了。

急急忙忙的,第一顿饭也是简单吃。

吃过饭,林渔就拉着俩孩子看房子,虽然之前也来过,但装进自家东西后,房子的氛围似乎也跟着变了。

墙上挂着一家三口的合照,林东林苗这些年的奖状也被原样带过来,林渔又给贴在了客厅里。

甚至院子里还有俩孩子当初带回家,裂了一道缝的木墩子。

除了没有满院子的菜地,乍一看就像是回到了含山镇的老房子。

林东评价:“小二楼房间多,住的也宽敞,就是院子里没水井,开菜地也不方便。”

显然是打算再开一块菜地。

俩孩子热衷于照顾菜地,并且觉得自己种出来的蔬菜最好吃,比外头买的强,还省钱。

林渔就说:“那就用自来水。”

他看了看院子的造型,说:“从厨房拉一个水管出来,在院子里弄个洗脸池子,平时洗洗刷刷也方便。”

“可是那得花水费。”林东说。

林渔表示:“肯定没有买菜的钱贵。”

孩子难得有些爱好,他肯定是要支持的。

果然一听这话,林东林苗就忘记水费的事情,兴致勃勃的开始商量从哪儿开始挖菜地,到时候种一些什么菜,比如爸最爱吃的南瓜可以种在围墙旁边,到时候直接挂在墙上。

傍晚时分,林渔还特意带着俩孩子出去吃了一顿。

常州市发展的比含山镇更快,街道上偶尔可见小餐馆。

餐馆虽然小,但味道很不错,尤其是店家自己做的辣椒面特别够味。

吃饱喝足,一家三口就在街道上慢慢溜达。

灯火通明的路上,到处都是行人,显得无比的热闹,甚至看到了不少的小摊小贩。

林东忍不住说了句:“咱小时候个体户都是犯法的,得吃牢饭,没想到现在到处都是。”

“爸,你看,那边有卖棒冰的。”林苗惊喜的指着。

林东吐槽妹妹:“刚吃完饭你还能吃啊?”

林苗哼哼:“现在吃不下,我可以带回去留着明天吃。”

“这么热留着明天就化了。”林东提醒。

结果吵了几句,三个人走过去一人一根奶油棒冰,一边走一边吃,谁都没落下。

林东还评价:“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有十六个人来买棒冰,卖得价格比批发价贵一毛,一会儿功夫就能挣到快两块,一天下来不得好几十块。”

“大家都说个体户不体面,丢人,我倒是觉得只要能挣钱,干啥都不寒碜。”林苗也说。

林渔很是赞同,表扬道:“阿东很会观察,苗苗的思想也对,咱们的国家在进步,开放市场经济是大形势,往后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

林东咬了一口棒冰,问:“爸,那你的意思是市场经济会取代现在的计划经济吗?”

他怕别人听见,声音压得很低。

林苗也说:“前些天我还听说有人搞私有工厂,结果因为招了十个人被抓去问话了。”

林渔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谁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历史需要时间过度和发展。”

俩孩子似懂非懂。

但是这一日的所见所闻,父亲说过的话,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第63章 年代文炮灰的知青爸爸(22) 年代文……

孩子长大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

林渔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时候, 他们比寻常孩子瘦小,像两只失去父母庇护的小鹌鹑。

一眨眼十多年过去,因为营养充足, 林东林苗都身材高挑, 容貌俊秀, 初中高中一直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风云人物。

相比起小时候, 他们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总能不着痕迹的交好身边的人。

小学时期发生的排挤事件,初中高中连苗头都没冒出来,就被兄妹俩联手绞杀。

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已经远离梅溪大队,含山镇越来越远, 他们已经把小时候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

上一次回含山镇, 还是因为周国栋带来废品站爷爷的死讯。

林东林苗伤心的不行, 林渔当下开着车带他们回去。

葬礼上, 俩孩子哭得停不下来。

只是等到离开的时候,林东林苗已经平静下来, 他们已经长大,学会了接受生命中有人离开。

那次之后,林东林苗再也没提回含山镇的事情,毕竟那边已经没有值得他们留恋的人。

发现俩孩子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后, 林渔也慢慢学会放开手,让孩子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他认为即使是最亲的父子关系, 当家长的也必须学会退出,尊重孩子的选择。

事实证明他这样做是对的,林东林苗总是分外在意他的意见, 偶尔会因为林渔的态度改变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