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爸爸(快穿)(200)

这可比他预计的要更好,林

渔二话不说,直接包袱款款,带着儿子上任去了。

消息传到了临州,马有才忍不住感慨了一番:“林渔才学还是有的,就是家世太过拖累,目光短浅,成不了大器。”

“当县令不好吗,老爷不是说,许多进士出身的外放,也就只能当个县令。”马夫人奇怪的问。

马有才解释:“那是进士多不值钱的时候,你瞧着吧,明年若是能中,一个个前途似锦。”

想到自家女婿刘洵也中了举人,已经进京赶考,马有才又满意期待:“刘洵还算有些本事,只希望他能一鼓作气,高中状元才好。”

马夫人笑而不语,她不知道才华不才华,只知道刘洵去青州之前,已经满天下喊着考不中举人,这次考上八成是走了狗屎运。

刘洵高高兴兴的去京城,最后果然落榜,从此之后会试一届比一届更难,竞争更大,以至于刘洵一辈子只是个举人。

许多年后,他也彻底放弃了继续科考,谋得差事,忍不住感慨林渔的先见之明,暗道自己白白浪费了许多光阴。

这些话略去不提,林渔此时已经带着孩子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95章 状元郎的陈世美爸爸(9) 状元郎的陈……

“爹。”

林珏背着书袋子, 快步跑到田埂边,脱了鞋子就要下地。

林渔正在观察稻田的长势,见状头也不抬的阻止:“别下来了, 我这就要上去了。”

哪知道林珏动作快, 这会儿已经到了地里头。

他笑嘻嘻, 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了林渔身边,大声道:“今天夫子夸我了, 说的若有打算, 明年县试可以下场试试。”

林渔回头,正瞧见小孩儿一张脸红扑扑的。

因为这些年被养的极好,身量拔高许多,已经到他肩膀了。

与当年总有几分沉郁,心思敏感的孩子不同, 林珏此刻看上去大大咧咧的, 乐观开朗。

“不错, 那你想试试看吗?”林渔反问。

林珏毫不犹豫的摇头:“我年纪还小, 再等两年也来得及,再说了, 若要参加县试就得回临州。”

父子俩抵达镇江已经是第三年,林渔这知县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年底就要参加考绩,到时候职务也许会有所调整。

林珏心底认定, 自家爹爹为国为民,呕心沥血, 尤其是为镇江百姓做了许多事情,一定能得优等。

他才不会在这个当头离开镇江去考试。

林渔见他做了决定,也不反对, 从地里头上来,随意抓过一把草擦了擦腿上的泥巴。

“爹,蚂蟥。”

林珏跟着上去,哪知道一上岸就吓得惊呼。

他素来天不怕地不怕,却怕这种吸血的虫子,偏偏身娇肉嫩,每一次下田都会被蚂蟥盯上。

林渔无奈,弯腰替他拔下来:“不让你下你偏要下。”

“爹都能下,孩儿为什么不能下。”

林珏看了眼流血的小腿,不见蚂蟥就不在意了,迅速的学着林渔的方法擦去泥巴。

父子俩顺着田埂往回走,周围的百姓已经见怪不怪,只是每每露出尊敬的表情行礼。

“大人,可要回衙门。”小厮上前问。

林渔点头:“先回去做个记录,今年稻子的长势不错,若秋收顺利,应该会是个丰年。”

一听这话,小厮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这都是多亏了大人,镇江百姓以前连吃饱饭都难,哪能想到今天的好日子。”

回到衙门,林渔果然先做记录,他有一本专门记录农事的本子,三年下来已经积累了厚厚一叠,都是镇江一带的农事。

林珏自告奋勇:“爹,你念,我来写。”

“好,那你就帮我写,正好爹能歇一歇。”林渔很乐意使唤孩子。

林珏显然是做惯了这活儿,刷刷刷记录起来,笔迹端正,与林渔写下的字还有几分相似,仔细一看,父子俩的字一脉相承。

写完了,林珏低头吹了吹墨汁,不禁抬头问:“爹,这些派人去查也行,为何你每次都亲自下地查看?”

“您是不是不放心下头的人?”

他虽然年幼,但也知道镇江很有地头蛇,当年父亲过来的时候,也是花费了一番力气才终于收服。

林渔却解释:“那倒不是,只是百姓见我亲自下田,事必躬亲,定然会更加重视,愿意按照我教导的法子来种地。”

“如果我不去,只派人去查看,他们固然也会找班,但总不会如此上心。”

林珏歪了歪头,奇怪道:“可是种地收粮食,这是关乎他们自己的口粮,他们为何要这样?”

“百姓愚昧,许多人难以接受新事物,即使是好办法想要推行下去,也会有诸多阻碍。”

林渔打了个比方:“你瞧田间的老农,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心中自有一套种地的办法,你爹我虽然是知县,可在他们眼中,或许只是个五谷不分的读书人。”

“若只在城门口贴个告示,能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看,愿意听就不错了。”

林珏明白过来:“我知道了,所以爹才会事必躬亲,让百姓们知道您不是五谷不分的人,跟着您做准没错。”

林渔笑起来:“不错。”

甚至还挤了挤眼睛:“第一年秋收的时候,周围百姓见我种的稻子产量比他们更好,自然是心悦诚服。”

林珏看着父亲,两只眼睛都亮晶晶的。

他心想,道理多少人都知道,可一旦考中功名,入朝为官的读书人,大多自持身份,哪里会跟爹爹一样事必躬亲。

林珏伸手帮他捏着肩膀,口中说:“爹,我会努力读书,将来考中功名,当一个跟你一样的好官。”